一种新型秸秆干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45004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3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秸秆干燥系统,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栓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栓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栓接有绞龙,所述绞龙的内部开设有圆孔,使用者可以将风管通过连接板与热风管道进行连通,随后通过进料斗加入碎秸秆,再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绞龙进行转动,使绞龙带动碎秸秆进行翻转和传输,同时通过设置圆孔,能够有效使热风充分对碎秸秆进行干燥,从而能够有效便于对秸秆进行高效充分干燥,使用者可以启动第二电机,使第二电机带动扇叶进行,热风通过风管进入到壳体的内部时,使扇叶带动热风进行加速,从而能够有效便于对秸秆进行快速干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秸秆干燥,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秸秆干燥系统


技术介绍

1、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他农作物(通常为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秸秆也是一种粗饲料。特点是粗纤维含量高(30%-40%),并含有木质素等。木质素纤维素虽不能为猪、鸡所利用,但却能被反刍动物牛、羊等牲畜吸收和利用。

2、目前,公告号为cn215724920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加工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箱,所述干燥箱后端通过螺栓固定检修盖,所述干燥箱内部设有内箱,所述内箱与干燥箱之间设有内腔,所述内腔内安装有不锈钢结构的加热管,所述干燥箱右侧上端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内端贯穿内腔并连通内箱。本技术中在干燥箱内部设有缠绕内箱的加热管,加热管的热量可以传输到内箱中对秸秆进行干燥处理,在内箱设有落料装置,落料装置可以对秸秆进行震动并传输,可以使秸秆全面的干燥处理,提高了秸秆的干燥效率,在干燥箱内部底端设有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可以将干燥的秸秆进行输送,而且输送带上的阻隔板可以将秸秆进行间断的输送,并将秸秆归类整齐,便于对秸秆进行输送。

3、但是现有的秸秆干燥装置不能够有效便于对秸秆进行高效充分干燥,同时还不能够有效便于对秸秆进行快速干燥,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一种新型秸秆干燥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秸秆干燥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秸秆干燥系统,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栓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栓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栓接有绞龙,所述绞龙的内部开设有圆孔,所述管体的一侧栓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栓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侧栓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栓接有扇叶,所述壳体的顶部连通有风管。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将风管通过连接板与热风管道进行连通,随后通过进料斗加入碎秸秆,再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绞龙进行转动,使绞龙带动碎秸秆进行翻转和传输,同时通过设置圆孔,能够有效使热风充分对碎秸秆进行干燥,从而能够有效便于对秸秆进行高效充分干燥,使用者可以启动第二电机,使第二电机带动扇叶进行,热风通过风管进入到壳体的内部时,使扇叶带动热风进行加速,从而能够有效便于对秸秆进行快速干燥。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绞龙的一端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表面栓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另一端与壳体栓接。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安装杆,能够有效对轴承进行安装。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底部与管体连通。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排气管,能够便于蒸汽排出。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气管的顶部栓接有法兰,所述法兰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法兰,能够有效与排气设备进行安装。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管的一端栓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孔。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板,能够与热风管道进行连通。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底部与管体连通。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进料斗,能够有效便于秸秆放入。

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顶部与管体连通。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出料管,能够有效便于秸秆排出。

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体正面与背面的两侧均栓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表面栓接有加固杆。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加固杆,能够有效对支撑腿进行加固。

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腿的底部栓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支撑螺栓。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螺栓,能够有效对该装置进行水平调节。

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螺栓的底部栓接有底座。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底座,能够有效对该装置进行支撑。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1、使用者可以将风管通过连接板与热风管道进行连通,随后通过进料斗加入碎秸秆,再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绞龙进行转动,使绞龙带动碎秸秆进行翻转和传输,同时通过设置圆孔,能够有效使热风充分对碎秸秆进行干燥,从而能够有效便于对秸秆进行高效充分干燥;

24、2、使用者可以启动第二电机,使第二电机带动扇叶进行,热风通过风管进入到壳体的内部时,使扇叶带动热风进行加速,从而能够有效便于对秸秆进行快速干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秸秆干燥系统,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一端栓接有第一安装板(2),所述第一安装板(2)的一侧栓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栓接有绞龙(4),所述绞龙(4)的内部开设有圆孔(5),所述管体(1)的一侧栓接有壳体(6),所述壳体(6)的一侧栓接有第二安装板(7),所述第二安装板(7)的一侧栓接有第二电机(8),所述第二电机(8)的输出端栓接有扇叶(9),所述壳体(6)的顶部连通有风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秸秆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4)的一端套接有轴承(11),所述轴承(11)的表面栓接有安装杆(12),所述安装杆(12)的另一端与壳体(6)栓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秸秆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13),所述排气管(13)的底部与管体(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秸秆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3)的顶部栓接有法兰(14),所述法兰(14)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秸秆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10)的一端栓接有连接板(15),所述连接板(15)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秸秆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16),所述进料斗(16)的底部与管体(1)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秸秆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17),所述出料管(17)的顶部与管体(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秸秆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正面与背面的两侧均栓接有支撑腿(18),所述支撑腿(18)的表面栓接有加固杆(1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秸秆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18)的底部栓接有螺纹套(20),所述螺纹套(20)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支撑螺栓(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秸秆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螺栓(21)的底部栓接有底座(2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秸秆干燥系统,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一端栓接有第一安装板(2),所述第一安装板(2)的一侧栓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栓接有绞龙(4),所述绞龙(4)的内部开设有圆孔(5),所述管体(1)的一侧栓接有壳体(6),所述壳体(6)的一侧栓接有第二安装板(7),所述第二安装板(7)的一侧栓接有第二电机(8),所述第二电机(8)的输出端栓接有扇叶(9),所述壳体(6)的顶部连通有风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秸秆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4)的一端套接有轴承(11),所述轴承(11)的表面栓接有安装杆(12),所述安装杆(12)的另一端与壳体(6)栓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秸秆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13),所述排气管(13)的底部与管体(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秸秆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3)的顶部栓接有法兰(14),所述法兰(14)的内部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舟杨旭香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联合锅炉容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