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与链条引导部件接触时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摩擦阻力、降低传递动力时产生的摩擦损失、减少噪音和振动,并且断裂强度不会下降的链条。在多个内链板(120)和外链板(110)交替地连结而成的链条(100)中,外链板(110)形成为在链条行驶方向的中央缩颈的葫芦形,且背面高度比内链板(120)的背面高度低,外链板(110)的连结销中心处的截面积在内链板(120)的套筒中心处的截面积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汽车、工业用机械等的动力传递机构或者输送机构等中使用的链条。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一种链条,所述链条由以下部件构成左右一对内链板;两端部压入嵌装在所述内链板上的圆筒状的套筒;配置在所述内链板的两个外侧的左右一对外链板;以及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嵌合在所述套筒中且两端部压入嵌装在所述外链板上的连结销,且该链条将多个内链板和外链板交替地连接在一起。 如图9至图11所示,这些公知的链条500由连结销512嵌装固定在一对外链板510的销孔511中而成的外链节501和套筒522嵌装固定在一对内链板520的套筒孔521中而成的内链节502构成,连结销512宽松地插在套筒522中,由此外链节501和内链节502交替连结而形成链条500。 并且,在滚子链的情况下滚子503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宽松地插在套筒522中。 对于所述链条500,外链节501的外链板510和内链节502的内链板520分别形成椭圆形,对于各链板510、520,当设从链条的节线P到各个链板的最外端面510b、520b的距离为背面高度时,外链板510的背面高度H7和内链板520的背面高度H为相同的高度。 当该公知的链条500与链条弓I导部件等滑动接触时,如果外链板510和内链板520形成相同的背面高度H,由于二者与链条引导部件接触从而接触面积大、摩擦阻力大因此存在产生摩擦损失的问题。 特别是在链条500被组装在汽车发动机中作为正时链条使用的情况下,如果摩擦损失大则存在燃料利用率变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公知有如下的链条600 :如图12所示,外链板610形成为在链条行驶方向的中央縮颈的葫芦形,并且外链板610的背面高度Ha比内链板620的背面高度Hb低,使外链板610不与链条引导部件等接触,从而减少摩擦阻力。[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7-107583号公报(第4页、图3、图6、图7、图8) 然而,这种公知的链条600由于外链板610形成为在链条行驶方向的中央縮颈的葫芦形,且外链板610的背面高度Ha比内链板620的背面高度Hb低,因此存在外链板610的强度下降、容易断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S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与链条引导部件接触时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阻力、降低传递动力时产生的摩擦损失、减少噪音和振动、并且断裂强度不会下降的链条。 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涉及的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式解决上述课题,所述链条构成为具有左右一对内链板;两端部压入嵌装在所述内链板上的圆筒状的套筒;配置在所述内链板的两个外侧的左右一对外链板;以及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嵌插在所述套筒中且两端部压入嵌装在所述外链板上的连结销,多个所述内链板和所述外链板交替地连结在一起,其中,所述外链板形成为在链条行驶方向的中央縮颈的葫芦形,所述外链板的背面高度形成为比所述内链板的背面高度低,所述外链板的连结销中心处的、与链条行驶方向垂直的截面的截面积在所述内链板的套筒中心处的、与链条行驶方向垂直的截面的截面积以上。 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涉及的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式进一步解决上述课题,在第一方面所记载的链条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外链板的最大程度地縮颈的部分的、与链条行驶方向垂直的截面的截面积在所述外链板的连结销中心处的、与链条行驶方向垂直的截面的截面积以上。 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所涉及的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式进一步解决上述课题,在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所记载的链条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外链板的縮颈部分的曲率半径比所述连结销的半径大,所述外链板的两端部的曲率半径比所述外链板的縮颈部分的曲率半径大。 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涉及的专利技术的链条能够提供一种如下的链条,所述链条构成为具有左右一对内链板;两端部压入嵌装在所述内链板上的圆筒状的套筒;配置在所述内链板的两个外侧的左右一对外链板;以及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嵌插在所述套筒中且两端部压入嵌装在所述外链板上的连结销,多个所述内链板和所述外链板交替地连结在一起,其中,所述外链板形成为在链条行驶方向的中央縮颈的葫芦形、且所述外链板的背面高度形成为比所述内链板的背面高度低,由此即便是在链条与链条引导部件滑动接触的情况下外链板也不会与链条引导部件等接触,因此能够减小链条整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动力传递时产生的摩擦损失、减少噪音和振动,并且,由于所述外链板的连结销中心处的、与链条行驶方向垂直的截面的截面积在所述内链板的套筒中心处的、与链条行驶方向垂直的截面的截面积以上,由此外链板的连结销周围的断裂强度比内链板的最容易断裂的部位的断裂强度大,因此整体的断裂强度不会下降。 进而,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涉及的专利技术的链条能够提供一种如下的链条,除了第一 方面所涉及的链条所起到的效果之外,由于所述外链板的最大程度地縮颈的部分的、与链 条行驶方向垂直的截面的截面积在所述外链板的连结销中心处的、与链条行驶方向垂直的 截面的截面积以上,由此外链板的最大程度地縮颈的部分的断裂强度比外链板的连结销周 围的断裂强度大,因此整体的断裂强度不会下降。 进而,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所涉及的专利技术的链条能够提供一种如下的链条,除了第一 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所涉及的链条所起到的效果之外,由于外链板的縮颈部分的曲率半径比 连结销的半径大,外链板的两端部的曲率半径比外链板的縮颈部分的曲率半径大,由此即 便是在链条与链条引导部件等滑动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使外链板的縮颈部分不与 链条引导部件等接触,并且能够使外链板的最大程度地縮颈的部分的断裂强度比外链板的 连结销周围的断裂强度大,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链条整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阻力、 降低传递动力时产生的摩擦损失、减少噪音和振动,并且整体的断裂强度不会降低。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链条的应用例的正时系统的概要图。 图2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链条的立体图。4 图3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链条的侧视图。 图4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链条的两个链板的侧视图。 图5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链条的外链板的立体剖视图。 图6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链条的内链板的立体剖视图。 图7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链条的外链板的侧视图。 图8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链条的俯视图和局部剖视图。 图9是现有的链条的俯视图。 图10是现有的链条的两个链板的立体图。 图11是现有的链条的侧视图。 图12是现有的其他的链条的侧视图。 标号说明 100、500、600.链条;101、501、601 :外链节;102、502、602.内链节;103、 503...滚子;110、510、610...外链板;111、511、611...销孔;112、512、612...连结销; 120、520、620...内链板;121、521...套筒孔;122、522...套筒;Ha...内链板背面高度;Hb.外链板背面高度;Hc.最小縮颈部宽度;Ra.销孔直径;Rb.套筒孔直径; Ta...内链板厚度;Tb...外链板厚度;La...销孔外周部宽度;Lb...套筒孔外周部宽度。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链条由以下部件构成左右一对内链板;两端部压入嵌装在内链板上的 圆筒状的套筒;配置在内链板的两个外侧的左右一对外链板;以及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嵌插在套筒中且两端部压入嵌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链条,所述链条构成为具有:左右一对内链板;两端部压入嵌装在所述内链板上的圆筒状的套筒;配置在所述内链板的两个外侧的左右一对外链板;以及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嵌插在所述套筒中且两端部压入嵌装在所述外链板上的连结销,多个所述内链板和所述外链板交替地连结在一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链板形成为在链条行驶方向的中央呈缩颈的葫芦形, 所述外链板的背面高度形成为比所述内链板的背面高度低, 所述外链板的连结销中心处的、与链条行驶方向垂直的截面的截面积在所述内链板的套筒中心处的、与链条行驶方向垂直的截面的截面积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10-14 2008-264980一种链条,所述链条构成为具有左右一对内链板;两端部压入嵌装在所述内链板上的圆筒状的套筒;配置在所述内链板的两个外侧的左右一对外链板;以及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嵌插在所述套筒中且两端部压入嵌装在所述外链板上的连结销,多个所述内链板和所述外链板交替地连结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链板形成为在链条行驶方向的中央呈缩颈的葫芦形,所述外链板的背面高度形成为比所述内链板的背面高度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泽敏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椿本链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