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折叠式救生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折叠式救生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4381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式救生艇,涉及救生艇技术领域,包括救生艇组件和控制舵,所述救生艇组件包括第一艇体、气垫艇体、第二艇体、直线槽、活动杆、复位弹簧和气泵,所述第一艇体的一侧固定有气垫艇体,所述控制舵设置于第一艇体的表面。该折叠式救生艇,活动杆对气垫艇体加以硬性支撑,可防止气垫艇体下陷,由此在从轮船上下放该艇体至水面时体积最小化的艇体可以第一时间就进行使用,且随时通过气泵向气垫艇体内部充气,使得气垫艇体得以展开,使得艇体的体积变大从而可以增加上艇人数,而且由此可以解决现有常规救生艇体积固定不便于运输收纳和气垫式救生艇需要充气无法第一时间进行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救生艇,具体为一种折叠式救生艇


技术介绍

1、救生艇属于船上重要的应急救生设备,是弃船时能维持遇险人员生命的小艇,救生艇分为气垫式救生艇和常规的救生艇,其中常规的救生艇其体积大小固定可以第一时间漂浮在水面进行使用,而气垫式救生艇未充气式结构,需要其完全充气后方能进行使用。

2、现有的常规救生艇和气垫式救生艇,常规救生艇其两端通过吊具悬挂于船体侧面且整体为硬性材料构成故而无法进一步展开扩大承载空间,而其在下放至水面以后吊具自动解开即可于水上运行进行作业;

3、而气垫式救生艇其在达到水面上前需要先对其进行加以充气,使其膨胀后才能加以使用,而其膨胀后其体积也被固化无法再加以调节,气垫式救生艇的优势在于其在未使用状态下可以放出内部气体从而方便折叠以减小体积,方便运输收纳和搬运;

4、而上述的常规救生艇由于其体积固定,大体积的常规救生艇无法适应复杂水路,而小体积的常规救生艇则载员有限,而气垫式救生艇虽然便于运输收纳和搬运,但需要完全膨胀以保障安全,其在完全膨胀后空间也被固化,从而也会出现常规救生艇所用有的问题,即现有的气垫式救生艇、常规救生艇两者在水面上时无法根据水路情况灵活调整体积。

5、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折叠式救生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式救生艇,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折叠式救生艇,包括救生艇组件和控制舵,所述救生艇组件包括第一艇体、气垫艇体、第二艇体、直线槽、活动杆、复位弹簧和气泵,所述第一艇体的一侧固定有气垫艇体,且气垫艇体的一侧固定有第二艇体,所述第二艇体、第一艇体的相对侧等距开设有直线槽,且直线槽的内部穿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两端外部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第一艇体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气泵,所述控制舵设置于第一艇体的表面。

3、进一步的,所述气泵的出气端与气垫艇体的内部相连通,且气垫艇体呈“凹”字状结构。

4、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通过复位弹簧与直线槽弹性连接,且活动杆穿过气垫艇体的内部。

5、进一步的,所述气垫艇体的上表面为弧形状结构,且气垫艇体的上表面各凹陷处的中部位弧形面最低处。

6、进一步的,所述救生艇组件还包括排水孔,所述气垫艇体的表面凹陷处中部设置有排水孔。

7、进一步的,所述救生艇组件还包括孔塞,所述排水孔的一侧于气垫艇体的表面连接有孔塞。

8、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舵的一侧于第一艇体的表面穿设有应急救援组件,所述应急救援组件包括橡胶套和管套,所述橡胶套的内部穿设固定有管套。

9、进一步的,所述应急救援组件还包括电动推杆、控制屏和控制握把,所述管套的内部穿设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顶部连接有控制屏,所述控制屏的两侧固定有控制握把。

10、进一步的,所述应急救援组件还包括第一水下电机、第二水下电机、切割片、涡轮和水下摄像头,所述电动推杆的底端固定有第一水下电机,且第一水下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水下电机,所述第二水下电机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切割片、涡轮,且切割片的直径大于涡轮直径,所述电动推杆的底端还通过支架连接有水下摄像头,所述应急救援组件还包括上浮环,所述电动推杆的底端外部套设有上浮环。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艇体的端部设置有辅助上船组件,所述辅助上船组件包括转动电机、转盘、齿槽和攀登梯,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盘,且转盘的表面呈环形状开设有齿槽,而且转盘还转动连接于第二艇体的底部两侧,所述转盘通过其表面的齿槽啮合连接有攀登梯。

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式救生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与现有的常规救生艇和气垫式救生艇相比,该折叠式救生艇,具有如气垫式救生艇可以折叠收纳方便运输搬运和收纳的同时可根据水路情况与人员数量自由调整体积以适应不同的水路环境,且相对于常规救生艇,本专利技术的艇体在下放过程中就可加以体积调整,使其下放至水面时就可立即使用,并可在水路环境较好的情况下全力展开使得空间体积最大化,以扩大可载人员数量,并可通过实时掌控水下救援情况对被水草、渔网此类杂物所缠绕的人员精准的对杂物加以切割以救援人员,而无需救援人员下水辅助,从而降低救援人员体力消耗并保护救援人员的安全。

14、1.该折叠式救生艇,活动杆对气垫艇体加以硬性支撑,可防止气垫艇体下陷,由此在从轮船上下放该艇体至水面时体积最小化的艇体可以第一时间就进行使用,且随时通过气泵向气垫艇体内部充气,使得气垫艇体得以展开,使得艇体的体积变大从而可以增加上艇人数,而且由此可以解决现有常规救生艇体积固定不便于运输收纳和气垫式救生艇需要充气无法第一时间进行使用的问题。

15、2.该折叠式救生艇,救生艇由于是在水面上使用,故而不可避免的艇体表面容易有水体留存,水体汇集至气垫艇体表面的凹陷处,且水体位于凹陷处的中部最低处,而后人工拔出孔塞即可使得水体于凹陷最低处穿过排水孔而外排,由此可在折叠回收救生艇时可以第一时间排出水体,避免水体残留。

16、3.该折叠式救生艇,由水下摄像头传输水下现象至控制屏上,通过水下情况救援人员握持控制握把控制切割片到达指定位置对水草或其他杂物加以切割,从而解救落水者,而在切割结束后电动推杆收缩而救援人员松开控制握把时,电动推杆通过上浮环可以沿管套上升而复位,由此防止切割片、涡轮入水过深而与水中硬物接触造成撞损。

17、4.该折叠式救生艇,第二水下电机带动切割片转动的同时还会带动涡轮转动,由此在艇体的动力源失效的时候借由涡轮转动并通过控制握把调整涡轮转动方向,由此可以对艇体加以续航。

18、5.该折叠式救生艇,通过转动电机带动位于第二艇体上部的转盘转动,使其通过其表面的齿槽携带攀登梯让其配合位于第二艇体底部两侧的转盘发生传动,由此只需落水人员握持攀登梯即可通过传动的攀登梯自行上船,从而降低落水人员以及救援人员的体力消耗,以更加方便且持久的进行救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救生艇,包括救生艇组件(1)和控制舵(2),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艇组件(1)包括第一艇体(101)、气垫艇体(102)、第二艇体(103)、直线槽(104)、活动杆(105)、复位弹簧(106)和气泵(107),所述第一艇体(101)的一侧固定有气垫艇体(102),且气垫艇体(102)的一侧固定有第二艇体(103),所述第二艇体(103)、第一艇体(101)的相对侧等距开设有直线槽(104),且直线槽(104)的内部穿设有活动杆(105),所述活动杆(105)的两端外部设置有复位弹簧(106),所述第一艇体(10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气泵(107),所述控制舵(2)设置于第一艇体(101)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107)的出气端与气垫艇体(102)的内部相连通,且气垫艇体(102)呈“凹”字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105)通过复位弹簧(106)与直线槽(104)弹性连接,且活动杆(105)穿过气垫艇体(102)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艇体(102)的上表面为弧形状结构,且气垫艇体(102)的上表面各凹陷处的中部位弧形面最低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艇组件(1)还包括排水孔(108),所述气垫艇体(102)的表面凹陷处中部设置有排水孔(10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艇组件(1)还包括孔塞(109),所述排水孔(108)的一侧于气垫艇体(102)的表面连接有孔塞(10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舵(2)的一侧于第一艇体(101)的表面穿设有应急救援组件(3),所述应急救援组件(3)包括橡胶套(301)和管套(302),所述橡胶套(301)的内部穿设固定有管套(3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救援组件(3)还包括电动推杆(303)、控制屏(304)和控制握把(305),所述管套(302)的内部穿设有电动推杆(303),且电动推杆(303)的顶部连接有控制屏(304),所述控制屏(304)的两侧固定有控制握把(30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救援组件(3)还包括第一水下电机(306)、第二水下电机(307)、切割片(308)、涡轮(309)和水下摄像头(310),所述电动推杆(303)的底端固定有第一水下电机(306),且第一水下电机(306)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水下电机(307),所述第二水下电机(307)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切割片(308)、涡轮(309),且切割片(308)的直径大于涡轮(309)直径,所述电动推杆(303)的底端还通过支架连接有水下摄像头(310),所述应急救援组件(3)还包括上浮环(311),所述电动推杆(303)的底端外部套设有上浮环(3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艇体(103)的端部设置有辅助上船组件(4),所述辅助上船组件(4)包括转动电机(401)、转盘(402)、齿槽(403)和攀登梯(404),所述转动电机(401)的输出端连接有转盘(402),且转盘(402)的表面呈环形状开设有齿槽(403),而且转盘(402)还转动连接于第二艇体(103)的底部两侧,所述转盘(402)通过其表面的齿槽(403)啮合连接有攀登梯(40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救生艇,包括救生艇组件(1)和控制舵(2),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艇组件(1)包括第一艇体(101)、气垫艇体(102)、第二艇体(103)、直线槽(104)、活动杆(105)、复位弹簧(106)和气泵(107),所述第一艇体(101)的一侧固定有气垫艇体(102),且气垫艇体(102)的一侧固定有第二艇体(103),所述第二艇体(103)、第一艇体(101)的相对侧等距开设有直线槽(104),且直线槽(104)的内部穿设有活动杆(105),所述活动杆(105)的两端外部设置有复位弹簧(106),所述第一艇体(10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气泵(107),所述控制舵(2)设置于第一艇体(101)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107)的出气端与气垫艇体(102)的内部相连通,且气垫艇体(102)呈“凹”字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105)通过复位弹簧(106)与直线槽(104)弹性连接,且活动杆(105)穿过气垫艇体(102)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艇体(102)的上表面为弧形状结构,且气垫艇体(102)的上表面各凹陷处的中部位弧形面最低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艇组件(1)还包括排水孔(108),所述气垫艇体(102)的表面凹陷处中部设置有排水孔(10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救生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艇组件(1)还包括孔塞(109),所述排水孔(108)的一侧于气垫艇体(102)的表面连接有孔塞(10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救生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波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昱霖船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