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码头及引桥上部结构施工的底模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4366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35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码头及引桥上部结构施工的底模支撑装置,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抱箍、伸缩套筒组件以及支撑架,抱箍包括对称的两个箍片和安装耳,伸缩套筒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外筒和内筒,内筒与外筒之间填满有流动性固体填充物,外筒的底部设有调节阀。本技术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相应的,也不需要配合起重机等设备对底模进行支撑,因此不需要动用过多的设备和人力,极大地提高了拆除过程的简便性。在平台搭设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需要临时调节高度的情况,还可以随时通过放出砂子来调整内筒的高度,进而改变支撑结构底模的高度,从而灵活适配不同的支撑平台高度需求,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支撑模板,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码头及引桥上部结构施工的底模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1、高桩码头是码头建筑物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主要依靠桩台承受各种水平荷载和各种竖向荷载,并通过桩基将其进一步传递给地基。高桩码头的基本组成部分为桩基、上部结构和接岸结构,高桩码头按上部结构形式又可划分为梁板式、无梁板式、框架式以及墩式结构。高桩码头以其结构透空,波浪和水流可以在码头下面通过,不影响泄洪;其结构简单,能够承受较大荷载且砂石料用量小等优势,被广泛采用。

2、高桩码头及其引桥在桩基础施工完成后,需进行上部结构的施工。通常情况下,高桩码头及其引桥的桩基础为钢管桩、预制混凝土桩或者钻孔灌注桩。因桩基础常为垂直结构,无横向支撑作业面,上部结构现浇混凝土施工需浇筑的混凝土重量较大,一般均需通过搭设施工作业平台提供作业面来完成上部结构施工。

3、传统的上部结构施工平台通过焊接钢牛腿并搭设型钢形成支撑平台,再在支撑平台上搭设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底模和侧模来支设模板,但是这个支撑方式当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拆底模时比较困难,需要在拆除整个施工平台后,通过切割钢牛腿的方式解除对上方的支撑,从而完成混凝土结构底模的拆除。在拆除的全过程中需起重机配合作业,辅助对底模进行支撑,避免钢牛腿切割后底模迅速下坠,这个过程不仅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还比较复杂,难以拆除,需要动用较多的设备和人力。因此需要一种更好的底模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码头及引桥上部结构施工的底模支撑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支撑结构底模拆除不便,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2、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用于码头及引桥上部结构施工的底模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配合圆柱形的桩基设置,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抱箍、伸缩套筒组件以及支撑架,所述抱箍竖直设置,抱箍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半圆环形的箍片,所述箍片两端对称设置有安装耳,所述伸缩套筒组件包括外筒和同轴设置在外筒内部的内筒,所述外筒为顶端开口、底端封闭的竖直圆筒,所述内筒为封闭式圆柱结构,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填满有流动性固体填充物,所述外筒的底部对应设置有可开闭的调节阀;所述伸缩套筒组件对称设置在抱箍上相对的两组安装耳顶部,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内筒的顶部。

3、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耳的两侧边缘与箍片凸出部的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相连的三角垫片,所述三角垫片垂直于安装耳。

4、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耳中部与箍片凸出部的中部设置有平行于三角垫片的加固筋。

5、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耳上设置有若干相对应的圆孔,所述圆孔内正好贯穿设置有相配合的螺钉和螺母。

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为工字钢,所述支撑架两端分别放置在位于两个并列桩基上同一侧的内筒顶端。

7、进一步的,所述流动性固体填充物包括砂子、小颗粒石子、钢珠中的一种。

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本技术通过伸缩套筒组件来实现对支撑结构的解除支撑效果,其中包括同轴套设的外筒和内筒,并且内筒和外筒之间填满有流动性固体填充物,例如砂子,这种填充物既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但干燥的砂子之间还具有摩擦力,使其在受压环境下不像真正的流体一样会迅速变形,因此在内筒上方设置支撑架,进一步安装支撑平台时,压力传递至内筒下方的砂子时,砂子并不会直接朝外溢出而导致内筒下降,而是可以维持受压状态下的稳定,即实现了稳定的支撑功能。而本专利技术中还在外筒底部设置有可开闭的阀门,因此在需要拆除支撑结构的时候,即可打开阀门使得砂子从外筒底部流出,随着砂子流出内筒自然下降,使得支撑架朝下移动,自然就与底模之间留出了可供拆除的空间。

10、因流动性固体填充物的流出是缓慢持续的,因此内筒、支撑架以及底模结构也不会瞬间下落,而是缓慢的逐渐下降,待到存在足够的拆除空间后进行拆除施工。不至于瞬间解除支撑导致出现支撑架或者底模结构坍塌的问题,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相应的,也不需要配合起重机等设备对底模进行支撑,因此不需要动用过多的设备和人力,极大地提高了拆除过程的简便性。

11、另外,在平台搭设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需要临时调节高度的情况,还可以随时通过放出砂子来调整内筒的高度,进而改变支撑结构底模的高度,从而灵活适配不同的支撑平台高度需求,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码头及引桥上部结构施工的底模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配合圆柱形的桩基设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抱箍、伸缩套筒组件以及支撑架,所述抱箍竖直设置,抱箍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半圆环形的箍片,所述箍片两端对称设置有安装耳,所述伸缩套筒组件包括外筒和同轴设置在外筒内部的内筒,所述外筒为顶端开口、底端封闭的竖直圆筒,所述内筒为封闭式圆柱结构,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填满有流动性固体填充物,所述外筒的底部对应设置有可开闭的调节阀;所述伸缩套筒组件对称设置在抱箍上相对的两组安装耳顶部,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内筒的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码头及引桥上部结构施工的底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耳的两侧边缘与箍片凸出部的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相连的三角垫片,所述三角垫片垂直于安装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码头及引桥上部结构施工的底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耳中部与箍片凸出部的中部设置有平行于三角垫片的加固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码头及引桥上部结构施工的底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耳上设置有若干相对应的圆孔,所述圆孔内正好贯穿设置有相配合的螺钉和螺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码头及引桥上部结构施工的底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为工字钢,所述支撑架两端分别放置在位于两个并列桩基上同一侧的内筒顶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码头及引桥上部结构施工的底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性固体填充物包括砂子、小颗粒石子、钢珠中的一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码头及引桥上部结构施工的底模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配合圆柱形的桩基设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抱箍、伸缩套筒组件以及支撑架,所述抱箍竖直设置,抱箍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半圆环形的箍片,所述箍片两端对称设置有安装耳,所述伸缩套筒组件包括外筒和同轴设置在外筒内部的内筒,所述外筒为顶端开口、底端封闭的竖直圆筒,所述内筒为封闭式圆柱结构,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填满有流动性固体填充物,所述外筒的底部对应设置有可开闭的调节阀;所述伸缩套筒组件对称设置在抱箍上相对的两组安装耳顶部,所述支撑架设置在内筒的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码头及引桥上部结构施工的底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耳的两侧边缘与箍片凸出部的两侧边缘分别设置有相连的三角垫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少君张亚洲王维平蒋悦周燕王国林马宇天付帅杨鹏程胡雪峰杨正涛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宜昌航道工程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