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方案_技高网

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44234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1,8‑桉叶油素纳米乳液;S2、将PEI溶液与miR‑126溶液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得PEI/miR‑126复合物;S3、将PEI/miR‑126复合物通过ROS敏感接头的酰胺化与CNE连接,得miR‑126纳米递送系统;S4、将PSA通过酰胺化反应与miR‑126纳米递送系统偶联,得到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产品具有安全性高、抗炎作用强,有效保护心血管的特点,可以应用在制备治疗由脓毒症引起的抗心血管损伤药物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递送系统,特别是一种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感染诱导的心血管损伤是脓毒性心脏功能障碍的主要病理基础。在脓毒症的急性期,伴随的细胞因子风暴攻击血管内皮细胞并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和心肌以表达高水平的粘附蛋白,如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粘附蛋白将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募集到受感染的心血管壁,加剧炎症反应和心血管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上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在协调心脏组织的炎症反应和白细胞募集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vcam-1可能成为开发有效干预心血管炎症的理想靶点。经现有技术的研究发现,vcam-1的表达可以被microrna-126(mir-126)调节,减少白细胞粘附并发挥抗炎作用。然而,mir-126作为一种rna,由于酶介导的rna降解和较低的细胞摄取速率等原因,使其难以单独工作,限制了其在病变部位的积累。

2、聚乙烯亚胺(pei),一种经典的可生物降解的阳离子聚合物,广泛用于基因递送的非病毒载体,因其卓越的基因缩合能力而被选择用于递送mir-126,尽管pei具有很高的rna递送效率,但其与正电荷相关的细胞毒性不容忽视,存在较强的副作用。

3、1,8-桉叶油素(cin)是一种天然单萜,也称为桉叶油素。已知1,8-桉叶油素具有广泛的药理学特性,包括主要通过调节nf-κb和nrf2而抗炎和抗氧化,其在炎性气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显示出治疗益处。然而,由于1,8-桉叶油素的水溶性和稳定性差,因此cin在体内的药理作用一直受到限制。

/>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制得的产品具有安全性高、抗炎作用强,有效保护心血管的特点。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制备1,8-桉叶油素纳米乳液;

4、s2、制备pei/mir-126复合物:将pei溶液与mir-126溶液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得pei/mir-126复合物;

5、s3、制备mir-126纳米递送系统:将pei/mir-126复合物通过ros敏感接头的酰胺化与cne连接,得mir-126纳米递送系统;

6、s4、制备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将psa通过酰胺化反应与mir-126纳米递送系统偶联,得到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

7、前述的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中,步骤s1具体为:

8、a、取大豆卵磷脂、大豆油、油酸和1,8-桉叶油素超声混匀融解,得到淡黄色透明油相;取甘油、乳化剂hs15和水,搅拌至充分混匀,得到澄清透明水相;

9、b、在冰浴条件下将油相注入水相,然后依次经过高速剪切、过滤处理,并调节ph至7.0,得到预乳液;

10、c、将预乳液均质,即得1,8-桉叶油素纳米乳液。

11、前述的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中,步骤s1的a步骤中的大豆卵磷脂、大豆油、油酸和桉叶油素的质量比为(2~8):(15~25):(2~8):(15~25);甘油、乳化剂hs15的质量比为(20~30):(1~5)。

12、前述的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中,步骤s2的pei溶液与mir-126溶液根据n:p的摩尔比=8:1进行配置。

13、前述的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中,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4、a、将edc/nhs溶液加入到1,8-桉叶油素纳米乳液中,并在室温下孵育至完全活化羧基,得a品;

15、b、向a品中加入pei/mir-126复合物充分反应,再加入3,3'-二硒代双丙酸溶液充分反应,得b品;

16、c、向b品中加入pei/mir-126复合物中充分反应,得c品;

17、d、将c品透析,得成品。

18、前述的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中,步骤s3中,a步骤中的pei/mir-126复合物用量与b步骤中的pei/mir-126复合物用量摩尔比为1:1.5~3。

19、前述的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中,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0、a、将psa溶液加入到mir-126纳米递送系统溶液中充分反应,得反应溶液;

21、b、将反应溶液充分透析,得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

22、前述的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中,步骤s4的a步骤中,psa与mir-126的摩尔比为(30~80):1。

23、一种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由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在制备心血管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2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在制备治疗由脓毒症引起的抗心血管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7、本专利技术先将pei与mir-126结合,得到pei/mir126,通过限定pei的氮与来自mir-126的磷酸盐的摩尔比(n/p)为8:1的情况下来优化pei与mir-126的比例,使得pei可以充分装载rna并保护不受rna酶的影响。

28、再将pei/mir-126复合物与根据1,8-桉叶油素cin制得的纳米乳液(cne)通过酰胺化反应通过ros敏感的接头(3,3'-二硒二丙酸,即-se-se-)缀合连接,得到活性氧(ros)响应性的mir-126纳米递送系统(记为cne-sese-pei/mir126nps)。该纳米递送系统通过将pei修饰的cne与mir-126结合,用作递送mir-126的基本载体,能够同时发挥1,8-桉叶油素和mir-126的治疗炎性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作用,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心血管损伤提供协同抗炎保护作用。并且cne也可以协助mir-126进入细胞,因此降低了聚乙烯亚胺的用量,从而减少了聚乙烯亚胺造成的毒副作用,提高使用安全性。

29、由于聚唾液酸ps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本专利技术还使用聚唾液酸(psa)通过酰胺化修饰mir-126纳米递送系统的纳米粒子的表面,形成psa驱动的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记为cne-sese-pei/mir126@psa)。该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通过psa和内皮细胞上的选择素的特异性结合,体现了优异的心血管炎症靶向性,能够将mir-126和1,8-桉叶油素同时靶向精准输送到lps受损的心脏组织和血管(胸主动脉),并对炎症微环境中的高水平ros刺激下做出响应释放药物,通过双硒键加快药物释放,精确治疗心血管损伤,在脓毒症的急性感染期,通过抑制主动脉中vcam-1的表达和减少促炎细胞因子il-6、tnf-α和il-1β,减少了脓毒症时的心血管损伤和炎症反应,并增强感染期间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加快感染期间心脏的恢复速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a步骤中的大豆卵磷脂、大豆油、油酸和桉叶油素的质量比为(2~8):(15~25):(2~8):(15~25);甘油、乳化剂HS15的质量比为(20~30):(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PEI溶液与miR-126溶液根据N:P的摩尔比=8:1进行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a步骤中的PEI/miR-126复合物用量与b步骤中的PEI/miR-126复合物用量摩尔比为1:1.5~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的a步骤中,PSA与miR-126的摩尔比为(30~80):1。

9.一种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在制备治疗由脓毒症引起的抗心血管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a步骤中的大豆卵磷脂、大豆油、油酸和桉叶油素的质量比为(2~8):(15~25):(2~8):(15~25);甘油、乳化剂hs15的质量比为(20~30):(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pei溶液与mir-126溶液根据n:p的摩尔比=8:1进行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血管靶向纳米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祥春王玉娥陶玲陈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