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组件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384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3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护组件及电池,保护组件包括主体和折返结构,主体上设置有沿主体的高度方向延伸且贯穿主体的保护通道。折返结构设置在保护通道的内壁上,电池的极耳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保护通道内,且沿所述折返结构折弯。由于极耳至少部分位于保护通道内,保护通道对极耳起到限制作用,进而降低电池跌落或振动测试时极芯的晃动幅度;进一步地,由于折返结构设置在保护通道的内壁上,与保护通道的内壁配合形成连续折返的通道,极耳弯曲后设置于保护通道内,折返结构能够进一步起到对极耳起到限制作用,进一步降低极芯的晃动,即便极耳断裂,也能够阻碍极耳插入极芯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装配,尤其涉及一种保护组件及电池


技术介绍

1、常规设计的软包电池,顶部封装至电芯本体之间孔隙较大,跌落或振动测试时,极芯在内部晃动,容易使极耳容易收到外力而弯曲或折断断裂;严重时过度弯曲或者折断的极耳,容易插入极芯内部并与极耳接触,导致电池内部短路,引起电芯起火燃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保护组件及电池,以解决极芯容易晃动问题。

2、具体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护组件,包括主体和折返结构,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沿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主体的保护通道;所述折返结构设置在所述保护通道的内壁上,电池的极耳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保护通道内,且沿所述折返结构折弯。

3、可选地,所述折返结构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保护通道内壁上的折返体,多个所述折返体为沿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间隔且交错的设置。

4、可选地,所述主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以形成位于所述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所述保护通道。

5、可选地,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底端形成所述保护通道的进口;

6、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顶端形成所述保护通道的出口;或者,所述第一侧壁顶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侧壁连接的第一折弯板,所述第一折弯板上设置有所述保护通道的出口;或者,所述第二侧壁顶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的第二折弯板,所述第二折弯板上设置有所述保护通道的出口;或者,所述第一侧壁顶端设置有第三折弯板,所述第二侧壁顶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折弯板连接的第四折弯板,所述第三折弯板和/或第四折弯板上设置有所述保护通道的出口。

7、可选地,所述第三折弯板上设置有插杆,所述第四折弯板上设置有插孔,所述插杆插接于所述插孔内。

8、可选地,所述折返体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上的第一折返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上的第二折返体;所述第一折返体与所述第二侧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折返体与所述第一侧壁间隔设置;在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折返体与所述第二折返体间隔设置。

9、可选地,所述主体为低熔点的聚合物结构件。

10、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极芯、极耳和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与所述极芯一端连接,所述极耳一端与所述极芯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保护通道。

11、可选地,所述电池还包括铝塑膜,所述铝塑膜至少部分包裹在所述保护组件上。

12、可选地,所述极耳包括依次连接的折弯部和引出部,所述折弯部与所述极芯连接且位于所述保护通道内;所述引出部设置于所述折弯部远离所述极芯的一端,所述引出部延伸出所述保护通道外且与所述铝塑膜粘结。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4、本技术提供的保护组件及电池中,由于极耳至少部分位于保护通道内,保护通道对极耳起到限制作用,进而降低电池跌落或振动测试时极芯的晃动幅度;进一步地,由于折返结构设置在保护通道的内壁上,与保护通道的内壁配合形成连续折返的通道,极耳弯曲后设置于保护通道内,折返结构能够进一步起到对极耳起到限制作用,进一步降低极芯的晃动,即便极耳断裂,也能够阻碍极耳插入极芯内部;同时,弯曲的极耳形似弹簧,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不易因外力而弯曲或折断,避免极耳断裂后插入极芯内部引发电池短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和折返结构,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沿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主体的保护通道,所述折返结构设置在所述保护通道的内壁上,电池的极耳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保护通道内,且沿所述折返结构折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返结构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保护通道内壁上的折返体,多个所述折返体沿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间隔且交错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以形成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所述保护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底端设置有所述保护通道的进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折弯板上设置有插杆,所述第四折弯板上设置有插孔,所述插杆插接于所述插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返体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上的第一折返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上的第二折返体;所述第一折返体与所述第二侧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折返体与所述第一侧壁间隔设置;在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折返体与所述第二折返体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为低熔点的聚合物结构件。

8.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极芯、极耳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与所述极芯一端连接,所述极耳一端与所述极芯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保护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铝塑膜,所述铝塑膜至少部分包裹在所述保护组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包括依次连接的折弯部和引出部,所述折弯部与所述极芯连接且位于所述保护通道内;所述引出部设置于所述折弯部远离所述极芯的一端,所述引出部延伸出所述保护通道且与所述铝塑膜粘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和折返结构,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沿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主体的保护通道,所述折返结构设置在所述保护通道的内壁上,电池的极耳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保护通道内,且沿所述折返结构折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返结构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保护通道内壁上的折返体,多个所述折返体沿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间隔且交错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以形成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所述保护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底端设置有所述保护通道的进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折弯板上设置有插杆,所述第四折弯板上设置有插孔,所述插杆插接于所述插孔内。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国康张炘张宝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方厚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