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Pd-Sn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Pd-Sn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43504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Pd‑Sn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的载体为镁铝金属混合氧化物,Pd‑Sn合金纳米颗粒负载于所述催化剂的载体上,其中Pd为活性金属,Sn为惰性金属,所述催化剂中Pd活性位点被Sn位点孤立;其中Pd和Sn负载量的摩尔比为1:(0.3~2),通过Pd/Sn摩尔比调控Pd活性位点间距,形成不同的Pd‑Sn金属间化合物。将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Pd‑Sn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用于4,6‑二硝基间苯二酚(DNR)选择性加氢反应中,实现低温下DNR接近完全转化,同时具有良好的DAR选择性和催化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催化剂制备,具体涉及一种pd-sn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pbo)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超级纤维”,具有十分优异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消防防护和体育建材。4,6-二氨基间苯二酚(dar)作为生产 pbo 纤维的必需单体,其纯度将直接影响pbo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譬如微量单氨基物质(4-氨基-6-硝基间苯二酚,anr)的存在可导致 pbo 聚合过程的链终止。此外,高纯度dar单体合成工艺也是制约我国pbo纤维大规模生产的技术瓶颈之一。因此,开发高纯度、低成本dar生产工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2、芳香族硝基化合物选择性加氢是获取芳胺的重要路径,dar可由4,6-二硝基间苯二酚(dnr)催化加氢制得。贵金属催化剂(如pd、pt和ag等)在dnr催化加氢制dar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活性和选择性。然而,目前商业化的贵金属催化剂(如pd/c),容易因吸附大量有机物而覆盖催化活性位点,导致催化剂失活,严重影响生产效率且使生产成本骤然增加。因此,制备工业级高转化率、高选择性、高稳定性且反应条件温和的dnr选择性加氢催化剂仍是一个巨大挑战。

3、pd基催化剂的改性常通过引入客体金属来调控pd活性位点的空间结构和电子结构,进而改变底物吸附行为以提升催化性能。层状双氢氧化合物(ldh)具备主体层板组成可调及插层阴离子易交换的特性,可用于制备多种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的前驱体,是pd基催化剂改性的有效路径。本专利技术利用ldh的特性,引入客体金属sn,开发出一系列pd-sn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用于dnr选择性加氢,以解决催化剂易失活问题,且兼顾高转化率和高选择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pd-sn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该催化剂用于4,6-二硝基间苯二酚选择性加氢反应以改善dnr转化率和dar选择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pd-sn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的载体为镁铝金属混合氧化物,pd-sn合金纳米颗粒负载于所述催化剂的载体上,其中pd为活性金属,sn为惰性金属;所述催化剂中pd活性位点被sn位点孤立,其中pd和sn负载量的摩尔比为1:(0.3~2);通过pd/sn摩尔比调控pd活性位点间距,形成不同的pd-sn金属间化合物。

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pd-sn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中,pd和sn负载量的摩尔比为1:(0.3~1.2);优选为1:1。

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pd-sn金属间化合物包括pd3sn、pdsn和pdsn2。

5、本专利技术还提高一种pd-sn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1)以mg和al的硝酸盐作为载体前驱体,配制成镁铝硝酸盐溶液,然后通过共沉淀法制备mg/al层状氢氧化物;

7、(2)向步骤(1)中的mg/al层状氢氧化物中,再依次加入pd前驱体溶液和sn前驱体溶液进行离子交换,然后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pd/sn/mg/al四元层状氢氧化物材料w;

8、(3)将pd/sn/mg/al四元层状氢氧化物材料w经过热还原处理,制得所述pd-sn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

9、其中,步骤(1)中,所述镁铝硝酸盐溶液中,mg和al离子的摩尔比为(2~4):1;步骤(2)中,pd前驱体溶液和sn前驱体溶液中,pd和sn离子的摩尔比为1:(0.3~2)。

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镁铝硝酸盐溶液中,mg和al离子的摩尔比为(2.5~3.5):1。

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镁铝硝酸盐溶液中,mg的离子浓度为0.50~0.70 mol/l。

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2)中,pd前驱体溶液和sn前驱体溶液中,pd和sn离子的摩尔比为1:(0.3~1.2);优选地,pd和sn离子的摩尔比为1:1。

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2)中,所述pd前驱体溶液中,pd的离子浓度为0.032~0.040 mol/l;所述sn前驱体溶液中,sn的离子浓度为0.010~0.080 mol/l。

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1)中,mg和al的硝酸盐分别为mg(no3)2·6h2o和al(no3)3·9h2o;所述pd前驱体选自pdcl2、na2pdcl4或k2pdcl4中的一种;所述sn前驱体为sncl4·5h2o。

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1)和步骤(2)是在同一反应场所内连续进行的,且控制反应体系温度为55~75 ℃,包括如下过程:在搅拌条件下,向沉淀剂中依次加入镁铝硝酸盐溶液、pd前驱体溶液和sn前驱体溶液,控制三种金属盐溶液的加入速率为0.8~1.2 ml/min,并通过ph调节剂控制反应体系ph值为10±1;加料完成后,继续搅拌反应10~20小时,最后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所述pd/sn/mg/al四元层状氢氧化物材料w。

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淀剂选自na2co3溶液、nahco3溶液或k2co3溶液中的一种。

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淀剂的摩尔浓度为0.3~0.5 mol/l。

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ph调节剂选自naoh溶液或koh溶液中的一种。

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ph调节剂的摩尔浓度为0.8~1.2 mol/l。

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2)中,所述干燥的条件为:100~120 ℃,干燥12~20小时。

2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3)中,所述热还原处理条件为在h2与ar的混合气氛下,800~1000 ℃还原3~5小时。

2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3)中,制得的所述pd-sn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其载体由mgo和mgal2o4组成,且pd的负载量为3.5~6.5 wt%;优选地,pd的负载量为4.0~6.0 wt%。

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pd-sn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的应用,用于非均相4,6-二硝基间苯二酚(dnr)选择性加氢制4,6-二氨基间苯二酚(dar)的反应。

2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催化反应条件为:反应物dnr浓度为0.1~0.8 mg/ml,反应温度20~80 ℃,氢气压力0.2~1.0 mpa,反应时间为2~8 h。

2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dnr选择性加氢制dar的反应温度为30~60 ℃。

2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搅拌转速为400~800 rpm。

2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催化反应条件为:反应以甲醇为溶剂,反应物dnr浓度为0.1~0.8 mg/ml,反应温度20~80 ℃,氢气压力0.2~1.0 mpa ,反应时间为2~8 h。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d-Sn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d-Sn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是在同一反应场所内连续进行的,且控制反应体系温度为55~75 ℃,包括如下过程:在搅拌条件下,向沉淀剂中依次加入镁铝硝酸盐溶液、Pd前驱体溶液和Sn前驱体溶液,控制三种金属盐溶液的加入速率为0.8~1.2 mL/min,并通过pH调节剂控制反应体系pH值为10±1;加料完成后,继续搅拌反应10~20 h,最后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所述Pd/Sn/Mg/Al四元层状氢氧化物材料W。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d-Sn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剂选自Na2CO3溶液、NaHCO3溶液或K2CO3溶液中的一种;所述pH调节剂选自NaOH溶液或KOH溶液中的一种;步骤(1)中,Mg和Al的硝酸盐分别为Mg(NO3)2·6H2O和Al(NO3)3·9H2O;Pd前驱体选自PdCl2、Na2PdCl4或K2PdCl4中的一种;Sn前驱体为SnCl4·5H2O。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d-Sn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干燥的条件为:100~120 ℃,干燥12~20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d-Sn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热还原处理条件为:在H2与Ar的混合气氛下,800~1000 ℃还原3~5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d-Sn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制得的所述Pd-Sn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其载体由MgO和MgAl2O4组成,且Pd的负载量为3.5~6.5 wt%。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Pd-Sn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的载体为镁铝金属混合氧化物,Pd-Sn合金纳米颗粒负载于所述催化剂的载体上,其中Pd为活性金属,Sn为惰性金属,所述催化剂中Pd活性位点被Sn位点孤立;其中,Pd和Sn负载量的摩尔比为1:(0.3~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Pd-Sn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其特征在于,Pd和Sn负载量的摩尔比为1:(0.3~1.2)。

9.一种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Pd-Sn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非均相4,6-二硝基间苯二酚选择性加氢制4,6-二氨基间苯二酚的反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Pd-Sn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反应条件为:反应物4,6-二硝基间苯二酚浓度为0.1~0.8 mg/mL,反应温度20~80 ℃,氢气压力0.2~1.0 MPa,反应时间为2~8 h。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d-sn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d-sn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是在同一反应场所内连续进行的,且控制反应体系温度为55~75 ℃,包括如下过程:在搅拌条件下,向沉淀剂中依次加入镁铝硝酸盐溶液、pd前驱体溶液和sn前驱体溶液,控制三种金属盐溶液的加入速率为0.8~1.2 ml/min,并通过ph调节剂控制反应体系ph值为10±1;加料完成后,继续搅拌反应10~20 h,最后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所述pd/sn/mg/al四元层状氢氧化物材料w。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d-sn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剂选自na2co3溶液、nahco3溶液或k2co3溶液中的一种;所述ph调节剂选自naoh溶液或koh溶液中的一种;步骤(1)中,mg和al的硝酸盐分别为mg(no3)2·6h2o和al(no3)3·9h2o;pd前驱体选自pdcl2、na2pdcl4或k2pdcl4中的一种;sn前驱体为sncl4·5h2o。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d-sn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干燥的条件为:100~120 ℃,干燥12~20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d-sn金属间化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小虎李文华席佳航曹约强段学志钱刚张晶周兴贵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