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以大刍草喂养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饲养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以大刍草喂养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饲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3468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昆虫饲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大刍草喂养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饲养方法。包括:将初龄‑2龄幼虫放于培养容器中,每个培养容器放置1只幼虫,每天向培养容器中放入1‑4片大刍草叶段并将培养容器上盖和下底之间的缝隙封住且留有透气口;待长至3龄‑4龄时,每天向培养容器中放入2‑4片大刍草叶段并保留培养容器上盖和下底之间的缝隙;待长至5龄‑6龄时,每天向培养容器中放入2‑5片大刍草叶段并保留培养容器上盖和下底之间的缝隙,直至幼虫化蛹。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草地贪夜蛾幼虫单只饲养,在不同龄期,取食特定用量的大刍草叶段并控制与空气的接触量,供给了草地贪夜蛾幼虫高度适宜的食物及最佳的营养和饲养环境,提高了幼虫的存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昆虫饲养,具体涉及一种以大刍草喂养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饲养方法


技术介绍

1、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是起源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的重大迁飞性害虫。2018年12月,草地贪夜蛾首次入侵我国,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已经分布在我国玉米主产区的26个省、市(区),现发展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害虫,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其在2020年开始被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且高居榜首。随着国家层面对草地贪夜蛾防控的重视,科研工作者对草地贪夜蛾进行了大量的基础与防控应用研究。昆虫饲养和种群维持是昆虫学研究的基础与关键,如何简便养好草地贪夜蛾对其基础研究与综合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2、虽然草地贪夜蛾人工饲料技术较为成熟,但取食人工饲料的草地贪夜蛾在肠道微生物、解毒基因表达、幼虫体色等生理生化指标上都与取食植物的草地贪夜蛾有较大差异,因此需要寻找适合度较高且方便种植的植物作为草地贪夜蛾的饲料。草地贪夜蛾是杂食性害虫,寄主植物特别广泛,除为害玉米外,其还为害水稻、棉花、高粱、苜蓿、大麦、小麦、燕麦、粟、花生、大豆、烟草、番茄、马铃薯、洋葱等80余种植物。大量的室内研究也表明,草地贪夜蛾(玉米品系)可在玉米、水稻、小麦、高粱、白菜等作物上取食完成幼虫阶段,然而草地贪夜蛾对玉米有更强的趋性并且取食玉米叶片的适合度也高于其它作物。因此,针对趋性和适合度而言,玉米叶片为草地贪夜蛾室内饲养和种群维持的最佳植物材料。然而玉米叶片作为草地贪夜蛾的饲养材料具有以下3个难点:1、草地贪夜蛾4龄及以后进入暴食期,需要大量的叶片来喂养。如果将4-6叶期玉米叶片全部剪掉用以饲养草地贪夜蛾,那么玉米植株将会由于光合作用减弱导致生长受阻、死亡;如果只剪掉玉米老叶来喂养草地贪夜蛾则需要同批次种植大量玉米植株来满足叶片的供给。2、草地贪夜蛾的饲养与种群维持需要连续饲养多代或在同一时间段饲养不同批次。因此要满足草地贪夜蛾饲养需要,需要多批次种植大量玉米植株,会耗费较多人力、物力。3、草地贪夜蛾和玉米都有规律的生活史。如果在草地贪夜蛾饲养和玉米种植前没有考虑到生活史匹配情况就会导致草地贪夜蛾无叶片可吃或玉米叶片浪费。中国专利cn114766435a中采用谷物苗饲养草地贪夜蛾幼虫,由于草地贪夜蛾取食小麦、大麦、黑麦的适合度较低,导致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成活率较低;中国专利cn111758672b中采用玉米笋喂养草地贪夜蛾幼虫群体,该种饲养方法存在植物材料供给困难的缺陷以及群体饲养自相残杀的情况,导致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成活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饲养草地贪夜蛾幼虫植物材料供给困难及幼虫存活率较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大刍草喂养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饲养方法。

2、大刍草purus frumentum,又名墨西哥玉米草。大量研究报道草地贪夜蛾会对大田作物造成巨大为害,但对大刍草的为害却鲜有报道。其次,大刍草主要应用于畜牧业而并非传统的粮食作物,因此,害虫防治专家并不知晓这一植物,更不了解其特性,因此,暂无研究将大刍草应用于草地贪夜蛾饲养。

3、大刍草的再生能力较强,年刈割7-8次,另分蘖能力也比较强,每丛有分枝30-60多个,每667平方米(1亩)高水肥条件下产茎叶5~10吨;同时大刍草营养丰富,干物质粗蛋白含量为13.68%,粗纤维含量为22.73%,赖氨酸含量0.42%。因此我们提出假设,可以利用玉米近源种大刍草代替玉米来饲养草地贪夜蛾及其它以玉米叶片为食的农业害虫,同时依赖于大刍草强大的再生能力和分蘖能力,弥补玉米叶片供给能力较弱的缺点,并减少寄主植物种植数量与次数。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初龄-2龄幼虫放于培养容器中,每个培养容器放置1只幼虫,每天向培养容器中放入1-4片大刍草叶段并将培养容器上盖和下底之间的缝隙封住且留有透气口;待长至3龄-4龄时,每天向培养容器中放入2-4片大刍草叶段并保留培养容器上盖和下底之间的缝隙;待长至5龄-6龄时,每天向培养容器中放入2-5片大刍草叶段并保留培养容器上盖和下底之间的缝隙,直至幼虫化蛹。

5、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容器中铺有用水润湿的滤纸;优选的,所述培养容器为培养皿;更优选的,所述培养皿的直径为8-10cm,高为0.8-1.2cm。

6、进一步地,所述初龄-2龄幼虫的饲养过程中,每天向培养容器中放入1-2片大刍草叶段;和/或,待长至3龄-4龄时,每天向培养容器中放入2-3片大刍草叶段;和/或,待长至5龄-6龄时,每天向培养容器中放入4-5片大刍草叶段。

7、进一步地,加入大刍草叶段前清除掉粪便及大刍草残渣。

8、进一步地,所述饲养的温度为26-30℃,湿度为55-65%,光周期中光照15.5-16.5小时,黑暗7.5-8.5小时;和/或,所述透气口的宽度与上盖与下底之间缝隙的宽度相同,长度为上盖边缘总长度的1/10~3/10。

9、进一步地,可采用常规的密封带或者封口膜进行密封,采用缠绕包裹的方式将培养容器上盖和下底之间的大部分缝隙封住,并留有透气口。

10、进一步地,所述透气口的截面形状为弧形。

11、进一步地,所述大刍草叶段通过对大刍草植株刈割得到大刍草叶片,再对叶片进行剪切得到;优选的,所述大刍草叶段的长度为4-6cm;优选的,所述刈割的部位选自分蘖点下0.8-1.2cm、分蘖点和/或分蘖点上0.8-1.2cm处;更优选的,刈割的部位为分蘖点上1cm处。

12、进一步地,所述大刍草叶片的获得方法包括,将大刍草种子放于装有湿棉花的器皿中,第一次培养;待大刍草种子长出根芽后移栽在培养盆中,第二次培养,直至大刍草植株的高度达到50-60cm,刈割。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次培养或第二次培养的温度为26-30℃,湿度为55-65%,光周期中光照15-17小时,黑暗7-9小时。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次培养的过程中,每2-3天浇一次水,每6-8天施一次复合肥。

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草地贪夜蛾成虫的饲养方法,待上述饲养方法饲养得到的幼虫化蛹、蛹羽化为成虫后,将雌性成虫和雄性成虫配对后置于饲养装置中饲养;优选的,所述饲养装置为成虫饲养装置或保鲜袋;更优选的,单对成虫的饲养空间≥0.003m2。

16、进一步地,所述成虫通过蜂蜜水补充营养和水分。

17、进一步地,所述蜂蜜水中蜂蜜含量为14-16%。

1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饲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初龄-2龄幼虫放于培养容器中,每个培养容器放置1只幼虫,每天向培养容器中放入1-4片大刍草叶段并将培养容器上盖和下底之间的缝隙封住且留有透气口;待长至3龄-4龄时,每天向培养容器中放入2-4片大刍草叶段并保留培养容器上盖和下底之间的缝隙;待长至5龄-6龄时,每天向培养容器中放入2-5片大刍草叶段并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初龄-2龄幼虫放于培养容器中,每个培养容器放置1只幼虫,每天向培养容器中放入1-4片大刍草叶段并将培养容器上盖和下底之间的缝隙封住且留有透气口;待长至3龄-4龄时,每天向培养容器中放入2-4片大刍草叶段并保留培养容器上盖和下底之间的缝隙;待长至5龄-6龄时,每天向培养容器中放入2-5片大刍草叶段并保留培养容器上盖和下底之间的缝隙,直至幼虫化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容器中铺有用水润湿的滤纸;优选的,所述培养容器为培养皿;更优选的,所述培养皿的直径为8-10cm,高为0.8-1.2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龄-2龄幼虫的饲养过程中,每天向培养容器中放入1-2片大刍草叶段;和/或,待长至3龄-4龄时,每天向培养容器中放入2-3片大刍草叶段;和/或,待长至5龄-6龄时,每天向培养容器中放入4-5片大刍草叶段。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的温度为26-30℃,湿度为55-65%,光周期中光照15.5-16.5小时,黑暗7.5-8.5小时;和/或,所述透气口的宽度与上盖与下底之间缝隙的宽度相同,长度为上盖边缘总长度的1/10~3/1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刍草叶段通过对大刍草植株刈割得到大刍草叶片,再对叶片进行剪切得到;优选的,所述大刍草叶段的长度为4-6cm;优选的,所述刈割的部位选自分蘖点下0.8-1.2cm、分蘖点和/或分蘖点上0.8-1.2cm处;更优选的,刈割的部位为分蘖点上1cm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刍草叶片的获得方法包括,将大刍草种子放于装有湿棉花的器皿中,第一次培养;待大刍草种子长出根芽后移栽在培养盆中,第二次培养,直至大刍草植株的高度达到50-60cm,刈割。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培养或第二次培养的温度为26-30℃,湿度为55-65%,光周期中光照15-17小时,黑暗7-9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培养的过程中,每2-3天浇一次水,每6-8天施一次复合肥。

9.一种草地贪夜蛾成虫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待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饲养方法饲养得到的幼虫化蛹、蛹羽化为成虫后,将雌性成虫和雄性成虫配对后置于饲养装置中饲养;优选的,所述饲养装置为成虫饲养装置或保鲜袋;更优选的,单对成虫的饲养空间≥0.003m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草地贪夜蛾成虫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虫通过蜂蜜水补充营养和水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初龄-2龄幼虫放于培养容器中,每个培养容器放置1只幼虫,每天向培养容器中放入1-4片大刍草叶段并将培养容器上盖和下底之间的缝隙封住且留有透气口;待长至3龄-4龄时,每天向培养容器中放入2-4片大刍草叶段并保留培养容器上盖和下底之间的缝隙;待长至5龄-6龄时,每天向培养容器中放入2-5片大刍草叶段并保留培养容器上盖和下底之间的缝隙,直至幼虫化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容器中铺有用水润湿的滤纸;优选的,所述培养容器为培养皿;更优选的,所述培养皿的直径为8-10cm,高为0.8-1.2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龄-2龄幼虫的饲养过程中,每天向培养容器中放入1-2片大刍草叶段;和/或,待长至3龄-4龄时,每天向培养容器中放入2-3片大刍草叶段;和/或,待长至5龄-6龄时,每天向培养容器中放入4-5片大刍草叶段。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的温度为26-30℃,湿度为55-65%,光周期中光照15.5-16.5小时,黑暗7.5-8.5小时;和/或,所述透气口的宽度与上盖与下底之间缝隙的宽度相同,长度为上盖边缘总长度的1/10~3/1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饲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玉勇漆学伟万鹏陈建洪霖程森弟程正新江武杨迎青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