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悬架控制,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电控悬架的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1、在车辆的悬架采用被动减振器时,车辆悬架只能针对硬件来标定一种悬架模式,从而无法实现设置被动减振器的车辆悬架进行多种悬架性能的模式选择;而半主动电控减振器在车辆悬架中的使用,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驾驶模式的选择,使得车辆在不同路面的性能需求可以相互兼顾,极大地提高了车辆悬架舒适性和在操控性上的性能表现。
2、目前,在装配电控悬架系统的车辆上实现多种悬架模式的选择主要通过用户在车辆的悬架模式界面上手动选择来完成,这样,在需要进行悬架模式的切换时,需要驾驶员感知车辆性能并操作悬架模式的控制界面,这种方式既繁琐又会造成驾驶人员的选择困难的问题,降低了车辆悬架模式的切换控制效率,进而弱化了驾乘人员的驾乘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电控悬架的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通过触发针对控制车辆电控悬架的智能模式,根据车辆的行驶参数评估车辆的行驶状态,再结合车辆的工况参数来确定车辆在当前所处的悬架模式下满足的模式切换条件,根据满足的模式切换条件按照对应的模式切换策略进行悬架模式的切换,以切换至符合当前行驶条件的悬架模式,提高了车辆悬架模式的切换控制效率,进而给驾乘人员带来良好的驾乘体验。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电控悬架的模式控制方法,所述车辆被装配有电控悬架;其中,所述电控悬架设置有多种悬架模式,所述模式控制方法包括:
3、响应于车辆电
4、基于所述行驶参数,通过对所述行驶参数的分析和评估,确定车辆在当前行驶控制周期对应的行驶状态;
5、在车辆所处的上一行驶控制周期对应的悬架模式下,判断所述行驶状态和所述工况参数是否满足该悬架模式下对应的模式切换条件;
6、若满足,则控制车辆电控悬架按照满足的所述模式切换条件所对应的模式切换策略进行悬架模式的切换。
7、进一步的,所述模式控制方法还包括:
8、若不满足,控制车辆电控悬架在当前行驶控制周期按照上一行驶控制周期对应的悬架模式继续行驶。
9、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所述行驶参数,通过对所述行驶参数的分析和评估,确定车辆在当前行驶控制周期对应的行驶状态,包括:
10、将所述行驶参数所包括的车身加速度参数进行均值计算,并通过数值范围分析,确定车辆在当前行驶控制周期内的车身状态;
11、将所述行驶参数所包括的车轮垂向加速度参数进行均值计算,通过数值范围分析,确定车辆在当前行驶控制周期内的车轮状态;
12、根据所述车身状态和所述车轮状态,按照预设的状态评估机制,确定车辆在当前行驶控制周期内的行驶状态。
13、进一步的,所述将所述行驶参数所包括的车身加速度参数进行均值计算,并通过数值范围分析,确定车辆在当前行驶控制周期内的车身状态,包括:
14、基于所述车身加速度参数所包括的左前车身加速度、右前车身加速度和后侧车身加速度,通过预设的车身加速度均值公式,确定车辆在当前行驶控制周期对应的车身加速度均值;
15、确定所述车身加速度均值所属的车身状态区间;
16、当所述车身加速度均值所属的车身状态区间为第一车身状态区间时,确定车辆在当前行驶控制周期内的车身状态为衰弱运动状态;
17、当所述车身加速度均值所属的车身状态区间为第二车身状态区间时,确定车辆在当前行驶控制周期内的车身状态为强力运动状态。
18、进一步的,所述将所述行驶参数所包括的车轮垂向加速度参数进行均值计算,通过数值范围分析,确定车辆在当前行驶控制周期内的车轮状态,包括:
19、基于所述车轮垂向加速度参数所包括的左前车轮垂向加速度、右前车轮垂向加速度、左后车轮垂向加速度和右后车轮垂向加速度,通过预设的车轮垂向加速度均值公式,确定车辆在当前行驶控制周期对应的车轮垂向加速度均值;
20、确定所述车轮垂向加速度均值所属的车轮状态区间;
21、当所述车轮垂向加速度均值所属的车轮状态区间为第一车轮状态区间时,确定车辆在当前行驶控制周期内的车轮状态为衰弱运动状态;
22、当所述车轮垂向加速度均值所属的车轮状态区间为第二车轮状态区间时,确定车辆在当前行驶控制周期内的车轮状态为强力运动状态。
23、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车身状态和所述车轮状态,按照预设的状态评估机制,确定车辆在当前行驶控制周期内的行驶状态,包括:
24、当所述车身状态为衰弱运动状态且所述车轮状态为衰弱运动状态时,确定车辆在当前行驶控制周期内的行驶状态为第一行驶状态;
25、当所述车身状态为衰弱运动状态且所述车轮状态为强力运动状态时,确定车辆在当前行驶控制周期内的行驶状态为第二行驶状态;
26、当所述车身状态为强力运动状态且所述车轮状态为衰弱运动状态或强力运动状态时,确定车辆在当前行驶控制周期内的行驶状态为第三行驶状态。
27、进一步的,所述在车辆所处的上一行驶控制周期对应的悬架模式下,判断所述行驶状态和所述工况参数是否满足该悬架模式下对应的模式切换条件,包括:
28、当车辆所处的上一行驶控制周期对应的悬架模式为舒适模式时,判断所述行驶状态和所述工况参数是否满足该悬架模式下对应的第一模式切换条件或第二模式切换条件;
29、当车辆所处的上一行驶控制周期对应的悬架模式为运动模式时,判断所述行驶状态和所述工况参数是否满足该悬架模式下对应的第三模式切换条件;
30、当车辆所处的上一行驶控制周期对应的悬架模式为越野模式时,判断所述行驶状态和所述工况参数是否满足该悬架模式下对应的第四模式切换条件。
31、进一步的,所述工况参数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个:车辆行驶速度、天棚控制触发次数、操稳控制触发次数、稳定系统触发次数和悬架限位触发次数。
3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模式切换条件包括:在所述行驶状态为第一行驶状态或第二行驶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车辆行驶速度大于标定行驶速度且所述天棚控制触发次数小于标定天棚次数,或所述操稳控制触发次数大于标定操稳次数,或所述稳定系统触发次数大于标定稳定次数;
33、所述第二模式切换条件包括:在所述行驶状态为第二行驶状态或第三行驶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车辆行驶速度小于标定行驶速度且所述天棚控制触发次数大于标定天棚次数,或所述悬架限位触发次数大于标定限位次数;
34、所述第三模式切换条件包括:在所述行驶状态为第二行驶状态或第三行驶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车辆行驶速度小于标定行驶速度,或所述天棚控制触发次数大于标定天棚次数;
35、所述第四模式切换条件包括:在所述行驶状态为第一行驶状态或第二行驶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车辆行驶速度小于标定行驶速度且所述天棚控制触发次数大于标定天棚次数,或所述车辆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电控悬架的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被装配有电控悬架;其中,所述电控悬架设置有多种悬架模式,所述模式控制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况参数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个:车辆行驶速度、天棚控制触发次数、操稳控制触发次数、稳定系统触发次数和悬架限位触发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控制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行驶参数,通过对所述行驶参数的分析和评估,确定车辆在当前行驶控制周期对应的行驶状态,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行驶参数所包括的车身加速度参数进行均值计算,并通过数值范围分析,确定车辆在当前行驶控制周期内的车身状态,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行驶参数所包括的车轮垂向加速度参数进行均值计算,通过数值范围分析,确定车辆在当前行驶控制周期内的车轮状态,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身状态和所述车轮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车辆所处的上一行驶控制周期对应的悬架模式下,判断所述行驶状态和所述工况参数是否满足该悬架模式下对应的模式切换条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条件包括:在所述行驶状态为第一行驶状态或第二行驶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车辆行驶速度大于标定行驶速度且所述天棚控制触发次数小于标定天棚次数,或所述操稳控制触发次数大于标定操稳次数,或所述稳定系统触发次数大于标定稳定次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车辆电控悬架按照满足的所述模式切换条件所对应的模式切换策略进行悬架模式的切换,包括:
11.一种车辆电控悬架的模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控制装置包括: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应用上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电控悬架的模式控制方法。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所述总线进行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车辆电控悬架的模式控制方法的步骤。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车辆电控悬架的模式控制方法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电控悬架的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被装配有电控悬架;其中,所述电控悬架设置有多种悬架模式,所述模式控制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况参数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个:车辆行驶速度、天棚控制触发次数、操稳控制触发次数、稳定系统触发次数和悬架限位触发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控制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行驶参数,通过对所述行驶参数的分析和评估,确定车辆在当前行驶控制周期对应的行驶状态,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行驶参数所包括的车身加速度参数进行均值计算,并通过数值范围分析,确定车辆在当前行驶控制周期内的车身状态,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行驶参数所包括的车轮垂向加速度参数进行均值计算,通过数值范围分析,确定车辆在当前行驶控制周期内的车轮状态,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身状态和所述车轮状态,按照预设的状态评估机制,确定车辆在当前行驶控制周期内的行驶状态,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车辆所处的上一行驶控制周期对应的悬架模式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亚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洛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