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变焦镜头和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变焦镜头和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3438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领域,具体为一种变焦镜头和成像装置。所述变焦镜头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聚焦透镜群和正光焦度的变倍透镜群组成;所述变倍透镜群至少包含两个非球面透镜,所述变倍透镜群内至少包含一组胶合透镜;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TTL<60mm;2<ft/fw<4;其中,TTL为所述变焦镜头的光学总长,ft为所述变焦镜头望远状态的焦距,fw为所述变焦镜头广角状态的焦距。通过上述参数及结构的设置,实现变焦镜头小型化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的增加变焦镜头的解像力,增加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领域,具体为一种变焦镜头和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1、变焦镜头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换焦距、从而得到不同宽窄的视场角,不同大小的影像和不同景物范围的照相机镜头。变焦镜头在不改变拍摄距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变动焦距来改变拍摄范围,因此非常有利于画面构图。由于一个变焦镜头可以兼担当起若干个定焦镜头的作用,外出旅游时不仅减少了携带摄影器材的数量,也节省了更换镜头的时间。

2、目前,现有的小型变焦镜头通常为了实现小型化,减少变焦镜头内的透镜数量,或者降低了变焦镜头的解像力,极大的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变焦镜头和成像装置,通过上述参数及结构的设置,实现变焦镜头小型化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的增加变焦镜头的解像力,增加了用户的体验。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变焦镜头,所述变焦镜头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聚焦透镜群和正光焦度的变倍透镜群组成;所述聚焦透镜群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第一聚焦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二聚焦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三聚焦透镜和正光焦度的第四聚焦透镜组成;所述变倍透镜群至少包含两个非球面透镜,所述变倍透镜群内至少包含一组胶合透镜;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ttl<60mm;2<ft/fw<4;其中,ttl为所述变焦镜头的光学总长,ft为所述变焦镜头望远状态的焦距,fw为所述变焦镜头广角状态的焦距。

4、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上述参数及结构的设置,实现变焦镜头小型化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的增加变焦镜头的解像力,增加了用户的体验。

5、优选地,所述变倍透镜群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正光焦度的第一变倍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二变倍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三变倍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四变倍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五变倍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七变倍透镜组成;所述第三变倍透镜和第四变倍透镜胶合。

6、优选地,所述变倍透镜群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正光焦度的第一变倍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二变倍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三变倍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四变倍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五变倍透镜、负光焦度的第六变倍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七变倍透镜组成;所述第二变倍透镜和第三变倍透镜胶合,第五变倍透镜和第六变倍透镜胶合。

7、优选地,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8、0.6<ra22/ra31<1.5;

9、其中,ra22为所述第二聚焦透镜靠近像面侧曲面的曲率半径,ra31为所述第三聚焦透镜靠近物面侧曲面的曲率半径。

10、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二聚焦透镜及第三聚焦透镜曲率半径的限定,减小了变焦镜头在第二聚焦透镜及第三聚焦透镜之间的耗散,同时也增加了变焦镜头在广角状态的解像力。

11、优选地,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12、db7/fw>0.8;

13、其中,db7为所述第七变倍透镜的厚度。

14、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厚度较大第七变倍透镜的设置,减小了变焦镜头的色差及像差,同时极大的减小了变焦镜头的温漂现象,增加了变焦镜头的稳定性。

15、优选地,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16、0.5<rb71/rb72<2;

17、其中,rb71为所述第七变倍透镜靠近物面侧曲面的曲率半径,rb72为所述第七变倍透镜靠近像面侧曲面的曲率半径。

18、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两侧曲率半径差异较小的第七变倍透镜的设置,减小了变焦镜头的色差及像差,增加了变焦镜头的解像力。

19、优选地,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20、1<xg1/fw<3;

21、其中,xg1为所述聚焦透镜群的移动距离。

22、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聚焦透镜群适当的移动范围,在实现变焦镜头小型化的基础上,能够减小变焦镜头的像差和慧差,增加了变焦镜头的解像力。

23、优选地,所述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24、1.5<xg2/fw<2.5;

25、其中,xg2为所述变倍透镜群的移动距离。

26、本技术方案中,过变倍透镜群适当的移动范围,在实现变焦镜头小型化的基础上,还能够增加变焦镜头的变焦范围,增加了变焦镜头的适用范围。

2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还在于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变焦镜头;及成像元件,被配置为接收由所述变焦镜头形成的图像。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变焦镜头和成像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9、1、通过上述参数及结构的设置,实现变焦镜头小型化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的增加变焦镜头的解像力,增加了用户的体验。

30、2、通过第二聚焦透镜及第三聚焦透镜曲率半径的限定,减小了变焦镜头在第二聚焦透镜及第三聚焦透镜之间的耗散,同时也增加了变焦镜头在广角状态的解像力。

31、3、通过厚度较大第七变倍透镜的设置,减小了变焦镜头的色差及像差,同时极大的减小了变焦镜头的温漂现象,增加了变焦镜头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镜头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聚焦透镜群和正光焦度的变倍透镜群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

9.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镜头从物面侧到像面侧依次由负光焦度的聚焦透镜群和正光焦度的变倍透镜群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浩生厉冰川黄羿唐家骏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中润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