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3408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29
本技术属于物料混合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物料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箱组件,所述混合箱组件的中部连接有搅拌刮料组件,所述混合箱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混合箱组件内部的物料进行定量排放并避免排料时粉尘飞散的定量防尘出料组件,所述定量防尘出料组件包括定量出料组件和防尘组件,所述混合箱组件的底板固定连接有定量出料组件,所述定量出料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尘组件,通过混合箱组件盛放物料,启动搅拌刮料组件,通过搅拌刮料组件对混合箱组件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通过定量防尘出料组件将物料定量放出,从而使得无需人工观察出料多少,又通过定量防尘出料组件使得接料时没有粉尘飞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物料混合,尤其涉及一种物料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需要多种物料混合在一起使用,物料混合就需要物料混合装置来进行均匀混合,从而使得混合材料使用时效果更好,传统技术的物料混合装置在使用时物料经常粘黏在混合机内壁上,人工不方便处理,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2、针对于此中国专利cn218553830u提出了一种双螺旋混合机,通过在中央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外端固定连接刮杆,刮杆与混合机内壁接触滑动连接,从而使得在混合机工作过程中不停的对混合机内壁进行刮除,从而使得混合机内壁上不会粘黏物料。

3、上述专利在物料混合完毕进行放料时不能做到定量放料,放料时还须人工观察盛料袋是否接满,太过麻烦,上述专利在接料时由于接料带较大,从而使得会出现粉尘飞散的情况,从而对人体造成损害。

4、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物料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物料混合装置。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物料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箱组件,

4、所述混合箱组件的中部连接有用于对混合箱组件内部物料进行搅拌并对混合箱组件内壁物料进行刮除的搅拌刮料组件;

5、所述混合箱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混合箱组件内部的物料进行定量排放并避免排料时粉尘飞散的定量防尘出料组件;

6、所述定量防尘出料组件包括定量出料组件和防尘组件,所述混合箱组件的底板固定连接有定量出料组件,所述定量出料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尘组件。

7、更进一步的,所述定量出料组件包括支撑块、定量出料槽、出料口、第一电机和定量齿轮,所述混合箱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中部开设有定量出料槽,所述定量出料槽上下两端的支撑块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穿过支撑块和定量出料槽,所述支撑块的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支撑块的右侧壁并固定连接有定量齿轮,所述定量齿轮的左端通过轴承和支撑块的左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定量齿轮的外端与定量出料槽贴合滑动连接,所述定量齿轮的左右侧壁与定量出料槽的左右内壁贴合滑动连接。

8、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尘组件。

9、更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组件包括出料管、挡环、转轴、扭簧、转筒、齿轮、转杆和夹环,所述出料口底部外侧的支撑块底部上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组挡环,所述出料管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组转轴,前面两组转轴外端均固定连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外端均固定连接有转筒,所述转轴互相远离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齿轮,相互靠近的两组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转筒均与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杆,左右相对应的两组转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夹环,两组夹环组合成圆形,当转杆竖直时两组夹环均位于两组挡环之间。

10、更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刮料组件包括搅拌组件和刮料组件,所述混合箱组件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组件,所述混合箱组件上端内部的搅拌组件上固定连接有刮料组件,所述刮料组件的外端与混合箱组件的内侧壁贴合滑动连接。

11、更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一转动支撑板、支撑斜块、第三电机和绞龙,所述混合箱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混合箱组件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支撑板,所述第一转动支撑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斜块,所述两组支撑斜块的斜面互相靠近,所述支撑斜块的斜面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绞龙。

12、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混合箱组件的顶部并通过导电滑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支撑板。

13、更进一步的,两组绞龙长度不同,其中较长一组绞龙下端位于混合箱组件的内部下端。

14、更进一步的,所述刮料组件包括第二转动支撑板、斜刮板和导料斜槽,所述第一转动支撑板的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支撑板,所述第二转动支撑板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斜刮板,所述斜刮板与混合箱组件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斜刮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导料斜槽,所述导料斜槽与混合箱组件的内壁滑动连接。

15、更进一步的,所述导料斜槽的中部开设有锥形槽口。

16、有益效果

17、本技术当需要对混合箱组件内部物料进行出料时,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定量齿轮在支撑块的支撑下转动,定量齿轮在定量出料槽内转动,由于定量齿轮的齿轮外端与定量出料槽的内部贴合滑动连接,从而使得混合箱组件内物料从出料口进入定量齿轮齿缝间时一次只能进入定量的物料,从而实现了对混合箱组件内物料的定量出料,无需人工观察是否灌满,只需控制第一电机转动固定圈数即可,当需要进行接料时,拉动前面一组夹环,夹环带动前面两组转杆往前转动,转杆带动齿轮在转轴的限位支撑下转动,齿轮带动转筒转动,转筒带动扭簧使得扭簧发生形变,前面两组齿轮带动后面两组齿轮往相反方向转动,从而使得后面两组齿轮带动后面两组转杆往后转动,后面两组转杆带动后面一组夹环往后转动,从而实现了两组夹环的打开,此时将盛料袋的袋口包裹住挡环,此时松开夹环,由于扭簧的复原力,扭簧带动转筒转动,转筒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转杆往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转杆带动夹环往靠近出料管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两组夹环将盛料袋开口夹在两组挡环之间,此时物料通过出料口进入出料管中,通过出料管进入盛料袋中,由于盛料袋开口被两组夹环夹在两组挡环之间,从而使得盛料袋开口被完全封堵,从而使得粉尘不会漏出,从而使得不会污染工作环境,更加安全和环保。

18、本技术当物料进入混合箱组件内部时,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端带动第一转动支撑板转动,第一转动支撑板带动通过支撑斜块带动第三电机绕第二电机输出端转动,此时启动第三电机,第三电机输出端带动绞龙转动,从而使得绞龙在绕着第二电机输出端转动的同时自身也转动,从而使得绞龙对混合箱组件内物料进行混合搅动,从而使得物料得到充分搅拌,第一转动支撑板转动时带动第二转动支撑板转动,第二转动支撑板带动两组斜刮板绕第二电机输出端转动,斜刮板转动带动导料斜槽转动,从而使得斜刮板对混合箱组件内壁进行刮除,从而使得放料时混合箱组件内壁上不会出现残留,由于斜刮板中部开设有锥形槽口,从而使得物料能够更加容易排出,从而使得不会残留物料。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料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箱组件(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出料组件(21)包括支撑块(211)、定量出料槽(212)、出料口(213)、第一电机(214)和定量齿轮(215),所述混合箱组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11),所述支撑块(211)的中部开设有定量出料槽(212),所述定量出料槽(212)上下两端的支撑块(211)上开设有出料口(213),所述出料口(213)穿过支撑块(211)和定量出料槽(212),所述支撑块(211)的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14),所述第一电机(214)的输出端穿过支撑块(211)的右侧壁并固定连接有定量齿轮(215),所述定量齿轮(215)的左端通过轴承和支撑块(211)的左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定量齿轮(215)的外端与定量出料槽(212)贴合滑动连接,所述定量齿轮(215)的左右侧壁与定量出料槽(212)的左右内壁贴合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尘组件(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组件(22)包括出料管(221)、挡环(222)、转轴(223)、扭簧(224)、转筒(225)、齿轮(226)、转杆(227)和夹环(228),所述出料口(213)底部外侧的支撑块(211)底部上固定连接有出料管(221),所述出料管(22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组挡环(222),所述出料管(221)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组转轴(223),前面两组转轴(223)外端均固定连接有扭簧(224),所述扭簧(224)的外端均固定连接有转筒(225),所述转轴(223)互相远离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齿轮(226),相互靠近的两组齿轮(226)啮合连接,所述转筒(225)均与齿轮(226)固定连接,所述齿轮(226)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杆(227),左右相对应的两组转杆(227)下端固定连接有夹环(228),两组夹环(228)组合成圆形,当转杆(227)竖直时两组夹环(228)均位于两组挡环(22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刮料组件(3)包括搅拌组件(31)和刮料组件(32),所述混合箱组件(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组件(31),所述混合箱组件(1)上端内部的搅拌组件(31)上固定连接有刮料组件(32),所述刮料组件(32)的外端与混合箱组件(1)的内侧壁贴合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31)包括第二电机(311)、第一转动支撑板(312)、支撑斜块(313)、第三电机(314)和绞龙(315),所述混合箱组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311),所述第二电机(311)的输出端穿过混合箱组件(1)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支撑板(312),所述第一转动支撑板(312)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斜块(313),所述两组支撑斜块(313)的斜面互相靠近,所述支撑斜块(313)的斜面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314),所述第三电机(314)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绞龙(3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311)的输出端穿过混合箱组件(1)的顶部并通过导电滑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支撑板(312)。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物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绞龙(315)长度不同,其中较长一组绞龙(315)下端位于混合箱组件(1)的内部下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组件(32)包括第二转动支撑板(321)、斜刮板(322)和导料斜槽(323),所述第一转动支撑板(312)的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支撑板(321),所述第二转动支撑板(321)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斜刮板(322),所述斜刮板(322)与混合箱组件(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斜刮板(32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导料斜槽(323),所述导料斜槽(323)与混合箱组件(1)的内壁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斜槽(323)的中部开设有锥形槽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箱组件(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出料组件(21)包括支撑块(211)、定量出料槽(212)、出料口(213)、第一电机(214)和定量齿轮(215),所述混合箱组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11),所述支撑块(211)的中部开设有定量出料槽(212),所述定量出料槽(212)上下两端的支撑块(211)上开设有出料口(213),所述出料口(213)穿过支撑块(211)和定量出料槽(212),所述支撑块(211)的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14),所述第一电机(214)的输出端穿过支撑块(211)的右侧壁并固定连接有定量齿轮(215),所述定量齿轮(215)的左端通过轴承和支撑块(211)的左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定量齿轮(215)的外端与定量出料槽(212)贴合滑动连接,所述定量齿轮(215)的左右侧壁与定量出料槽(212)的左右内壁贴合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尘组件(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组件(22)包括出料管(221)、挡环(222)、转轴(223)、扭簧(224)、转筒(225)、齿轮(226)、转杆(227)和夹环(228),所述出料口(213)底部外侧的支撑块(211)底部上固定连接有出料管(221),所述出料管(22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组挡环(222),所述出料管(221)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组转轴(223),前面两组转轴(223)外端均固定连接有扭簧(224),所述扭簧(224)的外端均固定连接有转筒(225),所述转轴(223)互相远离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齿轮(226),相互靠近的两组齿轮(226)啮合连接,所述转筒(225)均与齿轮(226)固定连接,所述齿轮(226)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杆(227),左右相对应的两组转杆(227)下端固定连接有夹环(228),两组夹环(228)组合成圆形,当转杆(227)竖直时两组夹环(22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银木戢运云
申请(专利权)人:优矿塑新材料科技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