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拆的后浇带免支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3134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28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安拆的后浇带免支模装置,其包括上拉杆、底模板、方楞、拉杆套、螺杆、套管,拉杆套设有穿接上拉杆的杆孔,以及与杆孔垂直相通的螺纹孔,上拉杆穿接至少两个拉杆套,且穿接拉杆套后的上拉杆支撑于后浇带两侧拼接楼板的上端面,底模板相抵于后浇带两侧拼接楼板的底面并封闭后浇带下方,底模板下方相抵设有与上拉杆平行的方楞;底模板、方楞均设有穿接螺杆的杆孔,各拉杆套的螺纹孔螺纹连接螺杆一端,且螺杆该端随螺纹锁紧时与拉杆套内的上拉杆抵紧形成锁止,螺杆另一端套接套管,并依次穿接底模板和方楞后锁紧连接螺母,套管一端与拉杆套抵紧,另一端与后浇带底面齐平。上述结构,支模操作较为方便,施工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是一种便于安拆的后浇带免支模装置


技术介绍

1、建筑楼板施工中,为了防止楼板因浇筑收缩或出现不均匀沉降,往往在相邻楼板之间设置后浇带。传统的后浇带支模结构,是采用脚手架支撑,需要耗费大量的支撑管件,不仅安装费时费力,且人力消耗较大,施工效率低。为了解决该问题,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申请公布号cn111535579a,申请公布日2020年8月14日,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用于水平后浇带免支撑吊模工具的施工方法”,其包括非叠合板部位的后浇带施工方法和叠合板部位的施工方法,其主要通过模板、对拉螺杆、预埋件、木枋次梁、方钢主梁及上部方钢吊梁实现后浇带支模,无需使用大量的钢管,避免钢管占用空间,同时大大的减少支模时的人工成本,而且对于支模操作更加的轻松方便。但从其公开的结构可以得知,其主要是采用对拉螺杆将吊梁与下方的模板对拉固定实现支模,对拉螺杆操作时主要繁琐在于螺栓较多,且需要两端操作,人工旋拧操作仍然较为费时费力,且吊梁也需要预设穿孔,一旦吊梁的穿孔与下部的模板穿孔存在较大偏差时,则对拉螺栓难以进行对位安装,影响施工安装的效率。为此,有待对现有的后浇带支模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便于安拆的后浇带免支模装置,使其解决现有同类后浇带支模结构较为复杂,拆装较为繁琐,人工较为费时费力,施工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2、一种便于安拆的后浇带免支模装置,该支模装置包括上拉杆、底模板、方楞,上拉杆位于拼接楼板之间的后浇带上方,底模板、方楞位于后浇带的下方;其结构要点在于所述支模装置还包括拉杆组件,拉杆组件包括拉杆套、螺杆、套管,所述拉杆套设有穿接所述上拉杆的杆孔,以及与杆孔垂直相通的螺纹孔,所述上拉杆穿接至少两个所述拉杆套,且穿接拉杆套后的上拉杆支撑于后浇带两侧拼接楼板的上端面,所述底模板相抵于后浇带两侧拼接楼板的底面并封闭后浇带下方,底模板下方相抵设有与上拉杆平行的方楞;所述底模板、方楞均设有穿接所述螺杆的杆孔,各所述拉杆套的螺纹孔螺纹连接螺杆一端,且螺杆该端随螺纹锁紧时与所述拉杆套内的上拉杆抵紧形成锁止,螺杆另一端套接所述套管,并依次穿接所述底模板和方楞后锁紧连接螺母,所述套管一端与所述拉杆套抵紧,另一端与所述后浇带底面齐平。上述采用拉杆套套接上拉杆的方式替代现有吊梁穿孔连接螺杆的方式,免去了螺杆需要两端旋拧螺母以及吊梁需要预设穿孔对位的操作,操作更为简单,施工效率更高。

3、所述底模板与后浇带两侧拼接楼板的底面之间设有密封条。通过该结构,有利于拼接楼板底面与底模板之间的密封。

4、所述螺杆连接螺母的一端设有径向设置的销孔。通过该结构,销孔内穿接销杆,方便螺杆旋拧操作。

5、所述螺杆连接螺母的一端设有一段多边形杆。通过该结构,同样方便螺杆通过外部工具旋拧操作。

6、所述螺杆所连接的螺母与方楞之间设有垫板。通过该结构,锁紧更为可靠,且不会破会方楞。

7、所述上拉杆为螺纹钢筋。通过该结构,就地取材,操作使用较为方便。

8、所述拉杆套为金属件,所述套管为塑料件。通过该结构,降低耗件成本,塑料件埋设于后浇带中无需取出,后续封堵也较为方便。

9、所述套管的管径不大于所述拉杆套的螺纹孔端的外径尺寸。通过该结构,套管与拉杆套抵紧较为可靠。

10、所述套管为方管或圆管。通过该结构,均能实现对螺杆的浇筑防护,方便螺杆导向和拆卸。

11、所述上拉杆为方杆或圆杆。通过该结构,均能有效支撑与后浇带两侧拼接楼板的上平面,起到有效的悬吊支撑。

12、本技术整体结构较为简单,易于加工制作,拆装使用较为方便、快捷,支模较为可靠、稳定,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适合作为各类建筑施工后浇带的支模结构使用,或同类支模结构的改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拆的后浇带免支模装置,该支模装置包括上拉杆(2)、底模板(6)、方楞(8),上拉杆位于拼接楼板(1)之间的后浇带(101)上方,底模板、方楞位于后浇带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模装置还包括拉杆组件,拉杆组件包括拉杆套(3)、螺杆(7)、套管(4),所述拉杆套设有穿接所述上拉杆的杆孔(301),以及与杆孔垂直相通的螺纹孔(302),所述上拉杆穿接至少两个所述拉杆套,且穿接拉杆套后的上拉杆支撑于后浇带(101)两侧拼接楼板(1)的上端面,所述底模板(6)相抵于后浇带两侧拼接楼板的底面并封闭后浇带下方,底模板下方相抵设有与上拉杆平行的方楞(8);所述底模板、方楞均设有穿接所述螺杆的杆孔,各所述拉杆套的螺纹孔螺纹连接螺杆一端,且螺杆该端随螺纹锁紧时与所述拉杆套内的上拉杆抵紧形成锁止,螺杆另一端套接所述套管,并依次穿接所述底模板和方楞后锁紧连接螺母,所述套管一端与所述拉杆套抵紧,另一端与所述后浇带底面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拆的后浇带免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板(6)与后浇带(101)两侧拼接楼板(1)的底面之间设有密封条(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拆的后浇带免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7)连接螺母(10)的一端设有径向设置的销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拆的后浇带免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7)连接螺母的一端设有一段多边形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拆的后浇带免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7)所连接的螺母(10)与方楞(8)之间设有垫板(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拆的后浇带免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杆(2)为螺纹钢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拆的后浇带免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套(3)为金属件,所述套管(4)为塑料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拆的后浇带免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4)的管径不大于所述拉杆套(3)的螺纹孔(302)端的外径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便于安拆的后浇带免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4)为方管或圆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拆的后浇带免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杆(2)为方杆或圆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拆的后浇带免支模装置,该支模装置包括上拉杆(2)、底模板(6)、方楞(8),上拉杆位于拼接楼板(1)之间的后浇带(101)上方,底模板、方楞位于后浇带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模装置还包括拉杆组件,拉杆组件包括拉杆套(3)、螺杆(7)、套管(4),所述拉杆套设有穿接所述上拉杆的杆孔(301),以及与杆孔垂直相通的螺纹孔(302),所述上拉杆穿接至少两个所述拉杆套,且穿接拉杆套后的上拉杆支撑于后浇带(101)两侧拼接楼板(1)的上端面,所述底模板(6)相抵于后浇带两侧拼接楼板的底面并封闭后浇带下方,底模板下方相抵设有与上拉杆平行的方楞(8);所述底模板、方楞均设有穿接所述螺杆的杆孔,各所述拉杆套的螺纹孔螺纹连接螺杆一端,且螺杆该端随螺纹锁紧时与所述拉杆套内的上拉杆抵紧形成锁止,螺杆另一端套接所述套管,并依次穿接所述底模板和方楞后锁紧连接螺母,所述套管一端与所述拉杆套抵紧,另一端与所述后浇带底面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拆的后浇带免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板(6)与后浇带(101)两侧拼接楼板(1)的底面之间设有密封条(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拂晓林通周永雷蒋斌李正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欣捷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