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仿形滚轮的减震器封口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3058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仿形滚轮的减震器封口工装,涉及减震器加工领域,包括压平机构、贮油筒和侧滚轮,所述贮油筒由外部设备驱动旋转,贮油筒的一侧设置压平机构,通过压平机构上的压平滚轮将贮油筒顶部压平形成封口;贮油筒的另一侧设置侧滚轮,沿侧滚轮的圆周方向设有凸起部,用于接触并抵压封口的外侧壁,以形成倒角;凸起部上设置与倒角轮廓相匹配的仿形锥面。本技术综合设备和产品情况,在贮油筒的一侧增加压平机构,贮油筒另一侧设置侧向滚轮,且侧向滚轮增加特定弧角,使得封口形状改变,增加倒角的情况下,降低减震器封口的质量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减震器加工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仿形滚轮的减震器封口工装


技术介绍

1、如图1、2所示,现有技术采用无仿形角度的封口滚轮(2’)对贮油筒a(1’)进行封口,封口后的产品切片如图3所示,封口切片的形状不佳,边缘锋利为直角,导致封口边缘处在应力作用下有开裂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带有仿形滚轮的减震器封口工装,综合设备和产品情况,通过设计侧向滚轮,为封口增加倒角。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带有仿形滚轮的减震器封口工装,包括压平机构、贮油筒和侧滚轮,所述贮油筒由外部设备驱动旋转,贮油筒的一侧设置压平机构,通过压平机构上的压平滚轮将贮油筒顶部压平形成封口;贮油筒的另一侧设置侧滚轮,沿侧滚轮的圆周方向设有凸起部,用于接触并抵压封口的外侧壁,以形成倒角;凸起部上设置与倒角轮廓相匹配的仿形锥面。

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仿形锥面与凸起部之间通过过渡圆弧a过渡;凸起部上部设置上锥面,上锥面与凸起部之间通过过渡圆弧b过渡。

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锥面与水平面所成角度为38°,仿形锥面与侧平面所成角度为45°。

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渡圆弧a的半径为1mm,过渡圆弧b的半径为1mm。

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7、1、在贮油筒的一侧增加压平机构,贮油筒另一侧设置侧向滚轮,且侧向滚轮增加特定弧角,使得封口形状改变,增加倒角的情况下,降低减震器封口的质量风险;

8、2、上锥面及仿形锥面均通过圆弧与凸起部进行过渡,降低与封口的接触应力,延长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仿形滚轮的减震器封口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平机构(1)、贮油筒(2)和侧滚轮(3),所述贮油筒(2)由外部设备驱动旋转,贮油筒(2)的一侧设置压平机构(1),通过压平机构(1)上的压平滚轮(11)将贮油筒(2)顶部压平形成封口(21);贮油筒(2)的另一侧设置侧滚轮(3),沿侧滚轮(3)的圆周方向设有凸起部(31),用于接触并抵压封口(21)的外侧壁,以形成倒角(22);凸起部(31)上设置与倒角(22)轮廓相匹配的仿形锥面(3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仿形滚轮的减震器封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锥面(311)与凸起部(31)之间通过过渡圆弧A(313)过渡;凸起部(31)上部设置上锥面(312),上锥面(312)与凸起部(31)之间通过过渡圆弧B(314)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仿形滚轮的减震器封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锥面(312)与水平面所成角度为38°,仿形锥面(311)与侧平面所成角度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仿形滚轮的减震器封口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圆弧A(313)的半径为1mm,过渡圆弧B(314)的半径为1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仿形滚轮的减震器封口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平机构(1)、贮油筒(2)和侧滚轮(3),所述贮油筒(2)由外部设备驱动旋转,贮油筒(2)的一侧设置压平机构(1),通过压平机构(1)上的压平滚轮(11)将贮油筒(2)顶部压平形成封口(21);贮油筒(2)的另一侧设置侧滚轮(3),沿侧滚轮(3)的圆周方向设有凸起部(31),用于接触并抵压封口(21)的外侧壁,以形成倒角(22);凸起部(31)上设置与倒角(22)轮廓相匹配的仿形锥面(3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仿形滚轮的减震器封口工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云练森标温浩彭德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向马瑞利减震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