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自启动电路以及芯片制造技术_技高网

自启动电路以及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304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路供电单元领域,尤其涉及自启动电路及芯片,该自启动电路包括输入电压电源端、输出电压电源端、供电模块、反馈模块以及供电控制模块;输入电压电源端通过供电模块连接至输出电压电源端,供电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电压电源端的电能,以向输出电压电源端供电;供电模块与供电控制模块连接,供电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供电模块的供电状态;输出电压电源端通过反馈模块连接至供电控制模块,反馈模块用于向供电控制模块反馈输出电压电源端的电压状态。该电路实现了对输出电压电源端的自启动供电,提高了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供电单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启动电路以及芯片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发展,芯片被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多,人们对芯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且芯片在整个运行系统中的作用也在提升。芯片的正常工作依赖于稳定的工作电压,芯片中各单元的工作电压由供电电路提供,供电电路是现代电子产品和芯片中必不可少的电路单元。

2、相关技术中,传统的供电电路由外部电源供电,即外部电源与待供电单元在硬件上相对独立,在一个示例中,外部电源与待供电单元实现为具有供电连接关系,但相互独立的芯片。

3、然而,在应用相关技术的情况下,当外部电源电压出现波动时,供电电路提供给待供电单元的供电电压则容易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影响待供电单元的工作,造成运行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甚至会损坏芯片,给运行系统带来不可恢复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了自启动电路以及芯片,提高了运行系统的供电稳定性。该技术方案如下:

2、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启动电路,该自启动电路包括输入电压电源端、输出电压电源端、供电模块、反馈模块以及供电控制模块;

3、输入电压电源端通过供电模块连接至输出电压电源端,供电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电压电源端的电能,以向输出电压电源端供电;

4、供电模块与供电控制模块连接,供电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供电模块的供电状态;

5、输出电压电源端通过反馈模块连接至供电控制模块,反馈模块用于向供电控制模块反馈输出电压电源端的电压状态。

6、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供电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支路以及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具有第一节点,第二支路具有第二节点以及第一电容;

7、当第一节点的电压达到第一预设电压,且第二节点的电压为0时,输入电压电源端向第一电容充电,以提升第二节点的电压;

8、当第二节点的电压达到第二预设电压,且第一节点的电压达到第一预设电压时,供电模块向输出电压电源端供电,以第一电流强度提升输出电压电源端的电压。

9、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供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五电阻、第三稳压管以及第四稳压管;

10、输入电压电源端依次通过第五电阻、第三稳压管以及第四稳压管接地,形成供电控制模块的第一支路,第五电阻与第三稳压管之间形成第一节点;

11、第三稳压管与第四稳压管串联,为第一节点提供电压以及稳定第一电容的电压。

12、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供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第六电阻、第三mos管、第九电阻以及第一二极管;

13、输入电压电源端依次通过第六电阻、第三mos管以及第九电阻连接至第一电容,形成供电控制模块的第二支路,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电容连接,形成第二节点,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三稳压管和第四稳压管的连接点连接;

14、第六电阻与第三mos管的第一端连接,保护第三mos管;

15、第三mos管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九电阻,所述第九电阻用于限制或调解所述第二支路通过的电流大小;

16、第三mos管的第三端连接至第一节点,当第一节点的电压达到第一预设电压时,第三mos管导通;

17、第一预设电压为第三mos管的导通电压。

18、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供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五mos管以及第八电阻;

19、供电模块连接至第五mos管的第一端;

20、第五mos管的第二端通过第八电阻接地,第八电阻用于限制电流;

21、第五mos管的第三端连接至第二节点,当第二节点的电压达到第二预设电压时,第五mos管导通,且流过第五mos管的最大电流被第八电阻限制;输入电压电源端通过供电模块、第五mos管以及第八电阻到地形成回路,以使供电模块以第一电流强度提供电流;

22、第二预设电压为第五mos管的导通电压。

23、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供电模块包括第二稳压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以及第二mos管;

24、输入电压电源端通过第三电阻连接至第二mos管的第一端,且第二mos管的第一端与第五mos管的第一端连接;

25、第二稳压管与第三电阻并联,第二稳压管以及第三电阻提供第二mos管的偏置电压;

26、输入电压电源端通过第四电阻连接至第二mos管的第二端,第四电阻用于控制流过第二mos管的电流大小,即第一电流强度;

27、第二mos管的第三端连接至输出电压电源端;

28、当第五mos管导通时,输入电压电源端通过第二稳压管、第五mos管以及第八电阻到地形成回路,同时第二稳压管为第二mos管提供偏置电压第二mos管导通,进而供电模块向输出电压电源端以第一电流强度供电。

29、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反馈模块具有使能信号输入端,使能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使能信号;

30、当供电模块以第一电流强度提升输出电压电源端的电压,直至电压电源端的电压达到第三预设电压时,使能信号由低电平转为高电平控制反馈模块启动,反馈模块向供电控制模块反馈由初始的低电平信号转为高电平信号,以使供电模块以第二电流强度和第一电流强度之和提升输出电压电源端的电压,第二电流强度大于第一电流强度。

31、当输出电压电源端的电压达到第四预设电压时,反馈模块向供电控制模块反馈低电平信号,以使第一电容放电,供电模块停止向电压电源端供电,所述第四电压为输出电源电压端的峰值电压。

32、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供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第四mos管以及第七电阻;

33、输入电压电源端通过供电模块、第四mos管以及第七电阻接地;

34、供电模块连接至第四mos管的第一端,第四mos管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七电阻,第七电阻用于限制电流;

35、当第四mos管导通时,输入电压电源端通过供电模块、第四mos管以及第七电阻到地形成回路,以使供电模块以第二电流强度和第一电流强度之和提供电流。

36、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供电模块还包括第一稳压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第一mos管;

37、输入电压电源端通过第一电阻连接至第一mos管的第一端,且第一mos管的第一端与第四mos管的第一端连接;

38、第一稳压管与第一电阻并联,当第一mos管工作时,第一稳压管以及第一电阻提供第一mos管的偏置电压;

39、输入电压电源端通过第二电阻连接至第一mos管的第二端,第二电阻用于控制流过第一mos管的电流大小,即第二电流强度;

40、第一mos管的第三端连接至输出电压电源端;

41、当第四mos管导通时,输入电压电源端通过第四mos管以及第七电阻到地形成回路,同时第一稳压管为第一mos管提供偏置电压,第一mos管导通,进而使供电模块以第二电流强度和第一电流强度之和提升输出电压电源端的电压。

42、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电阻的阻值小于第四电阻的阻值,且第二电阻与第四电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启动电路包括输入电压电源端、输出电压电源端、供电模块、反馈模块以及供电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支路以及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具有第一节点,所述第二支路具有第二节点以及第一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五电阻、第三稳压管以及第四稳压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第六电阻、第三MOS管、第九电阻以及第一二极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五MOS管以及第八电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第二稳压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以及第二MOS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模块具有使能信号输入端,使能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使能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第四MOS管以及第七电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第一稳压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第一MOS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小于所述第四电阻的阻值,且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的阻值基于所述第一电流强度以及所述第二电流强度确定。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反馈模块中包括比较电路、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三节点以及参考电压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第六MOS管、第七MOS管以及第十二电阻;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电路实现为比较器;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启动电路还包括储能电容和第二二极管;所述输出电压电源端与所述储能电容连接,以使所述输出电压电源端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所述供电模块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连接至所述输出电压电源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用于限制电流流向。

15.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所述的自启动电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启动电路包括输入电压电源端、输出电压电源端、供电模块、反馈模块以及供电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支路以及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具有第一节点,所述第二支路具有第二节点以及第一电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五电阻、第三稳压管以及第四稳压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第六电阻、第三mos管、第九电阻以及第一二极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五mos管以及第八电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第二稳压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以及第二mos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模块具有使能信号输入端,使能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使能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启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控制模块还包括第四mos管以及第七电阻;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敏李成龙王叶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力生美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