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脱水装置及固体废物脱水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脱水装置及固体废物脱水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2982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脱水装置及固体废物脱水方法,脱水装置包括:罐体,罐体具有脱水腔;料筒,设置在脱水腔内,料筒具有顺次连通的过滤段、加热段和热解段,过滤段上设置有进料口,热解段上设置有排料口;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料筒内,转轴的侧壁上设置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由进料口延伸至排料口,以将物料由进料口运送至排料口;其中,过滤段具有过滤结构,过滤结构用于过滤物料中的液体,加热段能够加热通过过滤段的物料,热解段能够热解经过加热段的物料内的有机物。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脱水方法成本较高且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物处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脱水装置及固体废物脱水方法


技术介绍

1、在人们生活和进行生产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固体废物,如含油污泥或煤泥等。此类固体废物的含水率极高,一般可高达80%至95%,高含水量的固体废物不利于运输以及后续处理,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这导致此类废物的处理处置成本高、难度大,严重制约着脱水处理行业及工业企业的发展。

2、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机械脱水法或烘干法降低物料的含水率。机械脱水法具有操作简单、处理难度较低和便于工业化应用等优点,然而该技术一般在脱水前需要添加石灰等絮凝物以提高固体废物的脱水性能,造成成本上升,此外机械脱水后的泥饼的含水率一般为75%~80%,仍容易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烘干法利用热能将污泥中的水分烘干,这种技术可使污泥的含水率从90%降到5%~15%,具有较好的脱水效果,但是对能量的消耗较大,并且经过烘干的污泥中仍可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细菌或病原微生物等,如不能有效处理而进入自然环境中,会造成水体和大气的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脱水装置及固体废物脱水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脱水方法成本较高且效果较差的问题。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脱水装置,脱水装置包括:罐体,罐体具有脱水腔;料筒,设置在脱水腔内,料筒具有顺次连通的过滤段、加热段和热解段,过滤段上设置有进料口,热解段上设置有排料口;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料筒内,转轴的侧壁上设置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由进料口延伸至排料口,以将物料由进料口运送至排料口;其中,过滤段具有过滤结构,过滤结构用于过滤物料中的液体,加热段能够加热通过过滤段的物料,热解段能够热解经过加热段的物料内的有机物。

3、进一步地,脱水装置还包括:进料组件,进料组件设置在罐体的侧壁上,进料组件与进料口连通;集水组件,集水组件包括相互连通的集水槽和储水箱,集水槽穿设在罐体的侧壁上,且对应过滤段设置,集水槽用于收集过滤段的滤液,并将滤液导入储水箱;其中,进料组件与集水槽均与罐体的侧壁密封配合,以使脱水腔保持密封。

4、进一步地,加热段与过滤段之间,加热段与热解段之间均设置有封堵结构,封堵结构具有封堵状态和打开状态,当封堵结构处于封堵状态时,封堵结构能够封堵加热段,当加热段加热物料时,封堵结构能够切换至封堵状态,以防止加热段内的气体向过滤段和热解段内逸散。

5、进一步地,脱水装置还包括导水管,导水管的一端与加热段连通,导水管的另一端与集水槽连通。

6、进一步地,过滤结构包括过滤孔,过滤孔设置有多个,多个过滤孔均匀设置在过滤段的侧壁上,转轴与过滤段的侧壁之间还设置有挤压结构,以对过滤段内的物料加压。

7、进一步地,位于过滤段内的转轴的外径由进料口向排料口的方向逐渐增大,和/或,过滤段的内径由进料口向排料口的方向逐渐减小。

8、进一步地,过滤孔的直径在0.425-0.15mm之间。

9、进一步地,加热段的最高加热温度在150-300℃之间。

10、进一步地,热解段的最高加热温度在300-900℃之间。

11、进一步地,排料口设置在料筒远离进料口一侧的端部,脱水装置还包括:挡盘,挡盘可移动地设置在罐体内,且对应排料口设置,以调整挡盘与排料口之间的距离。

12、进一步地,脱水装置还包括液体回收组件,液体回收组件包括:热交换装置,热交换装置与储水箱连通,热交换装置能够利用储水箱内的滤液加热待过滤的物料;废液箱,废液箱设置在热交换装置远离储水箱的一端,废液箱用于回收经过热交换的滤液。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固体废物脱水方法,固体废物脱水方法使用上述的脱水装置对固体废物进行脱水,固体废物脱水方法包括:步骤一:将物料导入至脱水装置的过滤段,对物料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物料送入至加热段;步骤二:通过加热段对经过过滤的物料进行加热;步骤三:将加热后的物料送入脱水装置的热解段,并对物料进行热解。

14、进一步地,固体废物脱水方法还包括:步骤四:通过脱水装置的热交换装置对未进入脱水装置的物料进行预热。

15、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进料口进入料筒后能够在转轴的带动下顺次通过过滤段、加热段和热解段后通过排料口排出,物料在通过过滤段时可以通过过滤段的过滤结构对物料中的水分进行机械过滤,经过一次机械过滤的物料进入加热段内进行加热,以继续蒸发物料中的水分,降低物料的含水率,经过一次机械过滤和一次加热蒸发的物料通入热解段内后进行热解,以热解固体废料中的有机物、细菌或者病原微生物等成分,进而实现对固体废料的净化,使固体废料满足排废的需求,降低经过处理的固体废料对环境的影响。在本申请中,物料通过在加热段之前经过了一次机械过滤,已经初步降低了物料的含水率,能够降低加热段的能量需求和处理时间,降低了能量损耗与后续的处理成本。并且,对有机物等进行热解的能量需求更高,本申请中通过设置转轴与螺旋叶片实现了一次上料,使物料能够连续经过各道处理工序,物料经过加热段进入热解段后,已经上升至一定的温度,如此能够进一步地降低热解段的能量需求与整体脱水装置的能量损耗,降低处理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装置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段(22)与所述过滤段(21)之间,所述加热段(22)与所述热解段(23)之间均设置有封堵结构,所述封堵结构具有封堵状态和打开状态,当所述封堵结构处于所述封堵状态时,所述封堵结构能够封堵所述加热段(22),当所述加热段(22)加热物料时,所述封堵结构能够切换至所述封堵状态,以防止所述加热段(22)内的气体向所述过滤段(21)和所述热解段(23)内逸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装置还包括导水管(24),所述导水管(24)的一端与所述加热段(22)连通,所述导水管(24)的另一端与所述集水槽(5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过滤孔,所述过滤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过滤孔均匀设置在所述过滤段(21)的侧壁上,所述转轴(30)与所述过滤段(21)的侧壁之间还设置有挤压结构,以对所述过滤段(21)内的物料加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孔的直径在0.425-0.15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段(22)的最高加热温度在150-30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段(23)的最高加热温度在300-90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口设置在所述料筒(20)远离所述进料口一侧的端部,所述脱水装置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装置还包括液体回收组件,所述液体回收组件包括:

12.一种固体废物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废物脱水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脱水装置对固体废物进行脱水,所述固体废物脱水方法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固体废物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装置为权利要求11所述的脱水装置,所述固体废物脱水方法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装置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段(22)与所述过滤段(21)之间,所述加热段(22)与所述热解段(23)之间均设置有封堵结构,所述封堵结构具有封堵状态和打开状态,当所述封堵结构处于所述封堵状态时,所述封堵结构能够封堵所述加热段(22),当所述加热段(22)加热物料时,所述封堵结构能够切换至所述封堵状态,以防止所述加热段(22)内的气体向所述过滤段(21)和所述热解段(23)内逸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装置还包括导水管(24),所述导水管(24)的一端与所述加热段(22)连通,所述导水管(24)的另一端与所述集水槽(5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过滤孔,所述过滤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过滤孔均匀设置在所述过滤段(21)的侧壁上,所述转轴(30)与所述过滤段(21)的侧壁之间还设置有挤压结构,以对所述过滤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联航宁永安李飞郭爱军刘大军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