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型PSC薄膜光伏组件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新型PSC薄膜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2794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PSC薄膜光伏组件,可为建筑体带来顶部或侧立面的光伏能源采集,其中可为温室建筑体提供建筑体顶部的全方位覆盖采集功能,且具备光感位移的基本结构,结构内容可实现光伏板的多角度旋转以及线性移动,保证效率的最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psc薄膜光伏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psc薄膜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结合现有科技技术在薄膜光伏应用方向实施了诸多运用。

2、例如:cn219678379u,一种由薄膜光伏瓦片搭建的光伏屋顶,本技术涉及光伏板
,且公开了一种由薄膜光伏瓦片搭建的光伏屋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固定块,两组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该种由薄膜光伏瓦片搭建的光伏屋顶,对转动板的角度进行改变时,首先,启动伺服电机,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使得螺纹杆表面螺纹连接的第三滑块进行垂直移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接块和连接杆进行垂直移动,该结构的设置,有效避免了光伏板角度不能根据日照进行偏移的问题,可以达到实时调整光伏板角度的效果,同时,提高了光伏板的光照面积,提高了光电转化率,也可以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也提高了光伏板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光伏组件固定方式单一,全铺设屋顶直接导致屋顶的密封性与隔热性,一定时间后易出现建筑损伤问题,且维修不便,例如:cn219248686u,新型农业光伏大棚,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新型农业光伏大棚,包括以设定倾角配置在房体的顶部的光伏组件,光伏组件的倾角为15-40度,光伏组件包括间隔布置在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之间的、可透光的薄膜光伏,薄膜光伏被构造成条状,薄膜光伏在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之间等间距地布置,各薄膜光伏彼此平行地布置,并使形成在光伏组件上的透光区的面积与薄膜光伏发电区的面积等同,外层玻璃的表面涂覆超疏水纳米涂层,超疏水纳米涂层的水接触角大于150度。利用透光区和薄膜光伏发电区具有等同的面积,保证了作物生长对阳光的需求,利用超疏水纳米涂层可以使水珠灰尘不易粘附在外层玻璃的表面,从而可以保持光伏组件整体的透光性,避免了光伏组件因透光率降低而导致作物产量降低。该技术构思以及实施无其他问题,只是大棚的采光率及光能转换并无具体描述,且该技术所述结构施工简单,但不利于维护保养,维修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psc薄膜光伏组件,可为建筑体带来顶部或侧立面的光伏能源采集,其中可为温室建筑体提供建筑体顶部的全方位覆盖采集功能,且具备光感位移的基本结构,结构内容可实现光伏板的多角度旋转以及线性移动,保证效率的最大化。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新型psc薄膜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均与第一驱动装置相连接。

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psc薄膜光伏组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桥接支架、左支撑箱体、右支撑箱体、底部固定箱体、快拆面板、丝杠螺块组、轴座支架a、l型腰孔支架a、z型支架a、l型腰孔支架b、z型支架b、对锁a、电机支架a、柱簧a、电机a、联轴器、丝杠轴a、轴座支架b、对锁b、柱簧b、销轴a、销轴b、连杆a、丝杠螺块a、销轴c、连杆b、丝杠螺块b、销轴d、连杆c、销轴e、连杆d、销轴f、轴座支架c,其中左支撑箱体、右支撑箱体均与桥接支架固定连接,快拆面板、丝杠螺块组、轴座支架a、l型腰孔支架a、z型支架a、l型腰孔支架b、z型支架b均与底部固定箱体固定连接,对锁a通过电机支架a与l型腰孔支架a连接,电机支架a与电机a固定连接,电机a与l型腰孔支架a连接,z型支架a通过柱簧a与电机支架a固定连接,电机a通过联轴器与丝杠轴a固定连接,丝杠轴a与轴座支架b转动连接,轴座支架b通过对锁b与l型腰孔支架b连接,轴座支架b通过柱簧b与z型支架b固定连接,销轴a、销轴b均与轴座支架a转动连接,销轴a与连杆a固定连接,销轴b与连杆b固定连接,丝杠螺块a与销轴c固定连接,丝杠螺块b与销轴d固定连接,销轴c与连杆a、连杆d转动连接,丝杠螺块a、丝杠螺块b均与丝杠轴a啮合连接,销轴d与连杆b、连杆c转动连接,连杆c与销轴e固定连接,连杆d与销轴f固定连接,销轴e、销轴f均与轴座支架c转动连接,轴座支架c与桥接支架固定连接。

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psc薄膜光伏组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轴a、连杆轴a、带轴卡盘、支撑架、弧形齿条、电机b、轴b、齿轮a、薄膜光伏固定支架、薄膜光伏组、u型支架a、齿条、齿轮b、轴c、电机c、齿条滑动支架a、齿条滑动支架b、u型支架b,其中连杆轴a、带轴卡盘均与轴a转动连接,带轴卡盘、弧形齿条、薄膜光伏固定支架、u型支架b均与支撑架转动连接,电机b与连杆轴a固定连接,电机b其输出端与轴b固定连接,轴b与齿轮a固定连接,齿轮a与弧形齿条啮合连接,薄膜光伏固定支架与薄膜光伏组固定连接,薄膜光伏固定支架与u型支架a固定连接,u型支架a与齿条转动连接,齿条与齿轮b啮合连接,齿轮b与轴c固定连接,轴c与电机c其输出端固定连接,齿条与齿条滑动支架a、齿条滑动支架b连接,电机c与齿条滑动支架a固定连接,齿条滑动支架a与齿条滑动支架b固定连接,齿条滑动支架a、齿条滑动支架b均与u型支架b转动连接。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psc薄膜光伏组件,所述第三驱动装置所含部件均与第二驱动装置相同,其装配方式、顺序均与第二驱动装置相同,其运行顺序、实现功能均与第二驱动装置相同。

7、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psc薄膜光伏组件的有益效果为:

8、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psc薄膜光伏组件,其有益效果为:1、可为建筑体带来顶部或侧立面的光伏能源采集;2、其中可为温室建筑体提供建筑体顶部的全方位覆盖采集功能,且具备光感位移的基本结构,结构内容可实现光伏板的多角度旋转以及线性移动,保证效率的最大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PSC薄膜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装置(1)、第二驱动装置(2)、第三驱动装置(3),第二驱动装置(2)、第三驱动装置(3)均与第一驱动装置(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PSC薄膜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包括桥接支架(101)、左支撑箱体(102)、右支撑箱体(103)、底部固定箱体(104)、快拆面板(105)、丝杠螺块组(106)、轴座支架A(107)、L型腰孔支架A(108)、Z型支架A(109)、L型腰孔支架B(110)、Z型支架B(111)、对锁A(112)、电机支架A(113)、柱簧A(114)、电机A(115)、联轴器(116)、丝杠轴A(117)、轴座支架B(118)、对锁B(119)、柱簧B(120)、销轴A(121)、销轴B(122)、连杆A(123)、丝杠螺块A(124)、销轴C(125)、连杆B(126)、丝杠螺块B(127)、销轴D(128)、连杆C(129)、销轴E(130)、连杆D(131)、销轴F(132)、轴座支架C(133),其中左支撑箱体(102)、右支撑箱体(103)均与桥接支架(101)固定连接,快拆面板(105)、丝杠螺块组(106)、轴座支架A(107)、L型腰孔支架A(108)、Z型支架A(109)、L型腰孔支架B(110)、Z型支架B(111)均与底部固定箱体(104)固定连接,对锁A(112)通过电机支架A(113)与L型腰孔支架A(108)连接,电机支架A(113)与电机A(115)固定连接,电机A(115)与L型腰孔支架A(108)连接,Z型支架A(109)通过柱簧A(114)与电机支架A(113)固定连接,电机A(115)通过联轴器(116)与丝杠轴A(117)固定连接,丝杠轴A(117)与轴座支架B(118)转动连接,轴座支架B(118)通过对锁B(119)与L型腰孔支架B(110)连接,轴座支架B(118)通过柱簧B(120)与Z型支架B(111)固定连接,销轴A(121)、销轴B(122)均与轴座支架A(107)转动连接,销轴A(121)与连杆A(123)固定连接,销轴B(122)与连杆B(126)固定连接,丝杠螺块A(124)与销轴C(125)固定连接,丝杠螺块B(127)与销轴D(128)固定连接,销轴C(125)与连杆A(123)、连杆D(131)转动连接,丝杠螺块A(124)、丝杠螺块B(127)均与丝杠轴A(117)啮合连接,销轴D(128)与连杆B(126)、连杆C(129)转动连接,连杆C(129)与销轴E(130)固定连接,连杆D(131)与销轴F(132)固定连接,销轴E(130)、销轴F(132)均与轴座支架C(133)转动连接,轴座支架C(133)与桥接支架(10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PSC薄膜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包括轴A(201)、连杆轴A(202)、带轴卡盘(203)、支撑架(204)、弧形齿条(205)、电机B(206)、轴B(207)、齿轮A(208)、薄膜光伏固定支架(209)、薄膜光伏组(210)、U型支架A(211)、齿条(212)、齿轮B(213)、轴C(214)、电机C(215)、齿条滑动支架A(216)、齿条滑动支架B(217)、U型支架B(218),其中连杆轴A(202)、带轴卡盘(203)均与轴A(201)转动连接,带轴卡盘(203)、弧形齿条(205)、薄膜光伏固定支架(209)、U型支架B(218)均与支撑架(204)转动连接,电机B(206)与连杆轴A(202)固定连接,电机B(206)其输出端与轴B(207)固定连接,轴B(207)与齿轮A(208)固定连接,齿轮A(208)与弧形齿条(205)啮合连接,薄膜光伏固定支架(209)与薄膜光伏组(210)固定连接,薄膜光伏固定支架(209)与U型支架A(211)固定连接,U型支架A(211)与齿条(212)转动连接,齿条(212)与齿轮B(213)啮合连接,齿轮B(213)与轴C(214)固定连接,轴C(214)与电机C(215)其输出端固定连接,齿条(212)与齿条滑动支架A(216)、齿条滑动支架B(217)连接,电机C(215)与齿条滑动支架A(216)固定连接,齿条滑动支架A(216)与齿条滑动支架B(217)固定连接,齿条滑动支架A(216)、齿条滑动支架B(217)均与U型支架B(218)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PSC薄膜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3)所含部件均与第二驱动装置(2)相同,其装配方式、顺序均与第二驱动装置(2)相同,其运行顺序、实现功能均与第二驱动装置(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psc薄膜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装置(1)、第二驱动装置(2)、第三驱动装置(3),第二驱动装置(2)、第三驱动装置(3)均与第一驱动装置(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psc薄膜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包括桥接支架(101)、左支撑箱体(102)、右支撑箱体(103)、底部固定箱体(104)、快拆面板(105)、丝杠螺块组(106)、轴座支架a(107)、l型腰孔支架a(108)、z型支架a(109)、l型腰孔支架b(110)、z型支架b(111)、对锁a(112)、电机支架a(113)、柱簧a(114)、电机a(115)、联轴器(116)、丝杠轴a(117)、轴座支架b(118)、对锁b(119)、柱簧b(120)、销轴a(121)、销轴b(122)、连杆a(123)、丝杠螺块a(124)、销轴c(125)、连杆b(126)、丝杠螺块b(127)、销轴d(128)、连杆c(129)、销轴e(130)、连杆d(131)、销轴f(132)、轴座支架c(133),其中左支撑箱体(102)、右支撑箱体(103)均与桥接支架(101)固定连接,快拆面板(105)、丝杠螺块组(106)、轴座支架a(107)、l型腰孔支架a(108)、z型支架a(109)、l型腰孔支架b(110)、z型支架b(111)均与底部固定箱体(104)固定连接,对锁a(112)通过电机支架a(113)与l型腰孔支架a(108)连接,电机支架a(113)与电机a(115)固定连接,电机a(115)与l型腰孔支架a(108)连接,z型支架a(109)通过柱簧a(114)与电机支架a(113)固定连接,电机a(115)通过联轴器(116)与丝杠轴a(117)固定连接,丝杠轴a(117)与轴座支架b(118)转动连接,轴座支架b(118)通过对锁b(119)与l型腰孔支架b(110)连接,轴座支架b(118)通过柱簧b(120)与z型支架b(111)固定连接,销轴a(121)、销轴b(122)均与轴座支架a(107)转动连接,销轴a(121)与连杆a(123)固定连接,销轴b(122)与连杆b(126)固定连接,丝杠螺块a(124)与销轴c(125)固定连接,丝杠螺块b(127)与销轴d(128)固定连接,销轴c(125)与连杆a(1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子淇陈蕾何艳婷徐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