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2639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24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壁前侧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外壁前侧左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支撑板的外壁前侧左右端均设置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本技术中,转杆带动转板转动,固定杆做圆周运动,其垂直方向运动转化为带动支撑杆上下运动,带动患者上肢上下移动,改变主动齿轮位置,使之啮合不同的从动齿轮,改变转杆的转动速度,改变支撑杆上下移动的速率,适用于不同恢复期的患者,并且通过第一粘贴与第二粘贴配合,以此卡紧训练者的手臂,避免训练者手臂脱落,使训练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工具,尤其涉及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


技术介绍

1、乳腺手术后经常会发生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上肢水肿、肩关节运动幅度受限以及运动后迅速疲惫等情况,为促进患者上肢的恢复,在术后患者需进行上肢恢复训练。

2、现有的上肢恢复训练通常为患者通过辅助装置进行上肢反复抬起运动,然而不同患者上肢恢复程度不同,所适应的上肢抬起速度也不同,当辅助装置速度过快时,就会出现患者伤口破裂的情况,并且现有的辅助装置通常为患者将上肢搭在其表面,在患者上肢乏力疲惫时,就会出现患者上肢从辅助装置上脱落的情况,为患者的训练带来了不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解决了当辅助装置速度过快时,就会出现患者伤口破裂和患者上肢从辅助装置上脱落的情况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壁前侧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外壁前侧左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支撑板的外壁前侧左右端均设置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外壁前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部设置有空槽,所述固定杆的前端贯穿空槽,所述转杆的外壁后端贯穿支撑板并等距固定连接有两个从动齿轮,所述支撑板的外壁后侧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固定盒与支撑台的外壁均等距设置有多个孔洞,所述孔洞的内部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左端依次螺纹连接固定盒与支撑台。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支撑杆的外壁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绳,两个所述连接绳的末端均固定连接有卡环,所述卡环的外壁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二粘贴,所述卡环的内部设置有卡带,所述卡带的末端固定连接在卡环的内壁,所述卡带的外壁右侧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一粘贴。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支撑板的外壁前侧固定连接有开关。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固定杆的前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支撑杆的内壁上下端均设置有凹槽。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挂钩。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卡环的内壁设置有橡胶垫。

15、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本技术中,通过滑块、转轴、固定杆、支撑杆、凹槽、空槽、转板、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第一马达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于辅助装置抬起速率的改变,适应于不同恢复时期的患者。

17、2、本技术中,通过连接绳、卡带、第一粘贴、卡环、橡胶垫和第二粘贴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于患者上肢的固定,避免了患者上肢从辅助设备上脱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外壁前侧转动连接有转杆(12),所述转杆(1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转板(11),所述转板(11)的外壁前侧左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杆(7),所述支撑板(1)的外壁前侧左右端均设置有滑槽(3),两个所述滑槽(3)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5),两个所述滑块(5)的外壁前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的内部设置有空槽(10),所述固定杆(7)的前端贯穿空槽(10),所述转杆(12)的外壁后端贯穿支撑板(1)并等距固定连接有两个从动齿轮(19),所述支撑板(1)的外壁后侧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盒(14),所述固定盒(14)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台(17),所述支撑台(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马达(18),所述第一马达(1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3),所述固定盒(14)与支撑台(17)的外壁均等距设置有多个孔洞(16),所述孔洞(16)的内部设置有螺栓(15),所述螺栓(15)的左端依次螺纹连接固定盒(14)与支撑台(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8)的外壁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绳(4),两个所述连接绳(4)的末端均固定连接有卡环(22),所述卡环(22)的外壁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二粘贴(24),所述卡环(22)的内部设置有卡带(20),所述卡带(20)的末端固定连接在卡环(22)的内壁,所述卡带(20)的外壁右侧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一粘贴(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外壁前侧固定连接有开关(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7)的前端转动连接有转轴(6),所述支撑杆(8)的内壁上下端均设置有凹槽(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挂钩(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13)与从动齿轮(19)啮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22)的内壁设置有橡胶垫(2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外壁前侧转动连接有转杆(12),所述转杆(1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转板(11),所述转板(11)的外壁前侧左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杆(7),所述支撑板(1)的外壁前侧左右端均设置有滑槽(3),两个所述滑槽(3)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5),两个所述滑块(5)的外壁前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的内部设置有空槽(10),所述固定杆(7)的前端贯穿空槽(10),所述转杆(12)的外壁后端贯穿支撑板(1)并等距固定连接有两个从动齿轮(19),所述支撑板(1)的外壁后侧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盒(14),所述固定盒(14)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台(17),所述支撑台(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马达(18),所述第一马达(1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3),所述固定盒(14)与支撑台(17)的外壁均等距设置有多个孔洞(16),所述孔洞(16)的内部设置有螺栓(15),所述螺栓(15)的左端依次螺纹连接固定盒(14)与支撑台(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腺术后上肢水肿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莉李永翠马琼周晓琼赵春燕陈立敏李娅李菊林张志华黑春燕包琼娥杨文娴谢海燕师洁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