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桩堆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2234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22
本申请涉及一种钢管桩堆放结构,其包括与钢管桩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靠近钢管桩处设有伸入钢管桩内的夹持块,夹持块靠近钢管桩内壁的一侧与钢管桩触接,钢管桩间留有间隙,连接件靠近间隙处设有伸入间隙内的限位件,限位件沿钢管桩长度方向设置,限位件包括若干支撑块,限位件设有用于驱动支撑块向钢管桩移动的驱动件,限位件伸入间隙时,驱动件驱动支撑块与钢管桩外壁抵紧。利用连接件对运输过程中的若干钢管桩进行限位固定,减轻钢管桩沿自身周向移动,进而使得钢管桩运输过程中更加安全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钢管桩堆放辅助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管桩堆放结构


技术介绍

1、钢管桩是适用于码头港口建设中的基础,其直径范围一般在400-2000mm之间,且其长度较长,整体呈现出细长的圆柱状。因此,钢管桩在运输和施工时不仅需占用大量的场地,还需稳固的堆放结构。

2、钢管桩运输存放的过程中,因其特殊的规格和材质堆放层数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3-6层;此外,钢管桩堆放好后容易出现滚动的现象,且钢管桩两端容易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造成桩端、桩体损坏或弯曲的情况,因此,在对钢管桩进行运输堆放时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相关技术可参考公告号为cn21452577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管桩堆放结构,属于钢栈桥施工
其包括连接件以及从上到下多层堆叠放置的钢管桩,连接件包括连接部和固定于连接部上的限位部,限位部位于钢管桩内,每个钢管桩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部。

3、针对上述相关技术,虽然安装有防止钢管桩滚动的底座和限位于钢管桩间的连接件,但依然存在钢管桩运输存放过程中发生轴向移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在输送过程中进一步加强钢管桩堆放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钢管桩堆放结构。

2、本申请提供一种钢管桩堆放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钢管桩堆放结构,包括与钢管桩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靠近钢管桩处设有伸入钢管桩内的夹持块,夹持块靠近钢管桩内壁的一侧与钢管桩触接,钢管桩间留有间隙,连接件靠近间隙处设有伸入间隙内的限位件,限位件沿钢管桩长度方向设置,限位件包括若干支撑块,限位件设有用于驱动支撑块向钢管桩移动的驱动件,限位件伸入间隙时,驱动件驱动支撑块与钢管桩外壁抵紧。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管桩置于运输车内堆放好后,安装连接件稳固相邻钢管桩;首先夹持块伸入钢管桩内与钢管桩内壁进行抵接,同时限位件伸入相邻钢管桩的间隙内,随后利用驱动件驱动支撑块抵紧钢管桩,对钢管桩进行夹紧固定。通过利用连接件对运输过程中的若干钢管桩进行限位固定,减轻钢管桩沿自身周向移动,进而使得钢管桩运输过程中更加安全高效。

5、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与支撑块滑动连接的驱动块,驱动块开设有容纳腔,支撑块贯穿驱动块内外,容纳腔内设有与驱动块滑动连接的移动块,移动块靠近支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锥形块,移动块靠近支撑块时,锥形块将支撑块向移动块外推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件伸入钢管桩间的间隙后,向容纳腔内注入压力,移动块向钢管桩延伸方向移动,待移动块靠近支撑块时,锥形块给予支撑块压力,促使支撑块向垂直于钢管桩长度方向移动,直至支撑块与钢管桩外壁抵紧,进一步加强钢管桩运输和堆放过程中的稳固性。

7、可选的,所述驱动块设有单向阀,单向阀用于将容纳腔内的压力向远离支撑块的方向排出。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需将连接件从钢管桩上进行脱离时,开启单向阀,便于容纳腔内的压力外排,促使移动块与支撑块相互脱离,支撑块恢复至原来的位置,利于连接件的拆装。

9、可选的,所述夹持块与钢管桩接触的一面设有若干单向轮,若干单向轮沿钢管桩长度方向均匀布设,夹持块内开设有用于容纳单向轮的容纳槽,容纳槽内设有升降板,单向轮安装于升降板上,夹持块开设有与容纳槽相通的通孔,升降板固定连接的穿过通孔的螺杆,通孔内壁开设有与螺杆外壁啮合的螺纹。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管桩堆放好后,安装连接件的过程中,利用单向轮的设置,夹持块在伸入钢管桩内时,可减轻夹持块与钢管桩内壁的摩擦力,便于连接件的安装;待需连接件脱离钢管桩时,利用手轮旋拧螺杆,可实现升降板的往复移动,进而实现单向轮伸出和伸入容纳槽,便于连接件的拆装。

11、可选的,所述支撑块与钢管桩接触面设有摩擦垫。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摩擦垫的设置,有助于增大支撑块和夹持块对钢管柱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大钢管桩沿长度方向移动的阻力,加强钢管桩的稳定性。

13、可选的,所述驱动块靠近支撑块处开设有若干用于支撑块移动的支撑槽,支撑块远离支撑槽的端部设有与支撑块固定连接的阻块,阻块用于支撑块保持于支撑槽内。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槽的设置,利于支撑块往复移动;阻块可保障支撑块始终不脱离支撑槽。

15、可选的,所述移动块周向设有密封垫。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向容纳腔内注压后,密封垫的设置,有助于保持容纳腔内密封结构,保障连接件的使用效果。

1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8、1.钢管桩置于运输车内堆放好后,安装连接件稳固相邻钢管桩;首先夹持块伸入钢管桩内与钢管桩内壁进行抵接,同时限位件伸入相邻钢管桩的间隙内,随后利用驱动件驱动支撑块抵紧钢管桩,对钢管桩进行夹紧固定。通过利用连接件对运输过程中的若干钢管桩进行限位固定,减轻钢管桩沿自身周向移动,进而使得钢管桩运输过程中更加安全高效;

19、2.限位件伸入钢管桩间的间隙后,向容纳腔内注入压力,移动块向钢管桩延伸方向移动,待移动块靠近支撑块时,锥形块给予支撑块压力,促使支撑块向垂直于钢管桩长度方向移动,直至支撑块与钢管桩外壁抵紧,进一步加强钢管桩运输和堆放过程中的稳固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桩堆放结构,包括与钢管桩(100)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靠近钢管桩(100)处设有伸入钢管桩(100)内的夹持块(11),夹持块(11)靠近钢管桩(100)内壁的一侧与钢管桩(100)触接,钢管桩(100)间留有间隙,连接件(1)靠近间隙处设有伸入间隙内的限位件(2),限位件(2)沿钢管桩(100)长度方向设置,限位件(2)包括若干支撑块(23),限位件(2)设有用于驱动支撑块(23)向钢管桩(100)移动的驱动件,限位件(2)伸入间隙时,驱动件驱动支撑块(23)与钢管桩(100)外壁抵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桩堆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与支撑块(23)滑动连接的驱动块(21),驱动块(21)开设有容纳腔(22),支撑块(23)贯穿驱动块(21)内外,容纳腔(22)内设有与驱动块(21)滑动连接的移动块(24),移动块(24)靠近支撑块(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锥形块(241),移动块(24)靠近支撑块(23)时,锥形块(241)将支撑块(23)向移动块(24)外推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桩堆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21)设有单向阀(212),单向阀(212)用于将容纳腔(22)内的压力向远离支撑块(23)的方向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桩堆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块(11)与钢管桩(100)接触的一面设有若干单向轮(111),若干单向轮(111)沿钢管桩(100)长度方向均匀布设,夹持块(11)内开设有用于容纳单向轮(111)的容纳槽,容纳槽内设有升降板(112),单向轮(111)安装于升降板(112)上,夹持块(11)开设有与容纳槽相通的通孔,升降板(112)固定连接有穿过通孔的螺杆(113),通孔内壁开设有与螺杆(113)外壁啮合的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管桩堆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13)远离升降板(112)的一端设有用于旋拧螺杆(113)的手轮(1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桩堆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3)和夹持块(11)靠近钢管桩(100)处设有摩擦垫(23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桩堆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24)周向设有密封垫(24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桩堆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21)靠近支撑块(23)处开设有若干用于支撑块(23)移动的支撑槽,支撑块(23)远离支撑槽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阻块(231),阻块(231)用于将支撑块(23)保持于支撑槽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桩堆放结构,包括与钢管桩(100)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靠近钢管桩(100)处设有伸入钢管桩(100)内的夹持块(11),夹持块(11)靠近钢管桩(100)内壁的一侧与钢管桩(100)触接,钢管桩(100)间留有间隙,连接件(1)靠近间隙处设有伸入间隙内的限位件(2),限位件(2)沿钢管桩(100)长度方向设置,限位件(2)包括若干支撑块(23),限位件(2)设有用于驱动支撑块(23)向钢管桩(100)移动的驱动件,限位件(2)伸入间隙时,驱动件驱动支撑块(23)与钢管桩(100)外壁抵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桩堆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与支撑块(23)滑动连接的驱动块(21),驱动块(21)开设有容纳腔(22),支撑块(23)贯穿驱动块(21)内外,容纳腔(22)内设有与驱动块(21)滑动连接的移动块(24),移动块(24)靠近支撑块(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锥形块(241),移动块(24)靠近支撑块(23)时,锥形块(241)将支撑块(23)向移动块(24)外推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桩堆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21)设有单向阀(212),单向阀(212)用于将容纳腔(22)内的压力向远离支撑块(23)的方向排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李洋江兴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通涵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