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容器气体耐压试验的逐级增压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用于容器气体耐压试验的逐级增压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1762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1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容器气体耐压试验的逐级增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容器气体耐压试验逐级增压的每级目标压力、每级的保压时间及耐压试验压力的上偏差量;每级充注压力达到设定的目标压力后,根据设定的保压时间进行保压;每级增压达到保压时间后进行压降判断,若符合压降要求,则进入下一级增压过程,直至逐级增压完成;每级增压过程包括:偏移区间、稳定区间、I区增压区间、II区增压修正区间和III区正偏离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可实现无人值守,自动逐级增压充注;通过比对、校对、微分算法,精准达到目标压力数值;减少人员操作,保证逐级增压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耐压试验,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容器气体耐压试验的逐级增压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逐级增压装置是一种工业辅助设备,广泛应用于压力容器的耐压试验,涉及制冷、石油、化工、机械、冶金、轻工、航空等行业。压力容器耐压试验和泄露试验规定,试验时应先缓慢升至规定试验压力的10%,保压5分钟,并且对所有焊接接头和连接部分初次检查;确认无泄露后,再继续升压至规定试验压力的50%;如无异常现象,其后按规定试验压力的10%逐级增压,直到试验压力,保压10分钟;然后降至设计压力,保压足够时间进行检查,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

2、针对此种要求,目前各大容器制造厂家采用的常规耐压试验方法为:在容器进气管上三通上增加压力表。但在充注过程中,压力表测定的为高压管道压力,无法直接反应被测容器内部真实压力。且需要通过反复的开关阀门,使得截止阀后端的压力表与容器内压力平衡时,再进行压力表观察,直至满足当前充注压力要求。容器耐压试验要求,共有7级增压要求。

3、由于充注过程中,往往在逐级增压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4、1、充注过程中,充注管道压力远远大于容器内腔压力,充注管上的机械压力表不能直接反应容器内实际压力,影响人员对容器内腔压力的判断。

5、2、充注过程中,由于容器整体在水中试压,压力表不能直接安装在容器上,所以不能直接反应容器内腔压力,为达到目标压力,需反复的开关阀门,以达到预期要求的压力值。

6、3、人员现场开关高压阀门,存在安全风险。

7、4、通过人工判断,偏差数值较大,精确性不高。

8、因此,即使各厂家按照规定实现了逐级增压过程,往往需要耗时耗力,同时准确率较低。

9、具体缺点见下方描述:

10、1、进气管的机械压力表,只能反应高压进气管道压力,不能直接反应容器内实际压力,需要人工反复开关阀门,平衡后观察压力;

11、2、每级的设定,需要通过反复开关阀门,通过经验估算剩余时间,准确率较低;

12、3、在充注过程中,管道、容器处于高压状态,人员进行阀门操作,存在安全风险;

13、4、通过手动开关阀门,不能准确的控制容器内压力;

14、5、由于压力表精度较低,通常偏差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容器气体耐压试验的逐级增压方法及装置,解决手动反复开关阀门耗时耗力且准确率较低以及存在安全风险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用于容器气体耐压试验的逐级增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设置容器气体耐压试验逐级增压的每级目标压力、每级的保压时间及耐压试验压力的上偏差量△p;每级充注压力达到设定的目标压力后,根据设定的保压时间进行保压;每级增压达到保压时间后进行压降判断,若符合压降要求,则进入下一级增压过程,直至逐级增压完成;

5、每级增压过程包括:偏移区间、稳定区间、i区增压区间、ii区增压修正区间和iii区正偏离区间;

6、偏移区间:向待测容器充注气体t偏时长,延时特定时间后采集待测容器压力p1;

7、稳定区间:向待测容器充注气体t稳时长,延时特定时间后采集待测容器压力p2,计算出稳定区间速率

8、i区增压区间:计算i区增压时间p5为该级增压的目标压力;向待测容器充注气体ti时长,延时特定时间后采集待测容器压力p3,计算出i区速率

9、ii区增压修正区间:计算ⅱ区增压时间向待测容器充注气体tii时长,延时特定时间后采集待测容器压力p4,计算出ii区间速率

10、iii区正偏离区间:计算单次修正时间向待测容器充注气体tⅲ时长,延时特定时间后采集待测容器压力,判断是否达到设定的目标压力p5;若是,则保压开始;若否,则继续向待测容器充注气体tⅲ时长,延时特定时间后采集待测容器压力,继续判断是否达到设定的目标压力p5。

11、进一步的,设置容器气体耐压试验逐级增压的每级目标压力具体为:

12、设置容器气体耐压试验压力p耐,将试验压力分为7阶段逐级增压;7级阶段目标压力,分别为所设置的耐压试验压力p耐的10%、50%、60%、70%、80%、90%和100%。

13、进一步的,采集待测容器压力p1、p2、p3和p4后,均判断是否达到设定的目标压力;若是,则直接保压开始。

14、进一步的,符合压降要求时,记录该级增压过程的保压起始数值和结束数值,以及保压时间和压力曲线;

15、不符合压降要求时,自动终止并报警,同时记录已保压时间。

16、进一步的,逐级增压完成后,提示耐压试验合格。

17、一种逐级增压装置,该装置包括供气管、供气电磁阀、采集罐、压力变送器、出气管和plc控制柜;

18、供气管和出气管的一端均与采集罐相连,出气管的另一端与待测容器相连;

19、压力变送器设于采集罐,用于采集采集罐的压力,压力变送器与plc控制柜相连;

20、供气电磁阀设于供气管,供气电磁阀与plc控制柜相连,由plc控制柜控制供气电磁阀导通与截止;当供气电磁阀导通,则为向待测容器充注气体;当供气电磁阀截止,压力变送器采集采集罐的压力,即为采集待测容器压力;

21、plc控制柜采用上述的用于容器气体耐压试验的逐级增压方法。

22、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出气电磁阀,出气电磁阀设于出气管,出气电磁阀与plc控制柜相连。

23、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排气管,排气管与出气管相连,排气管上还依次设有排气端截止阀、排气电磁阀和消音器。

24、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连通管和供气端截止阀,连通管连接供气管和出气管,供气端截止阀设于连通管。

25、进一步的,采集罐设有安全阀。

2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27、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可实现无人值守,自动逐级增压充注。

28、1、通过plc控制柜配合电磁阀、压力传感器、安全阀,进行逐级增压全自动增压控制,可以实现无人值守,提高效率。

29、2、通过比对、校对、微分算法,精准达到目标压力数值;通过plc逻辑算法自动控制,可以提高每一级定压的精确性、保压时间的可靠性和记录的准确性。

30、3、通过逐级增压装置控制,减少人员操作,保证逐级增压过程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容器气体耐压试验的逐级增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容器气体耐压试验的逐级增压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容器气体耐压试验逐级增压的每级目标压力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容器气体耐压试验的逐级增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待测容器压力P1、P2、P3和P4后,均判断是否达到设定的目标压力;若是,则直接保压开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容器气体耐压试验的逐级增压方法,其特征在于,符合压降要求时,记录该级增压过程的保压起始数值和结束数值,以及保压时间和压力曲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容器气体耐压试验的逐级增压方法,其特征在于,逐级增压完成后,提示耐压试验合格。

6.一种逐级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供气管、供气电磁阀、采集罐、压力变送器、出气管和PLC控制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逐级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出气电磁阀,出气电磁阀设于出气管,出气电磁阀与PLC控制柜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逐级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排气管,排气管与出气管相连,排气管上还依次设有排气端截止阀、排气电磁阀和消音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逐级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连通管和供气端截止阀,连通管连接供气管和出气管,供气端截止阀设于连通管。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逐级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采集罐设有安全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容器气体耐压试验的逐级增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容器气体耐压试验的逐级增压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容器气体耐压试验逐级增压的每级目标压力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容器气体耐压试验的逐级增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待测容器压力p1、p2、p3和p4后,均判断是否达到设定的目标压力;若是,则直接保压开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容器气体耐压试验的逐级增压方法,其特征在于,符合压降要求时,记录该级增压过程的保压起始数值和结束数值,以及保压时间和压力曲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容器气体耐压试验的逐级增压方法,其特征在于,逐级增压完成后,提示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赟周裕龙吴柏春廖飞范风波曹小明刘志生
申请(专利权)人:麦克维尔空调制冷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