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清雪全地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712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1 20:4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清雪全地形车,包括车体框架、为全地形车提供动力的动力总成、2个雪橇组件或轮胎组件、2个履带组件、前功能装置、车盖罩壳组件,车体框架包括底盘架、位于底盘架上方的用于安装前车盖的前车架、设置在底盘架上的位于前车架下方的中间连接架,底盘架前端设置有前悬挂,动力总成设置在底盘架上,前功能装置可更换地挂接在前悬挂上,前功能装置包括可切换的扫雪组件和吹雪组件。本申请的全地形车解决了全地形车无法清理积雪、在雪地行驶困难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全地形车,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清雪全地形车


技术介绍

1、全地形车能够适用于多种地形,被广泛应用于野外探险、科考、搜救、侦查等领域。现有的全地形车主要还是以通行为主,通过简单的二轮履带式和轮胎搭配的结构来适用于一些不复杂的地形。但是在极端的地形中,比如积雪较多的寒冷区域,全地形车无法进行通行,会拖延科考等工作进度,若用于雪地救援,则会错过救援最佳时期,造成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一般全地形车在雪地里行驶还需要配备铲雪车或者手推的扫雪机,没有将功能性装置和全地形车整合在一起,工作效率差,清理积雪效果不佳。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不足,本申请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清雪全地形车,解决了全地形车无法清理积雪、在雪地行驶困难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新型清雪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4、车体框架,所述车体框架包括底盘架、位于所述底盘架上方的用于安装所述前车盖的前车架、设置在底盘架上的位于所述前车架下方的中间连接架,所述底盘架前端设置有前悬挂;

5、为所述全地形车提供动力的动力总成,所述动力总成设置在所述底盘架上;

6、2个分别可摆动设置在所述底盘架前部两侧的轮胎组件;

7、2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底盘架两侧的履带组件;

8、车盖罩壳组件;

9、可更换地挂接在所述前悬挂上的清雪装置,所述清雪装置包括可切换的扫雪组件和吹雪组件,所述扫雪组件包括扫雪罩壳、设置在所述扫雪罩壳一侧的具有输出轴的扫雪旋转装置、设置在所述扫雪罩壳内的毛刷辊、径向设置在所述毛刷辊外周侧的多根扫雪毛刷,所述毛刷辊与所述扫雪旋转装置输出轴连接,所述扫雪罩壳面对所述车体框架一侧设置有2个第一固定支板;所述吹雪组件包括吹雪罩壳、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吹雪罩壳上的绞龙辊、固定设置在所述绞龙辊上的绞龙叶片、插设在所述吹雪罩壳上的固定筒、设置在所述固定筒面对所述前车架一侧的盖板、设置在所述吹雪罩壳上的具有输出轴的吹雪旋转装置、具有输入端的减速器、穿过所述盖板的吹雪转轴、多个设置在所述吹雪转轴外周侧的吹雪叶片、插设在所述吹雪罩壳上侧的吹雪筒,所述吹雪罩壳面对所述前车架一侧对称设置有2个第二固定支板,所述吹雪筒与所述固定筒连通,所述吹雪转轴一端与所述吹雪旋转装置输出轴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减速器输入端连接,所述绞龙辊穿设在所述减速器上。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轮胎组件包括轮胎本体、同轴设置在所述轮胎本体上的制动盘、同轴设置在所述制动盘背离所述轮胎本体一侧的摇臂羊角、设置在所述摇臂羊角上端的上摇臂组件、设置在所述摇臂羊角下端的下摇臂组件、设置在所述摇臂羊角中部的转向杆、可拆卸设置在所述上摇臂组件上的减震器,所述上摇臂组件与所述中间连接架中部可拆卸连接,所述下摇臂组件与所述底盘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减震器上端与所述中间连接架上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向杆与所述转动支座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摇臂组件包括插设在所述摇臂羊角上端的上轴、第一上臂、第二上臂、设置在所述第一上臂背离所述摇臂羊角一端的第一上连接套、设置在所述第二上臂背离所述摇臂羊角一端的第二上连接套、上套筒,所述第一上臂靠近所述摇臂羊角一端和第二上臂靠近所述摇臂羊角一端连接构成u形结构,所述上套筒插设在所述u形结构靠近所述摇臂羊角一端,所述上轴上端外周侧倾斜设置有斜轴,所述斜轴插设在所述上套筒内,所述下摇臂组件包括下套筒、倾斜设置在所述下套筒外周侧的第一下臂和第二下臂、设置在所述第一下臂背离所述摇臂羊角一端的第一下连接套,设置在所述第二下臂背离所述摇臂羊角一端的第二下连接套,所述第一下臂和第二下臂构成树杈结构,所述下套筒与所述摇臂羊角可拆卸连接。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车盖罩壳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前车架上的前车盖、设置在所述前车盖后端的仪表台、设置在所述仪表台上的挡风罩、插设在所述仪表台上的换挡罩壳、设置在所述换挡罩壳后端的车座,所述换挡罩壳上端设置有换挡手柄,所述仪表台上可转动插设置有方向杆,所述方向杆上端设置有操纵龙头,其下端设置有转动支座。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动力总成包括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底盘架上的具有输出端的发动机、设置在所述发动机上的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变速箱、传动轴、设置在所述传动轴后端的万向节、具有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的差速器、第一后桥半轴、第二后桥半轴、第一刹车盘、第二刹车盘,所述发动机上连通有排气管,所述发动机输出端与所述变速箱输入端连接,所述变速箱输出端与所述传动轴前端连接,所述万向节与所述差速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后桥半轴一端与所述差速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刹车盘连接,所述第二后桥半轴与所述差速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刹车盘连接,所述第一刹车盘与其中1个所述驱动轮连接,所述第二刹车盘与另1个所述驱动轮连接。

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履带组件包括履带、设置在所述履带内侧的轮体支撑架、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轮体支撑架下部的多个承重轮、并排设置的驱动轮和导向轮、设置在所述轮体支撑架上端的托轮,所述导向轮可调节设置在所述轮体支撑架上端,所述驱动轮和导向轮分别位于所述轮体支撑架的两侧,所述第一刹车盘与其中1个所述驱动轮连接,所述第二刹车盘与另1个所述驱动轮连接。

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盘架前部设置有救援牵引装置,所述救援牵引装置包括牵引座、设置在所述牵引座上的具有输出轴的牵引电机、绕设在所述牵引电机输出轴上的救援绳索、挂钩,所述救援绳索的固定端与所述牵引电机输出轴连接,其自由端与所述挂钩连接。

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车盖两侧分别设置有1个倒置u形结构的导流罩。

1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间连接架上部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前车盖的上三角支架,所述上三角支架下端设置有多个排障齿。

1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间连接架下部设置有下三角支架,所述下三角支架上端设置有多个用于保护所述救援牵引装置的排障齿。

1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扫雪旋转装置和吹雪旋转装置均采用液压马达,所述底盘架后部可拆卸设置有液压油箱,所述液压马达通过油管与所述液压油箱连通。

19、与传统的技术方案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20、1)扫雪旋转装置带动毛刷辊旋转,毛刷辊上的毛刷随其旋转来清理积雪,清理效率高,适用于积雪较厚的情形,吹雪组件将积雪吸入后吹出,适用于积雪较少的情形,根据不同的情形选择扫雪组件或吹雪组件,清雪效率高,对雪地的适应性好。

21、2)履带组件中的托轮支撑履带,防止履带过度下垂,减少履带的振跳现象,承重轮支撑整车重量,行驶更为稳定,整车能够快速排除障碍,适用于复杂的丛林地形,行驶过程中支撑性好,整车稳定性更好。

22、3)传统的地形车在丛林中自陷危险时,需要驾驶人员操作自带的救援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清雪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清雪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组件包括轮胎本体、同轴设置在所述轮胎本体上的制动盘、同轴设置在所述制动盘背离所述轮胎本体一侧的摇臂羊角、设置在所述摇臂羊角上端的上摇臂组件、设置在所述摇臂羊角下端的下摇臂组件、设置在所述摇臂羊角中部的转向杆、可拆卸设置在所述上摇臂组件上的减震器,所述上摇臂组件与所述中间连接架中部可拆卸连接,所述下摇臂组件与所述底盘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减震器上端与所述中间连接架上部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摇臂组件包括插设在所述摇臂羊角上端的上轴、第一上臂、第二上臂、设置在所述第一上臂背离所述摇臂羊角一端的第一上连接套、设置在所述第二上臂背离所述摇臂羊角一端的第二上连接套、上套筒,所述第一上臂靠近所述摇臂羊角一端和第二上臂靠近所述摇臂羊角一端连接构成U形结构,所述上套筒插设在所述U形结构靠近所述摇臂羊角一端,所述上轴上端外周侧倾斜设置有斜轴,所述斜轴插设在所述上套筒内,所述下摇臂组件包括下套筒、倾斜设置在所述下套筒外周侧的第一下臂和第二下臂、设置在所述第一下臂背离所述摇臂羊角一端的第一下连接套,设置在所述第二下臂背离所述摇臂羊角一端的第二下连接套,所述第一下臂和第二下臂构成树杈结构,所述下套筒与所述摇臂羊角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清雪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盖罩壳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前车架上的前车盖、设置在所述前车盖后端的仪表台、设置在所述仪表台上的挡风罩、插设在所述仪表台上的换挡罩壳、设置在所述换挡罩壳后端的车座,所述换挡罩壳上端设置有换挡手柄,所述仪表台上可转动插设置有方向杆,所述方向杆上端设置有操纵龙头,其下端设置有转动支座;所述转向杆与所述转动支座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清雪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包括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底盘架上的具有输出端的发动机、设置在所述发动机上的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变速箱、传动轴、设置在所述传动轴后端的万向节、具有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的差速器、第一后桥半轴、第二后桥半轴、第一刹车盘、第二刹车盘,所述发动机上连通有排气管,所述发动机输出端与所述变速箱输入端连接,所述变速箱输出端与所述传动轴前端连接,所述万向节与所述差速器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后桥半轴一端与所述差速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刹车盘连接,所述第二后桥半轴与所述差速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刹车盘连接,所述第一刹车盘与其中1个所述轮胎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刹车盘与另1个所述轮胎组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清雪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组件包括履带、设置在所述履带内侧的轮体支撑架、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轮体支撑架下部的多个承重轮、并排设置的驱动轮和导向轮、设置在所述轮体支撑架上端的托轮,所述导向轮可调节设置在所述轮体支撑架上端,所述驱动轮和导向轮分别位于所述轮体支撑架的两侧,所述第一刹车盘与其中1个所述驱动轮连接,所述第二刹车盘与另1个所述驱动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清雪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架前部设置有救援牵引装置,所述救援牵引装置包括牵引座、设置在所述牵引座上的具有输出轴的牵引电机、绕设在所述牵引电机输出轴上的救援绳索、挂钩,所述救援绳索的固定端与所述牵引电机输出轴连接,其自由端与所述挂钩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清雪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盖两侧分别设置有1个倒置U形结构的导流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清雪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架上部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前车盖的上三角支架,所述上三角支架下端设置有多个排障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清雪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架下部设置有下三角支架,所述下三角支架上端设置有多个用于保护所述救援牵引装置的排障齿。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清雪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雪旋转装置和吹雪旋转装置均采用液压马达,所述底盘架后部可拆卸设置有液压油箱,所述液压马达通过油管与所述液压油箱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清雪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清雪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组件包括轮胎本体、同轴设置在所述轮胎本体上的制动盘、同轴设置在所述制动盘背离所述轮胎本体一侧的摇臂羊角、设置在所述摇臂羊角上端的上摇臂组件、设置在所述摇臂羊角下端的下摇臂组件、设置在所述摇臂羊角中部的转向杆、可拆卸设置在所述上摇臂组件上的减震器,所述上摇臂组件与所述中间连接架中部可拆卸连接,所述下摇臂组件与所述底盘架可拆卸连接,所述减震器上端与所述中间连接架上部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摇臂组件包括插设在所述摇臂羊角上端的上轴、第一上臂、第二上臂、设置在所述第一上臂背离所述摇臂羊角一端的第一上连接套、设置在所述第二上臂背离所述摇臂羊角一端的第二上连接套、上套筒,所述第一上臂靠近所述摇臂羊角一端和第二上臂靠近所述摇臂羊角一端连接构成u形结构,所述上套筒插设在所述u形结构靠近所述摇臂羊角一端,所述上轴上端外周侧倾斜设置有斜轴,所述斜轴插设在所述上套筒内,所述下摇臂组件包括下套筒、倾斜设置在所述下套筒外周侧的第一下臂和第二下臂、设置在所述第一下臂背离所述摇臂羊角一端的第一下连接套,设置在所述第二下臂背离所述摇臂羊角一端的第二下连接套,所述第一下臂和第二下臂构成树杈结构,所述下套筒与所述摇臂羊角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清雪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盖罩壳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前车架上的前车盖、设置在所述前车盖后端的仪表台、设置在所述仪表台上的挡风罩、插设在所述仪表台上的换挡罩壳、设置在所述换挡罩壳后端的车座,所述换挡罩壳上端设置有换挡手柄,所述仪表台上可转动插设置有方向杆,所述方向杆上端设置有操纵龙头,其下端设置有转动支座;所述转向杆与所述转动支座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清雪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包括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底盘架上的具有输出端的发动机、设置在所述发动机上的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变速箱、传动轴、设置在所述传动轴后端的万向节、具有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同江赫哲远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