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流装置及具有该均流装置的均流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1680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44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均流装置及具有该均流装置的均流系统。均流装置包括:安装装置、均流板、第一均流机构和第二均流机构;其中,安装装置用于设置于风道内;均流板设置于安装装置,并且,均流板上开设有多个开孔;第一均流机构设置于安装装置且与均流板相邻设置;第二均流机构设置于安装装置且与第一均流机构远离均流板的一侧相邻设置;均流板远离第一均流机构的一面为迎风面。本技术中,气流经过均流板、第一均流机构和第二均流机构后,不仅能够对气流进行导向,并能对气流进行均匀分配,使得气流均匀分布,还能降低气流的风速,当该均流装置应用于旁通式空气净化站时,能够有效确保行车安全,降低气流对行车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均流装置及具有该均流装置的均流系统


技术介绍

1、公路隧道是一个半封闭空间,通风条件并不好,汽车在行驶时在隧道内散发出的有害气体(烟煤、co、so2等)较难排至外界,当聚集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和行车安全。为了减少有害气体,需要对隧道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因此,在隧道内设置空气净化站,是目前解决隧道内污染空气排放的最有效治理措施。

2、经空气净化站净化后的空气在送入主隧道时,由于风机出风口动压过高(通常大于800pa),从风机出风口至主隧道的通风风道长度不足以消耗气流的动能,这样进入主隧道的高速气流会影响行车安全。并且,一般情况下,净化站配置两台并联风机,一台运行,一台备用。不论哪台风机运行,高速气流总是集中出现在运行风机所处的流道,这种高速气流直接进入主隧道,会产生行车隐患。而备用风机所处流道对应的隧道送风口的风速则很低,这样,进入主隧道的气流没有达到均匀分配的状态,不能发挥主隧道进风口全部通流面积的充分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均流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净化后的空气的风速较大易影响行车安全且气流无法均匀分配的问题。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该均流装置的均流系统。

2、一个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均流装置,该装置包括:安装装置、均流板、第一均流机构和第二均流机构;其中,安装装置用于设置于风道内;均流板设置于安装装置,并且,均流板上开设有多个开孔;第一均流机构设置于安装装置且与均流板相邻设置;第二均流机构设置于安装装置且与第一均流机构远离均流板的一侧相邻设置;均流板远离第一均流机构的一面为迎风面。

3、进一步地,上述均流装置中,第一均流机构包括:多个第一格栅板;其中,各第一格栅板并列且间隔地设置于安装装置,并且,各第一格栅板的延伸方向均与风道的横向相平行;每个第一格栅板均为倾斜设置,并且,每个第一格栅板的位置均为从垂直于均流板的方向沿第一方向旋转预设夹角后所处的位置。

4、进一步地,上述均流装置中,预设夹角为30°~60°。

5、进一步地,上述均流装置中,第二均流机构包括:多个第二格栅板;其中,各第二格栅板并列且间隔地设置于安装装置,并且,各第二格栅板的延伸方向均与风道的横向相平行;每个第二格栅板均为倾斜设置,并且,每个第二格栅板的位置均为从垂直于均流板的方向沿第二方向旋转预设夹角后所处的位置,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为相反的方向。

6、进一步地,上述均流装置中,均流板上的开孔具有预设孔隙率,并且,各开孔均匀分布。

7、进一步地,上述均流装置中,安装装置为截面呈四边形且内部中空的框架;均流板、第一均流机构和第二均流机构均设置于框架的内部。

8、进一步地,上述均流装置中,第一均流机构和第二均流机构形成一个均流单元,均流单元为至少两个,各均流单元依次设置于均流板远离迎风面的一侧。

9、本技术中,均流板上开设有多个开孔,不仅能够保证风道内的气流通过,并且能够对气流进行阻挡,进而降低气流的风速,还能起到对气流进行均匀分配,气流经过均流板后再依次经过第一均流机构和第二均流机构的均流,不仅能够对气流进行导向,并能进一步对气流进行均匀分配,使得气流均匀分布,还能进一步降低气流的风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净化后的空气的风速较大易影响行车安全且气流无法均匀分配的问题,当该均流装置应用于旁通式空气净化站时,能够有效确保行车安全,降低气流对行车的影响。

10、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均流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上述任一种均流装置;其中,各均流装置中的安装装置相连接,以形成支撑结构,支撑结构横设于风道内。

11、进一步地,上述均流系统还包括:支撑机构;其中,支撑机构设置于各均流装置远离迎风面的一侧。

12、进一步地,上述均流系统中,支撑机构包括:多个支撑体;其中,各支撑体的第一端分别设置于各均流装置的连接处,各支撑体的第二端均与风道的地面相连接。

13、本技术中,各均流装置中的安装装置相连接在一起形成支撑结构,支撑结构横设于风道内,则风道内的气流在输出风道之前必须经过各均流装置,各均流装置中的均流板、第一均流机构和第二均流机构对气流进行导向,并能对气流进行均匀分配,使得气流均匀分布,还能降低气流的风速,当该均流系统应用于旁通式空气净化站时,能够有效确保行车安全,降低气流对行车的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装置(1)、均流板(2)、第一均流机构和第二均流机构;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均流机构包括:多个第一格栅板(3);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夹角为30°~6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均流机构包括:多个第二格栅板(4);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板(2)上的开孔(21)具有预设孔隙率,并且,各所述开孔(21)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均流机构和所述第二均流机构形成一个均流单元,所述均流单元为至少两个,各所述均流单元依次设置于所述均流板远离迎风面的一侧。

8.一种均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均流装置(6);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均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机构;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均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多个支撑体(7);其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装置(1)、均流板(2)、第一均流机构和第二均流机构;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均流机构包括:多个第一格栅板(3);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夹角为30°~6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均流机构包括:多个第二格栅板(4);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板(2)上的开孔(21)具有预设孔隙率,并且,各所述开孔(21)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钧张红涛吴剑波李明远孙宇宸张宏乔庆辉于胜智任纪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云星宇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