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浮力的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1672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44
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带浮力的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主要包括格栅、大方量吸泥泵、水下电机、浮力调节装置和牵引机构。该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通过牵引机构来控制其在水面的水平位置,当到达施工区域后通过浮力调节装置和牵引装置来控制其在水中的深度,并通过水下电机带动吸泥泵工作,同时在大方量吸泥泵的吸口前端设置格栅以阻挡大粒径的颗粒或异物进入大方量吸泥泵。本技术所需牵引力小、产量大、且浮体对水下电机有一定的保护,实现了高效又不需要大型牵引装置辅助施工,非常适合搭载于作业空间有限的小型施工船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下吸泥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带浮力的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国内的大多数河道、水库、码头泥沙堆积严重,很多的设施均因为泥沙过度堆积而受到影响,水下清淤工程亟待开展。但是,国内的河道、水库、码头包括内陆湖泊等均存在作业空间狭小、施工困难、装备不够灵活等问题。水下吸泥装置是清淤作业的核心装备之一,现有水下吸泥装置大多依赖进口,并且无法同时满足施工量大、重量轻、可以在有限的作业空间里灵活作业等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小巧轻便、施工作业量大、可灵活控制的自带浮力的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该装置在大方量吸泥泵的基础上增加了浮筒,并通过浮筒来控制吸泥泵及整个装置在水下的姿态,从而保证了整个装置在水中良好的施工姿态;同时,还可以通过浮筒的浮力来减少吊机的拉力,从而缩小吊机的规格,减少船舶的整体规格大小,实现了在有限空间内的轻量化作业要求;并且,在遇到高低不平的泥面时,还可以通过调节浮筒内的含水量来调节对地压力,从而调节入土深度,以提高吸泥浓度、增加产量,实现了高效的作业要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带浮力的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包括大方量吸泥泵、浮力调节装置、水下电机和牵引机构;所述水下电机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牵引机构和所述大方量吸泥泵连接,并且适于驱动所述大方量吸泥泵作业;所述浮力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水下电机的四周,并且其浮心高于所述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的重心以使其自身浮力产生的力矩大于所述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的重力产生的力矩,从而使所述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在力矩作用下保持竖直状态而稳定水下施工姿态。

4、可选地,该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大方量吸泥泵的吸口位置的格栅,以阻挡大于所述格栅尺寸的异物进入所述大方量吸泥泵。

5、可选地,所述大方量吸泥泵包括叶轮外径较小并且流量较大的大方量小型高效吸泥泵。

6、可选地,所述大方量吸泥泵包括叶轮外径不足0.5m并且清水流量达到1000m3/h的吸泥泵。

7、可选地,所述浮力调节装置包括浮筒;所述浮筒包括两个适于提供浮力的浮体;两个浮体相对设置并相互接合后在其内部形成适于容纳所述水下电机的空腔。

8、可选地,所述浮力调节装置包括浮筒;所述浮筒的内部具有空腔;所述水下电机位于所述空腔内并且通过其外周侧壁与所述浮筒连接。

9、可选地,所述浮力调节装置包括浮筒;所述浮筒的内部具有空腔;所述水下电机及所述大方量吸泥泵的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空腔内;沿同一径向方向,所述浮筒的外径大于所述水下电机及所述大方量吸泥泵的最大径向长度,以通过所述浮筒对所述对水下电机和大方量吸泥泵起到防撞效果。

10、可选地,所述浮力调节装置包括浮筒;所述浮筒的下部设置有进出水口,以调节进入所述浮筒内的水量,并通过所述浮筒内的水量调节所述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的重力,进而通过所述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的重力调节其对地压力,从而满足不同土质的施工要求。

11、可选地,所述水下电机的上端设置有均匀布置的多个吊耳;多个吊耳分别通过拉索与所述牵引机构连接。

12、可选地,所述浮力调节装置和所述牵引机构相互配合,并且通过所述浮力调节装置减轻所述牵引机构在所述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满足入水深度时所需的拉力,从而减小吊机和船体的规格,实现轻量型设计。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有益效果:

14、例如,本技术提供的自带浮力的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在大方量吸泥泵的基础上增加了浮筒,并通过浮筒来控制吸泥泵及整个装置在水下的姿态,从而保证了整个装置在水中良好的施工姿态;同时,还可以通过浮筒的浮力来减少吊机的拉力,从而缩小吊机的规格,减少船舶的整体规格大小,实现了在有限空间内的轻量化作业要求;并且,在遇到高低不平的泥面时,还可以通过调节浮筒内的含水量来调节对地压力,从而调节入土深度,以提高吸泥浓度、增加产量,实现了高效的作业要求。

15、又例如,本技术提供的自带浮力的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搭载有高效的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和浮力调节装置,在保证大方量的前提下又能实现整套装置的轻量化,同时还具备一定的防撞效果,对核心部件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16、又例如,本技术提供的自带浮力的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在遇到现场工况较为特殊时,还可以根据现场工况要求设计浮筒,以满足不同环境条件、不同施工工况、及不同船舶条件的需求,且搭配灵活,普适性较高。

17、又例如,本技术提供的自带浮力的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针对不同的土质,还可以采用浮筒的进出水口来调节浮筒内部的含水量,从而通过改变整个装置的重力来调节对地压力,以此满足施工所需的入土深度,提升大方量吸泥泵进口位置的吸泥量和吸泥浓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带浮力的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方量吸泥泵(2)、浮力调节装置(3)、水下电机(4)和牵引机构(5);所述水下电机(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牵引机构(5)和所述大方量吸泥泵(2)连接,并且适于驱动所述大方量吸泥泵(2)作业;所述浮力调节装置(3)设置于所述水下电机(4)的四周,并且其浮心高于所述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的重心以使其自身浮力产生的力矩大于所述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的重力产生的力矩,从而使所述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在力矩作用下保持竖直状态而稳定水下施工姿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大方量吸泥泵(2)的吸口位置的格栅(1),以阻挡大于所述格栅(1)尺寸的异物进入所述大方量吸泥泵(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方量吸泥泵(2)包括叶轮外径较小并且流量较大的大方量小型高效吸泥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方量吸泥泵(2)包括叶轮外径不足0.5m并且清水流量达到1000m3/h的吸泥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调节装置(3)包括浮筒(3-1);所述浮筒(3-1)包括两个适于提供浮力的浮体;两个浮体相对设置并相互接合后在其内部形成适于容纳所述水下电机(4)的空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调节装置(3)包括浮筒(3-1);所述浮筒(3-1)的内部具有空腔;所述水下电机(4)位于所述空腔内并且通过其外周侧壁与所述浮筒(3-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调节装置(3)包括浮筒(3-1);所述浮筒(3-1)的内部具有空腔;所述水下电机(4)及所述大方量吸泥泵(2)的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空腔内;沿同一径向方向,所述浮筒(3-1)的外径大于所述水下电机(4)及所述大方量吸泥泵(2)的最大径向长度,以通过所述浮筒(3-1)对所述对水下电机(4)和大方量吸泥泵(2)起到防撞效果。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调节装置(3)包括浮筒(3-1);所述浮筒(3-1)的下部设置有进出水口(3-2),以调节进入所述浮筒(3-1)内的水量,并通过所述浮筒(3-1)内的水量调节所述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的重力,进而通过所述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的重力调节其对地压力,从而满足不同土质的施工要求。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电机(4)的上端设置有均匀布置的多个吊耳(4-2);多个吊耳(4-2)分别通过拉索与所述牵引机构(5)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调节装置(3)和所述牵引机构(5)相互配合,并且通过所述浮力调节装置(3)减轻所述牵引机构(5)在所述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满足入水深度时所需的拉力,从而减小吊机和船体的规格,实现轻量型设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带浮力的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方量吸泥泵(2)、浮力调节装置(3)、水下电机(4)和牵引机构(5);所述水下电机(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牵引机构(5)和所述大方量吸泥泵(2)连接,并且适于驱动所述大方量吸泥泵(2)作业;所述浮力调节装置(3)设置于所述水下电机(4)的四周,并且其浮心高于所述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的重心以使其自身浮力产生的力矩大于所述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的重力产生的力矩,从而使所述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在力矩作用下保持竖直状态而稳定水下施工姿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大方量吸泥泵(2)的吸口位置的格栅(1),以阻挡大于所述格栅(1)尺寸的异物进入所述大方量吸泥泵(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方量吸泥泵(2)包括叶轮外径较小并且流量较大的大方量小型高效吸泥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方量吸泥泵(2)包括叶轮外径不足0.5m并且清水流量达到1000m3/h的吸泥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调节装置(3)包括浮筒(3-1);所述浮筒(3-1)包括两个适于提供浮力的浮体;两个浮体相对设置并相互接合后在其内部形成适于容纳所述水下电机(4)的空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方量水下吸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调节装置(3)包括浮筒(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京招夏铖王文魁马源郭涛庄海飞吴腾伟曹蕾刘明明霍桂勇郑必前韩政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疏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