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路勘察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666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4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航路勘察无人机,属于航路勘察技术领域,包括机体,机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机体外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机翼,机翼内部的一端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叶片,机体外表面的前侧固定设置有勘测仪,叶片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防撞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有防撞机构,启动电机,使得转轴带动叶片旋转,使得整个机体被抬升,并利用勘测仪勘测航道的地形,进行记录,在此过程中,利用防撞机构的保护罩和遮挡板对旋转中的叶片进行保护,有效的避免了整个装置在使用时,出现被空中的飞禽误撞,使得叶片损坏的情况,保证了整个装置在勘察工作中能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航路勘察,尤其是涉及一种航路勘察无人机


技术介绍

1、航道勘测,是指为航道建设而进行的经济和自然条件方面的资料收集、调查、测绘等工作的统称,可分为规划、科研、设计、施工阶段的勘测和航行、维护勘测等,在设计、施工阶段的勘测要求对航道所处河流进行全面准确的气象、水文、地质、地形、河床演变、试验研究以及经济调查等,在进行航道勘察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无人机对地形、河流等环节进行勘察记录,便于在投入使用时能够快速地未完成勘察工作。

2、现有的航路勘探的无人机一般都是在晴天进行使用,在高空中无人机本体也会受到阳光激烈的照射,而现有的此类无人机的主机部件的散热结构的散热效率太慢,难以使无人机长时间稳定的进行运行;

3、现有专利(公告号:cn213535096u)一种空中交通航路勘察无人机,包括交通航路勘察无人机本体,交通航路勘察无人机本体的顶端边缘处均匀设置有多个机翼,交通航路勘察无人机本体的底端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控制主机,在进行交通航路勘察,无人机本体飞行时,对应前进方向的进气罩会不断收集空气,空气在进气罩内流动时会相应带动扇叶支架上的供风扇叶进行快速的转动,从而使更能够加快外界空气的吸入,进入进气罩内的气体沿着导气管逐渐通过出气喷头排向控制主机,以便于对控制主机内的部件进行散热,最后通过底盖上的透气网排向外界,从而便于加强控制主机内的空气循环,有利于提升控制主机内部的散热效率。

4、针对上述问题,现有专利给出了解决方案,但其在飞行过程中,由于无人机的飞行速度较快,在意外遇到空中的飞禽动物时,会出现撞击,容易使得无人机的旋转叶片造成损坏,从而使得航道勘察工作的进度变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路勘察无人机,能够解决在飞行过程中,由于无人机的飞行速度较快,在意外遇到空中的飞禽动物时,会出现撞击,容易使得无人机的旋转叶片造成损坏,从而使得航道勘察工作的进度变慢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航路勘察无人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机体外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机翼,所述机翼外表面的一端均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机翼内部的一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叶片,所述机体外表面的前侧固定设置有勘测仪,所述叶片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防撞机构;

3、所述防撞机构包括固定连接有机翼底部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遮挡板,所述保护罩和遮挡板所形成的空腔可容纳叶片,所述保护罩的底部环绕开设有透气孔。

4、优选的,所述保护罩外圆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与机翼对应的限位孔,所述固定板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于机翼的底部。

5、优选的,所述保护罩外圆面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保护罩外圆面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圈,所述遮挡板外圆面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圈,所述遮挡板的上表面环绕开设有流通槽,所述遮挡板通过卡环固定连接于保护罩的顶部。

6、优选的,所述机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机体底部两侧的u型架,所述u型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圆面螺纹连接有套筒。

7、优选的,所述套筒外圆面的两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

8、优选的,所述机体外表面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机构,所述蓄电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机体外表面后侧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

9、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贯穿支撑架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外圆面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10、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供电板,所述太阳能供电板的尺寸大于支撑板的尺寸。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申请通过设置有防撞机构,启动电机,使得转轴带动叶片旋转,使得整个机体被抬升,并利用勘测仪勘测航道的地形,进行记录,在此过程中,利用防撞机构的保护罩和遮挡板对旋转中的叶片进行保护,有效的避免了整个装置在使用时,出现被空中的飞禽误撞,使得叶片损坏的情况,保证了整个装置在勘察工作中能正常使用。

13、2.本申请通过设置有蓄电机构,由于整个装置在高空中使用过程中,耗电速度较快,需要及时充电,保证整个装置能正常飞行勘察,此时可根据太阳光照角度,启动伺服电机,使得驱动杆带动固定套旋转到一定角度,并且支撑板带动太阳能供电板旋转到合适的角度,使得太阳能供电板能够接收到更多的光照,从而对蓄电池进行供电,进而保证整个装置在高空中能正常飞行,同时避免出现因缺电而导致整个装置的下坠,造成机体损坏的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路勘察无人机,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7),所述机体(1)外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机翼(2),所述机翼(2)外表面的一端均开设有多个螺纹孔(21),所述机翼(2)内部的一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叶片(4),所述机体(1)外表面的前侧固定设置有勘测仪(5),所述叶片(4)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防撞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路勘察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61)外圆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2),所述固定板(62)的内部开设有与机翼(2)对应的限位孔,所述固定板(62)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于机翼(2)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路勘察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61)外圆面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保护罩(61)外圆面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圈,所述遮挡板(63)外圆面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圈,所述遮挡板(63)的上表面环绕开设有流通槽(64),所述遮挡板(63)通过卡环(65)固定连接于保护罩(61)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路勘察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8),所述支撑机构(8)包括固定连接于机体(1)底部两侧的U型架(81),所述U型架(8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圆面螺纹连接有套筒(8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航路勘察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82)外圆面的两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83),所述支撑腿(8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8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路勘察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外表面的后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机构(9),所述蓄电机构(9)包括固定连接于机体(1)外表面后侧的支撑架(91),所述支撑架(91)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9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航路勘察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9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杆(93),所述驱动杆(93)贯穿支撑架(91)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固定套(94),所述固定套(94)外圆面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航路勘察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9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供电板(96),所述太阳能供电板(96)的尺寸大于支撑板(95)的尺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路勘察无人机,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7),所述机体(1)外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机翼(2),所述机翼(2)外表面的一端均开设有多个螺纹孔(21),所述机翼(2)内部的一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叶片(4),所述机体(1)外表面的前侧固定设置有勘测仪(5),所述叶片(4)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防撞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路勘察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61)外圆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2),所述固定板(62)的内部开设有与机翼(2)对应的限位孔,所述固定板(62)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于机翼(2)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路勘察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61)外圆面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保护罩(61)外圆面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圈,所述遮挡板(63)外圆面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圈,所述遮挡板(63)的上表面环绕开设有流通槽(64),所述遮挡板(63)通过卡环(65)固定连接于保护罩(61)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路勘察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华沈乐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