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具脊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587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护具脊条结构,装设于一配合人体脊椎的背部护具上,设有一脊条主体及一卡固定位于脊条主体内部的支撑架,供背部护具弯曲并紧贴于脊锥,其中,脊条主体内侧面具有一内凹沟槽,此内凹沟槽设有一配合背部护具固定的组接部,另于底部设有复数个贯穿脊条主体的定位槽孔,由各个定位槽孔的两端形成一弯曲关节,而上述支撑架设有一配合内凹沟槽的基底部,此基底部顶端设有复数个对应定位槽孔的支撑垫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透过各个支撑垫片分别套接于对应的定位槽孔之中,让脊条结构完全配合使用者脊椎弯曲,同时增加护具背部的弯曲承受应力,藉以达到完整的保护效果。(*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运动护具背部的脊条结构,尤指一种强化护具弯曲承受应力的脊条改良结构,让脊条结构紧贴于使用者的脊椎弯曲,进一步提供人体脊椎完整的保护。
技术介绍
传统运动护背护具款式及种类非常的繁多,最常看到的就是将复数个同样造型的 保护壳直接固定于背架上,以鳞片堆栈方式排列来作为护背用的脊条结构,请参阅图8所 示,习知护背的脊条结构30设有复数个三角状的立体保护壳31 ,此保护壳31于中央设置一 具备容纳空间33的保护片32,并于上述保护片32的两端设置一配合护背垫35的固定片 34,而上述保护壳31的排列方式是以容纳空间33包覆保护片32端部来形成脊条结构30, 使其达到可随人背部活动随之扭曲做调整。 由于习知护背的扭曲动作是靠护背垫的柔软度来做变形,但脊条结构对于向外侧 弯曲所能达到的弧度通常小于护背垫,往往造成护背对于某些向外弯取状况无法有效保 护,而且此种由多个相同保护壳所组成脊条结购,其结构强度远远逊于一体成型的脊条结 构,对于防止使用者背部扭伤的功效来说,仍有待加强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护具脊条结构,于运动护具背部组装一配 合人体脊椎骨弯曲的脊条结构,并将脊条结构设置为一脊条主体及一支撑架来相互卡固支 撑,藉此增强护具背部的弯曲承受应力,并让脊椎完整贴附于弯曲的脊条主体,让整个运动 护具的保护效果大大提升。 为达到所述目的,本技术护具脊条结构装设于一配合人体脊椎的背部护具 上,设有一供活动弯曲的脊条主体及一卡固定位于上述脊条主体内部的支撑架,上述脊条 主体内侧面具有一内凹沟槽,上述内凹沟槽设有一配合上述背部护具固定的组接部,另于 底部设有复数个贯穿脊条主体的定位槽孔,让上述脊条主体于各个定位槽孔的两端形成一 弯曲关节,而上述支撑架设有一配合上述内凹沟槽的基底部,上述基底部顶端设有复数个 对应上述定位槽孔的支撑垫片。 其中,上述支撑架的各个支撑垫片分别套接于对应的定位槽孔之中,由上述基底部强化上述关节向内弯曲的拉伸应力,另由上述支撑垫片强化上述关节向外弯曲的压应力,而上述支撑垫片与上述定位槽孔之间具有一供上述关节弯曲的裕度间隙。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基底部为一环绕设置于上述支撑垫片两侧端位置的环状结构,另将上述组接部设为复数个不同间隔排列的卡栓,而上述脊条主体于内侧面的定位槽孔两侧分别设有一用以嵌合上述支撑垫片的卡榫,此卡榫高部设为对应上述支撑垫片的高度,让上述支撑垫片配合上述脊条主体,于上述脊条主体的外侧面形成一平滑曲面。 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脊条结构是由一供活动弯曲的脊条主体及一增强弯曲承受应力的支撑架所构成,透过支撑架的各个支撑垫片分别套接脊条主体的对应定位槽孔之3中,由支撑垫片与定位槽孔之间产生一弯曲用的裕度间隙,让脊条结构的弯曲幅度增加,可 完整贴附于弯曲的脊条主体,此外,支撑架结构增强了脊条结构的弯曲承受应力,进一步提 升了整个运动护具的保护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组装于背部护具的的立体图2是本技术脊条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分解图4是本技术脊条结构背视的立体图; 图5是本技术脊条主体另一较佳时施例的立体图; 图6是本技术脊条结构于未弯曲状态的侧视放大图; 图7是本技术脊条结构于弯曲状态的侧视放大图;以及 图8是习知背部护具脊条结构的立体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脊条结构11------脊条主体110------内凹沟槽111------组接部112------定位槽孔113------弯曲关节114------裕度间隙115------卡栓116------卡榫12------支撑架121------基底部122------支撑垫片20------背部护具30------脊条结构31------保护壳32------保护片33------容纳空间34------固定片35------护背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进一步对本技术的构造、使用及其特征有更深一层明确详实的认识 与了解,现举出较佳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本技术护具脊条结构是组装于背部护具20的脊椎位置,让整个背部护具20 配合脊条结构IO弯曲紧贴于使用者的脊椎,首先请参阅图l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脊 条结构10是由一活动弯曲的脊条主体11及一强化弯曲承受应力的支撑架12所构成。 上述脊条主体11的内侧面设有一个配合脊条主体11外型的内凹沟槽110,此一 内凹沟槽110内部设有一配合上述背部护具20组装定位的组接部lll,另于上述内凹沟槽 110内底部设有复数个贯穿于上述脊条主体11的定位槽孔112,由上述脊条主体11于各定 位槽孔112两侧端形成一弯曲关节113,让上述脊条主体11透过弯曲关节113来进行向内 或向外的弯曲。 上述支撑架12设有一配合上述内凹沟槽110轮廓的基底部121,并于上述基底部 121的顶端位置设有复数个对应上述定位槽孔112的支撑垫片122。 本技术的特点即在上述支撑架12的各个支撑垫片122分别套接于上述脊条主体ll的对应定位槽孔112之中,并于上述支撑垫片122与定位槽孔112之间形成一供上 述弯曲关节113凹折的裕度间隙114,由上述支撑架12的基底部121来增加上述弯曲关节 113向内弯曲的拉伸应力,另由上述支撑架12的支撑垫片122来强化上述弯曲关节113向 外弯曲的挤压应力。 于图示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脊条主体11设为一长条椭圆造型,但此用为方便举 例说明,并非加以限制。亦即,上述脊条主体11可成型为任何如菱形、正方形或长方形之类 的几何断面形状,甚至其亦可在成型技术许可下,将脊条主体11设为各种配合外观设计所 需求的各种不同装饰造型。 于一可行实施例中,上述基底部121设为一环绕设置于上述支撑垫片122两端底 部位置的环状结构,而上述组接部111设为复数个不同间隔排列的卡栓115,此外,请参阅 图5所示,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脊条主体11于内侧面的定位槽孔112两侧分别设有 一用以嵌合上述支撑垫片122的卡榫116,此卡榫116的高部对应上述支撑垫片122不同置 设有不同的高度,让上述支撑垫片122组装脊条主体11后,会在上述脊条主体11的外侧面 形成一平滑曲面。 请参阅图6及第图7,本技术的脊条结构10于未弯折前,上述裕度间隙114具 有一特定宽度供脊条主体11弯曲,而上述脊条结构IO弯折后,上述裕度间隙114会因脊条 主体11两端向内位移而抵靠在支撑垫片122上,透过抵压方式来强化弯曲的承受应力。 请参阅图1所示,上述背部护具20于脊椎位置设有一配合上述脊条结构10的凹 槽(图未示),另于上述凹槽内部设有复数个的插孔,上述背部护具20的插孔用以配合上述 脊条结构10的卡栓115卡扣固定,让上述背部护具20及脊条结构IO得以同步弯曲。 综上所述,本技术护具脊条结构由 一供活动弯曲的脊条主体及一增强弯曲承 受应力的支撑架所构成,透过支撑架的各个支撑垫片分别套接脊条主体的对应定位槽孔之 中,由支撑垫片与定位槽孔之间产生一弯曲用的裕度间隙,让脊条结构的弯曲幅度增加,可 完整贴附于弯曲的脊条主体,此外,支撑架结构增强了脊条结构的弯曲承受应力,进一步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护具脊条结构,装设于一配合人体脊椎骨设计的背部护具上,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供活动弯曲的脊条主体及一卡固定位于上述脊条主体内部的支撑架,上述脊条主体内侧面具有一内凹沟槽,上述内凹沟槽设有一配合上述背部护具固定的组接部,另于底部设有复数个贯穿脊条主体的定位槽孔,让上述脊条主体于各个定位槽孔的两端形成一弯曲关节,而上述支撑架设有一配合上述内凹沟槽的基底部,上述基底部顶端设有复数个对应上述定位槽孔的支撑垫片;其中,上述支撑架的各个支撑垫片分别套接于对应的定位槽孔之中,由上述基底部强化上述关节向内弯曲的拉伸应力,另由上述支撑垫片强化上述关节向外弯曲的压应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护具脊条结构,装设于一配合人体脊椎骨设计的背部护具上,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供活动弯曲的脊条主体及一卡固定位于上述脊条主体内部的支撑架,上述脊条主体内侧面具有一内凹沟槽,上述内凹沟槽设有一配合上述背部护具固定的组接部,另于底部设有复数个贯穿脊条主体的定位槽孔,让上述脊条主体于各个定位槽孔的两端形成一弯曲关节,而上述支撑架设有一配合上述内凹沟槽的基底部,上述基底部顶端设有复数个对应上述定位槽孔的支撑垫片;其中,上述支撑架的各个支撑垫片分别套接于对应的定位槽孔之中,由上述基底部强化上述关节向内弯曲的拉伸应力,另由上述支撑垫片强化上述关节向外弯曲的压应力。2. 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龙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