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抑尘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378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41
本申请提供的包括一种自适应抑尘料斗,包括固定斗,安装在固定斗内部的中心锥,设置在固定斗下部的活动斗,活动斗通过弹簧连接固定斗,活动斗下端设置有物料出口;中心锥能够关闭或打开物料出口。本抑尘卸料斗安装位于物料落料口的下方,工作时料斗内需充满物料。微角度设计使物料自然搅动,进入料斗中物料中的空气会被排出,在装载时,无尘卸料斗内使物料凝聚成不含空气的物料泄流柱,从而抑制扬尘,将物料装入车厢不影响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料斗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适应抑尘料斗


技术介绍

1、在机械化生产过程中,许多作业场景需要使用到料斗,一般的料斗都为上半部为柱形(例如圆柱形)、下半部为锥形(例如圆锥形)的结构,物料从上方较大的开口进入,靠自重从上而下落下。当物料为松散物料时,在放料装车时,往往容易扬尘,影响作业现场环境,危害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所以目前类似作业场景一般配套了抑尘卸料斗。

2、现有的抑尘卸料斗的常见结构参见已公开专利文件一种防尘料斗(公告号cn210047879u),主要结构是加盖,出料口采用绞装抓斗二次缓冲物料下落扬尘,但是现场作业中这种结构只是能减弱扬尘的程度,尤其对于松散物料由于物料内部本身夹杂空气,抑制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稳定可靠、抑尘效果好的自适应抑尘料斗。

2、一种自适应抑尘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斗,安装在固定斗内部的中心锥,设置在固定斗下部的活动斗,活动斗通过弹簧连接固定斗,活动斗下端设置有物料出口;中心锥能够关闭或打开物料出口。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斗与活动斗通过弹簧连接,物料进入内部后活动斗在重力作用下不断震动,活动斗的震动将松散物料中的空气排出,并且紧实后的物料随着数量不断增多,使活动斗移动到足够距离与中心锥分离,从而开启物料出口,

4、优选的,所述固定斗上设置有能够覆盖固定斗上端开口的顶盖。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顶盖能够使斗内空间封闭,防止物料扬尘从固定斗上方的空间溢出。在顶盖边缘设置有多个圆孔,选择安装定位销固定顶盖位置,开启部分定位销可以转动顶盖,部分开启顶盖,便于从上方观察内部物料情况。

6、优选的,所述在固定斗一侧连接有倾斜设置的进料管。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通过倾斜设置的进料管进入固定斗内,对于松散物料,物料在重力作用下滑行可以排出部分空气,防止更多空气进入物料间隙造成进一步扬尘。

8、优选的,所述活动斗包括上、下同轴固装的外套筒和外圆锥,外套筒同轴包裹在固定斗下部外周,外套筒内壁与固定斗的外壁之间间隙配合,在外套筒内周环形间隔设置有多个套筒导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斗与固定斗能够相对移动的过程保持同轴度,从而减活动斗震动阻力,使震动效率更高,活动斗在重力作用下,能够不断震动内部物料,使物料内的空气被排出,套筒导轨采用超高分子聚乙烯导轨。

10、优选的,所述中心锥包括固定在固定斗内部的定位架,与定位架固定连接的支架,支架中部固装的竖杆,以及竖杆下端固装的内圆锥,内圆锥的锥角竖直向下设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斗内吊装式固定一中心位置的中心锥,通过中心锥下端的圆锥面与活动斗锥面的物料出口抵接,形成环形截面阻止物流漏出,截面位置最小保留10mm缝隙防止积料,避免积料导致粮食等物料发霉,且防止影响称重计量,当活动斗向下移动足够距离,内圆锥与外圆锥的接触面分离形成环形通道,物料能够从分开的间隙中通过,从物料出口输出。

12、优选的,在内圆锥上端的竖杆外周同轴固装有一导料圆锥,导料圆锥的圆锥角竖直向上设置,导料圆锥的底面直径与内圆锥底面直径相同。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料圆锥能够将从上方输入的物料向外周引导,物料下落到中心锥外周的活动斗内,便于物料输出。

14、优选的,在固定斗内部下端固装有一锥面导向环,锥面导向环由外侧上方向中部下方倾斜。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面导向环与活动斗的外圆锥倾斜方向不同,活动斗震动时物料移动方向不同,物料不断搅动从而更快排出空气,紧实后的物料下落后靠近固定斗内壁边的物料落在锥面导向环上,能够将物料向活动斗的中部输送,防止物料进入活动斗与固定斗之间的间隙,影响正常工作。

16、优选的,在活动斗外周均匀间隔固装有多个活动端挂耳,固定斗上部外周间隔固定有多个固定端挂耳,活动端挂耳与固定端挂耳一一对应,并且在每一组对应的活动端挂耳与固定端挂耳之间均安装有一弹簧。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均匀间隔的多个弹簧同时提供牵引力拉紧活动斗,活动斗外周的多个受力点平衡受力,使活动斗保持平衡,中心锥的下端面能够抵接活动斗下端内壁,关闭活动斗下端的物料出口,根据斗内物料流量的变化,弹簧自动伸缩调整活动斗与中心锥的间距,实现流量变化时形成料柱输出,达到抑尘效果。

18、优选的,在每一组活动端挂耳与固定端挂耳之间均安装有一锁链;在活动斗上端外沿设置有限位环,在固定斗中部外周固装有一定位环,定位环能够抵接限位环上端面。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链的长度限制活动斗向下可移动的最大距离,定位板的位置限制活动斗向上移动的最大距离,从而保证活动斗在安装范围内进行抖动。

20、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1、本抑尘卸料斗安装位于物料落料口的下方,工作时料斗内需充满物料。微角度设计使物料自然搅动,进入料斗中物料中的空气会被排出,在装载时,无尘卸料斗内使物料凝聚成不含空气的物料泄流柱,从而抑制扬尘,将物料装入车厢不影响环境。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抑尘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斗(3),安装在固定斗(3)内部的中心锥(8),设置在固定斗(3)下部的活动斗(4),活动斗(4)通过弹簧(5)连接固定斗(3),活动斗(4)下端设置有物料出口;中心锥(8)能够关闭或打开物料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抑尘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斗(3)上设置有能够覆盖固定斗(3)上端开口的顶盖(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抑尘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固定斗(3)一侧连接有倾斜设置的进料管(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抑尘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斗(4)包括上、下同轴固装的外套筒(401)和外圆锥(402),外套筒(401)同轴包裹在固定斗(3)下部外周,外套筒(401)内壁与固定斗(3)的外壁之间间隙配合,在外套筒(401)内周环形间隔设置有多个套筒导轨(4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抑尘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锥(8)包括固定在固定斗(3)内部的定位架(802),与定位架(802)固定连接的支架(801),支架(801)中部固装的竖杆(803),以及竖杆(803)下端固装的内圆锥(804),内圆锥(804)的锥角竖直向下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抑尘料斗,其特征在于:在内圆锥(804)上端的竖杆(803)外周同轴固装有一导料圆锥(805),导料圆锥(805)的圆锥角竖直向上设置,导料圆锥(805)的底面直径与内圆锥(804)底面直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抑尘料斗,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斗(3)内部下端固装有一锥面导向环(301),锥面导向环(301)由外侧上方向中部下方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抑尘料斗,其特征在于:在活动斗(4)外周均匀间隔固装有多个活动端挂耳(10),固定斗(3)上部外周间隔固定有多个固定端挂耳(11),活动端挂耳(10)与固定端挂耳(11)一一对应,并且在每一组对应的活动端挂耳(10)与固定端挂耳(11)之间均安装有一弹簧(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抑尘料斗,其特征在于:在每一组活动端挂耳(10)与固定端挂耳(11)之间均安装有一锁链(6);在活动斗(4)上端外沿设置有限位环(404),在固定斗(3)中部外周固装有一定位环(302),定位环(302)能够抵接限位环(404)上端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抑尘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斗(3),安装在固定斗(3)内部的中心锥(8),设置在固定斗(3)下部的活动斗(4),活动斗(4)通过弹簧(5)连接固定斗(3),活动斗(4)下端设置有物料出口;中心锥(8)能够关闭或打开物料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抑尘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斗(3)上设置有能够覆盖固定斗(3)上端开口的顶盖(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抑尘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固定斗(3)一侧连接有倾斜设置的进料管(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抑尘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斗(4)包括上、下同轴固装的外套筒(401)和外圆锥(402),外套筒(401)同轴包裹在固定斗(3)下部外周,外套筒(401)内壁与固定斗(3)的外壁之间间隙配合,在外套筒(401)内周环形间隔设置有多个套筒导轨(4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抑尘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锥(8)包括固定在固定斗(3)内部的定位架(802),与定位架(802)固定连接的支架(801),支架(801)中部固装的竖杆(803),以及竖杆(803)下端固装的内圆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郭勇张强王建斌薄如李伟梅雪峰邢冠军郭佳骏樊晓鹏张宏昊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新元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