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后围板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346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4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身后围板及车辆,车身后围板包括:后围板主体以及两个加强件,两个所述加强件分别连接在所述后围板主体沿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身后围板及车辆,来解决现有的车身后围板提供的使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车身,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身后围板及车辆


技术介绍

1、车身后围板构成了行李箱尾部,是配合支撑后盖的结构件。传统的车身后围板结构为两片式,它由后围板外板和后围板内板构成框架。锁扣安装板等其他子零件通过焊接等方式安装在后围板内、外板上。车身后围板对于创造行李箱储物空间和提升整车性能有重要作用。

2、传统增加车身后围板刚度的方式主要包括增加其截面尺寸,但增加截面尺寸会影响到后备箱容积和行李取放的方便性。因此,需要一种车身后围板及车辆,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身后围板及车辆,来解决现有的车身后围板提供的使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2、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身后围板,包括:

3、后围板主体以及两个加强件,两个所述加强件分别连接在所述后围板主体沿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

4、可选地,所述加强件包括相交设置的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的自由端与所述后围板主体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板的自由端与尾灯安装板连接。

5、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一密封条。

6、可选地,所述第二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二密封条。

7、可选地,所述后围板主体包括后围板外板和后围板内板,所述后围板外板和所述后围板内板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加强板设置在所述后围板外板和后围板内板之间。

8、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板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后围板外板和所述后围板内板焊接连接。

9、可选地,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尾灯安装板焊接连接。

10、可选地,所述加强件朝向车身一侧设置有定位结构。

11、另外,可选地,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翻边以及设置在所述翻边上的多个依次间隔设置的定位孔。

12、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述的车身后围板。

13、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车身后围板及车辆,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上述车身后围板,在后围板主体上增加加强件,在不影响后备箱空间的情况下,低成本地对车身后围板的刚度进行加强,提高了局部和整车的性能。采用加强件提升车身后围板的刚度,可以减少尾门关闭时,车身后围板与尾门尺寸的变形,从而有效地减少尾门开关对后围板锁扣缓冲块安装区域造成的疲劳损伤。而且,后围板刚度的提升可以有效地提升整车刚度,有益于乘坐舒适性和整车耐久性能的提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后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围板,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围板,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围板,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后围板,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后围板,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围板,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后围板,其特征在于: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围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后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围板,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围板,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围板,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后围板,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隋王金坤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