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道筑洞支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1337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41
本技术涉及排气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气道筑洞支模固定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支撑架,其套设于排气道上;调节组件,其设置于固定支撑架上,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消除固定支撑架与排气管道之间的间隙空间。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固定支撑架,形成能够覆盖排气管道三个角的固定支撑结构,三角支撑保证了装置结构的稳定性,通过设置调节组件,调节组件中包括螺纹杆、加压板和连接杆,通过连接杆旋转驱动螺纹杆和加压板进行移动,使得排气道与加压板进行加紧贴合,消除间隙空间,进一步保证结构稳定性,进一步地,通过采用钢材或铝材制造固定支撑架和调节组件,提高了装置的重复利用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排气管道,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排气道筑洞支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建筑支撑组合结构普遍采用木杆、钢管、木方、扣件、u托、步步紧等连接作为混凝土成形过程的主要支撑体系,而且是经验化的、拼凑的、安装繁琐的,材料浪费极其严重,带有极大安全隐患的操作方法。

2、目前,在排气管道行业筑洞支模的方法主要是用木方作为支撑件,存在利用率低,增加劳动强度降低工作效率,造成资源浪费等的问题。

3、因此,急需一种排气道筑洞支模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排气管道筑洞支模支撑件利用率低进而导致资源浪费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排气管道支撑固定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排气管道筑洞支模支撑件利用率低进而导致资源浪费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气道筑洞支模固定装置,包括:

3、固定支撑架,其套设于排气道上;

4、调节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撑架上,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消除所述固定支撑架与所述排气管道之间的间隙空间。

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撑架包括:

6、三角支撑板,设置有两个;

7、第一直角连接件,其两直角边分别与两所述三角支撑板一直角边的一端相连接;

8、第二直角连接件,设置有两个,两所述第二直角连接件的一直角边分别与两所述三角支撑板一直角边的另一端相连接。

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撑架还包括支撑横板,所述支撑横板的一端与所述三角支撑板的另一直角边的侧壁相连接。

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角连接件的两直角边上开设有螺纹通孔。

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12、螺纹杆,其一端穿过所述螺纹通孔;

13、加压板,其一侧壁与所述螺纹杆位于所述三角支撑板内侧的一端相连接;

14、连接杆,其一侧壁与所述螺纹杆位于所述三角支撑板外侧的一端相连接。

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撑架和调节组件由钢材或铝材制成。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固定支撑架,固定支撑架中包括三角支撑板、第一直角连接件、第二直角连接件和支撑短板,形成能够覆盖排气管道三个角的固定支撑结构,三角支撑保证了装置结构的稳定性,通过设置调节组件,调节组件中包括螺纹杆、加压板和连接杆,通过连接杆旋转驱动螺纹杆和加压板进行移动,使得排气道与加压板进行加紧贴合,消除间隙空间,进一步保证结构稳定性,进一步地,通过采用钢材或铝材制造固定支撑架和调节组件,提高了装置的重复利用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气道筑洞支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道筑洞支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道筑洞支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架还包括支撑横板,所述支撑横板的一端与所述三角支撑板的另一直角边的侧壁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道筑洞支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角连接件的两直角边上开设有螺纹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道筑洞支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气道筑洞支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架和调节组件由钢材或铝材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道筑洞支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道筑洞支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道筑洞支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架还包括支撑横板,所述支撑横板的一端与所述三角支撑板的另一直角边的侧壁相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庆文赵丹王向红管万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利豪珈源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