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火型竹结构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296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火型竹结构构件,包括竹板制外壳、竹质框架结构、阻火机构和内部支撑机构,所述阻火机构安装在竹板制外壳上,所述内部支撑机构安装在竹板制外壳的内部,所述竹质框架结构包括竹制框架、横向竹制杆和固定杆,所述阻火机构包括防火涂层、阻火板和填充垫,所述内部支撑机构包括发力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发力机构包括下承杆、上承杆、旋钮、螺纹杆和螺纹块,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传动轴,竹质框架结构的设计使得竹结构构件可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和条件,具有很高的灵活性,防火涂层、阻火板和填充垫的组合使得阻火机构可以有效地防止火焰的传播,极大地提高了竹结构构件的防火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建材,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防火型竹结构构件


技术介绍

1、竹结构构件是一种利用竹子的自然强度和灵活性制成的建筑组件。由于竹子的抗拉强度高、可塑性强且生长速度快,竹结构构件在建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在房屋、桥梁、塔等结构中使用,竹结构构件作为是一种可持续、环保的建筑材料,尤其在南方的圆形房屋房顶应用极其广泛,故本技术为房顶框架的部分结构。

2、但现存的竹结构构件还存在较多的不足,首先部分装置竹结构构件的整体框架可能不稳定,容易在承受重载或者遭受撞击时出现变形或损坏,此外,部分装置无法充分利用竹子的轻质和环保特性,其次部分装置防火性能还存在较大缺陷,一旦遇火,可能会迅速被火焰烧毁,导致严重的财产损失,最后部分装置的竹制材料的内部为挖空设置,其内部的稳定性不足,尤其是在框架的衔接处容易发生变形,最终造成不可避免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火型竹结构构件,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材料易变形、防火差等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火型竹结构构件,包括竹板制外壳、竹质框架结构、阻火机构和内部支撑机构,所述阻火机构安装在竹板制外壳上,所述内部支撑机构安装在竹板制外壳的内部,所述竹质框架结构包括竹制框架、横向竹制杆和固定杆,竹制框架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竹制框架之间连接有横向竹制杆,横向竹制杆之间连接有多组固定杆,所述阻火机构包括防火涂层、阻火板和填充垫,防火涂层设置在竹板制外壳的表面,阻火板安装在竹板制外壳的内表面,且填充垫与阻火板的表面连接,且所述内部支撑机构安装在填充垫围出的内部空间内,所述内部支撑机构包括发力机构和传动机构。

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力机构包括下承杆、上承杆、旋钮、螺纹杆和螺纹块,下承杆与上承杆活动连接,且螺纹块活动安装在下承杆与上承杆的连接处,螺纹杆的一端与伸出螺纹块,旋钮与螺纹杆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发力机构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发力机构之间连接有所述传动机构,发力机构通过螺纹杆和螺纹块的相互作用,通过旋钮的转动来实现上下承杆的相对运动,从而调整竹结构构件的内部形状,进而加固竹结构构件的内部,使其更加稳定。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传动轴,第一齿轮安装在螺纹杆上,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第二齿轮之间连接有传动轴,发力机构和传动机构的设计可以帮助用户调整并加固竹结构构件的内部,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承杆的顶部设有顶板,下承杆的底部设有底板,且上承板、下承板分别与顶板、底板活动连接,顶板、底板的设置,可以增强竹结构构件的稳定性。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组竹制框架的一端设有支撑竖杆,且两支撑竖杆之间设有支撑横杆,支撑竖杆、支撑横杆的设置,有利于加固竹结构构件的框架结构。

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竖杆的底部设有螺纹板、承台,且通过螺栓穿过螺纹板将承台连接在支撑竖杆的底部,可以通过螺栓将承台连接在支撑竖杆的底部,进而可以固定竹结构构件的位置。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竹制框架的外表层设有捆绳,且竹制框架的一端设有顶部安装块,安装块的设置,使竹制框架连接在一起,进而使其固定或者连接其他部件。

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组螺纹杆的表面螺纹为反向螺纹设置,反向螺纹的设置,使得旋钮的同一旋转方向可以使得两组发力机构的螺纹杆同步升降,增强了操作的便捷性。

12、(三)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火型竹结构构件,具备以下

14、有益效果:

15、1、本技术设置了竹质框架结构,竹质框架结构包括竹制框架、横向竹制杆和固定杆,这种设计可以提供极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强度,同时利用了竹子的轻质特性和环保特性,此外,竹质框架结构的设计使得竹结构构件可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和条件,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16、2、本技术设置了阻火机构,阻火机构包括防火涂层、阻火板和填充垫。防火涂层设置在竹板制外壳的表面,可以防止火焰直接接触竹板,阻火板安装在竹板制外壳的内表面,为竹板提供了额外的防火保护,填充垫与阻火板的表面连接,为阻火板提供了额外的隔热层,这三个部件的组合使得阻火机构可以有效地防止火焰的传播,极大地提高了竹结构构件的防火性能。

17、3、本技术设置了内部支撑机构,内部支撑机构安装在竹结构之间的衔接处的内部,内部支撑机构包括发力机构和传动机构,发力机构包括下承杆、上承杆、旋钮、螺纹杆和螺纹块,可以通过旋钮的转动来实现上下承杆的相对运动,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传动轴,第一齿轮安装在螺纹杆上,通过螺纹杆的旋转,可以驱动第一齿轮旋转,进而驱动第二齿轮和传动轴运动,实现内部支撑机构的运动,进而将竹制框架内部固定支撑,进而使竹质框架结构更加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火型竹结构构件,包括竹板制外壳(1)、竹质框架结构(2)、阻火机构和内部支撑机构,所述阻火机构安装在竹板制外壳(1)上,所述内部支撑机构安装在竹板制外壳(1)的内部,其特征是:所述竹质框架结构(2)包括竹制框架(3)、横向竹制杆(4)和固定杆(5),竹制框架(3)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竹制框架(3)之间连接有横向竹制杆(4),横向竹制杆(4)之间连接有多组固定杆(5),所述阻火机构包括防火涂层(6)、阻火板(7)和填充垫(8),防火涂层(6)设置在竹板制外壳(1)的表面,阻火板(7)安装在竹板制外壳(1)的内表面,且填充垫(8)与阻火板(7)的表面连接,且所述内部支撑机构安装在填充垫(8)围出的内部空间内,所述内部支撑机构包括发力机构和传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火型竹结构构件,其特征是:所述发力机构包括下承杆(9)、上承杆(10)、旋钮(11)、螺纹杆(12)和螺纹块(13),下承杆(9)与上承杆(10)活动连接,且螺纹块(13)活动安装在下承杆(9)与上承杆(10)的连接处,螺纹杆(12)的一端与伸出螺纹块(13),旋钮(11)与螺纹杆(12)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发力机构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发力机构之间连接有所述传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火型竹结构构件,其特征是: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5)和传动轴(16),第一齿轮(14)安装在螺纹杆(12)上,第二齿轮(15)与第一齿轮(14)啮合连接,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5)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第二齿轮(15)之间连接有传动轴(1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火型竹结构构件,其特征是:所述上承杆(10)的顶部设有顶板(17),下承杆(9)的底部设有底板(18),且上承板、下承板分别与顶板(17)、底板(18)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火型竹结构构件,其特征是:所述两组竹制框架(3)的一端设有支撑竖杆(19),且两支撑竖杆(19)之间设有支撑横杆(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火型竹结构构件,其特征是:所述支撑竖杆(19)的底部设有螺纹板(21)、承台(22),且通过螺栓穿过螺纹板(21)将承台(22)连接在支撑竖杆(19)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火型竹结构构件,其特征是:所述竹制框架(3)的外表层设有捆绳(23),且竹制框架(3)的一端设有顶部安装块(24)。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火型竹结构构件,其特征是:所述两组螺纹杆(12)的表面螺纹为反向螺纹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火型竹结构构件,包括竹板制外壳(1)、竹质框架结构(2)、阻火机构和内部支撑机构,所述阻火机构安装在竹板制外壳(1)上,所述内部支撑机构安装在竹板制外壳(1)的内部,其特征是:所述竹质框架结构(2)包括竹制框架(3)、横向竹制杆(4)和固定杆(5),竹制框架(3)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竹制框架(3)之间连接有横向竹制杆(4),横向竹制杆(4)之间连接有多组固定杆(5),所述阻火机构包括防火涂层(6)、阻火板(7)和填充垫(8),防火涂层(6)设置在竹板制外壳(1)的表面,阻火板(7)安装在竹板制外壳(1)的内表面,且填充垫(8)与阻火板(7)的表面连接,且所述内部支撑机构安装在填充垫(8)围出的内部空间内,所述内部支撑机构包括发力机构和传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火型竹结构构件,其特征是:所述发力机构包括下承杆(9)、上承杆(10)、旋钮(11)、螺纹杆(12)和螺纹块(13),下承杆(9)与上承杆(10)活动连接,且螺纹块(13)活动安装在下承杆(9)与上承杆(10)的连接处,螺纹杆(12)的一端与伸出螺纹块(13),旋钮(11)与螺纹杆(12)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发力机构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发力机构之间连接有所述传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涛顾冉时昕萌
申请(专利权)人:中林绿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