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进样器的顶空进样瓶托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052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进样器的顶空进样瓶托盘,包括:顶板,其内部装有顶空进样瓶,用于夹持顶空进样瓶的瓶身上部,导针套,内嵌于顶板中,其开口的顶面与顶板的顶面同平面,底面与顶空进样瓶的瓶口中硅胶垫的部分连接,用于引导进样针的针头扎进顶空进样瓶的橡胶盖中。在顶板上设置导针套,由导针套内的结构引导进样针顺畅地从顶空进样瓶上的橡胶盖扎入,然后进入顶空进样瓶内进行取样,避免针头扎在铝盖上发生弯曲而不能进入顶空进样瓶,确保进样针始终处于正常取样的工作状态,最终提高自动进样器的样品测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分析测试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进样器的顶空进样瓶托盘


技术介绍

1、顶空进样瓶托盘是配合自动进样器进行稳定同位素分析的辅助设备,是一种用于细菌反硝化制备的n2o中氮氧稳定同位素测定的顶空进样的自动进样器样品瓶托盘。

2、由于gcpal等品牌自动进样器搭载的原装样品托盘尺寸无法放置的20m l顶空进样瓶,所以目前市面上没有与gcpal(产自美国的一种气相色谱液体进样器)自动进样器搭配的顶空进样瓶托盘,常用的顶空进样瓶托盘都是应用与中国专利号“cn202022191094.9”相同或类似的结构,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色谱进样瓶托盘,包括托盘主体和主体上与顶空进样瓶口中硅胶垫的部分对接的若干个小孔,在工作时,自动进样器上的进样针从小孔伸入后进入顶空进样瓶,然后自动吸取样品。但是,在取样过程中发现:由于现有的顶空进样瓶托盘与该gcpal自动进样器并非完全匹配,进样针经常扎在顶空进样瓶的铝盖处,并未从橡胶盖扎入,导致进样针的针头处发生折弯甚至折断损坏,不能进入顶空进样瓶取样,影响进样针正常取样的工作状态;如果要继续取样,就需要更换进样针,不但增加了取样成本,还降低自动进样器的样品测定效率。

3、所以,现有的顶空进样瓶托盘存在的问题是:1.进样针易出现折弯甚至损坏,需要更换进样针,增加实验成本;2.由于进样失败,降低样品测试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两点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进样器的顶空进样瓶托盘,通过在顶板上设置导针套,引导进样针的针头扎入顶空进样瓶的橡胶盖中。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自动进样器的顶空进样瓶托盘,包括:

4、顶板,其内部装有顶空进样瓶,用于夹持顶空进样瓶的瓶身上部,

5、导针套,内嵌于顶板中,其开口的顶面与顶板的顶面同平面,底面与顶空进样瓶的瓶口中硅胶垫的部分连接,用于引导进样针的针头扎进顶空进样瓶的橡胶盖中。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7、在顶板上设置导针套,由导针套内的结构引导进样针顺畅地从顶空进样瓶上的橡胶盖扎入,然后进入顶空进样瓶内进行取样,避免针头扎在铝盖上发生弯曲或损坏,确保进样针始终处于正常取样的工作状态,省去更换进样针的成本,提高自动进样器的样品测定效率。

8、进一步优选为,导针套包括:

9、开口套,内套于顶板中,其上表面与顶板的表面同平面,与顶板的内壁抵接。

10、收口套,设置在顶板中,与顶板的内壁套接,其顶端与开口套的底部一体连接,底端与顶空进样瓶的瓶口中硅胶垫的部分抵接。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样针的针头先进入开口套,在开口套的引导下进入收口套内直接扎入橡胶盖中,避免扎在铝盖上发生折弯。开口套的表面与顶板的表面同平面,确保针头无障碍顺畅进入开口套内。

12、进一步优选为,开口套呈圆台状,其侧面倾斜角度为60°。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口套的张开角度为60°,能足以将针头引导至收口套内,避免针头扎在铝盖上。

14、进一步优选为,收口套呈柱状,其顶端与开口套的底部同轴连接,与开口套的侧面之间的夹角为210°。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进样针从开口套的内壁上顺利落入收口套内或直接从开口套的内部空间进入收口套,便于针头直接扎在橡胶盖上。

16、进一步优化为,开口套与收口套之间的连接部位呈倒圆角状。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部分进样针的针头触碰到开口套的内壁上时,通过圆角状的连接部位使针头滑入收口套内。

18、进一步优化为,顶板上开设有导针槽,导针槽的内壁与导针套同轴套接。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针槽与导针套的连接,使导针套能够稳固的安装在顶板上,避免发生晃动而影响进样针取样。

20、进一步优化为,收口套的内径是开口套顶部内径的1/2。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托盘与自动进样器处于非完全匹配的状态时,进样针的针头还是能通过开口套进入至收口套,确保针头准确扎入顶空进样瓶。

22、进一步优化为,顶板的材质选用亚克力板。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亚克力板具有透视的效果,选用亚克力板制成的顶板可以很清楚地展现出导针套与导针槽之间的安装配合程度,便于观察针头扎入顶空进样瓶的过程,使样品进样过程可视化。

24、进一步优化为,还包括:

25、中板,设置在顶板的下方预设距离处,与顶板平行。

26、支撑杆,分别安装在中板、顶板上,其一端与顶板连接,另一端穿过中板,且与中板拆卸连接。

27、底板,位于支撑杆的正下方,与支撑杆的另一端拆卸连接,用于连接顶板、中板以及底板。

2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空进样瓶放置在底板上,穿过中板并与顶板连接,通过支撑杆将顶板、中板以及底板连接成三层板的托盘结构,将顶空进样瓶平稳地夹持放置,防止在进样过程中出现任何晃动而影响样品的测定效率。

29、进一步优化为,底板上开设有卡槽,顶空进样瓶的底部放置在卡槽内,顶部穿过中板并伸入顶板内,卡槽用于限定顶空进样瓶在底板上的位姿。

3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槽对顶空进样瓶的底部起到很好的夹持作用,从而限制顶空进样瓶在托盘中晃动而导致进样针出现折弯,提高了影响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进样器的顶空进样瓶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进样器的顶空进样瓶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针套(4)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进样器的顶空进样瓶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套(41)呈圆台状,其侧面倾斜角度为6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进样器的顶空进样瓶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口套(42)呈柱状,其顶端与所述开口套(41)的底部同轴连接,与所述开口套(41)的侧面之间的夹角为2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进样器的顶空进样瓶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套(41)与所述收口套(42)之间的连接部位呈倒圆角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进样器的顶空进样瓶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上开设有导针槽(11),所述导针槽(11)的内壁与所述导针套(4)同轴套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进样器的顶空进样瓶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口套(42)的内径是开口套(41)顶部内径的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进样器的顶空进样瓶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材质选用亚克力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进样器的顶空进样瓶托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进样器的顶空进样瓶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上开设有卡槽(31),所述顶空进样瓶(5)的底部放置在所述卡槽(31)内,顶部穿过所述中板(2)并伸入所述顶板(1)内,所述卡槽(31)用于限定所述顶空进样瓶(5)在所述底板(3)上的位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进样器的顶空进样瓶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进样器的顶空进样瓶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针套(4)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进样器的顶空进样瓶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套(41)呈圆台状,其侧面倾斜角度为6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进样器的顶空进样瓶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口套(42)呈柱状,其顶端与所述开口套(41)的底部同轴连接,与所述开口套(41)的侧面之间的夹角为2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进样器的顶空进样瓶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套(41)与所述收口套(42)之间的连接部位呈倒圆角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进样器的顶空进样瓶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婧刘卫国曹蕴宁黎焦焦赵增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