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的光伏发电板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032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7
一种便于组装的光伏发电板框架,包括连接件和边框。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组装时,拉动拉杆带动插接块缩入容纳槽内并压缩抵紧弹簧,然后将边框上的T形导轨对着固定块上的T形滑槽按下,对边框进行初步限位,然后松开拉杆,插接块会在抵紧弹簧的推动下插入连接件上的L形插接槽内,然后向上拉动提拉板,提拉板向上移动会带动限位杆移动并使复位弹簧拉伸,失去限位杆的阻挡后,插接块继续被抵紧弹簧推动,使其完全进入L形插接槽内,然后松开提拉板,限位杆会在复位弹簧的拉动下向下移动并插入插接块上的限位孔内,将插接块固定在L形插接槽内,按照此方式将其余边框和连接件连接,即可组装完成,组装方式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光伏发电板用框架。


技术介绍

1、光伏发电利用了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2、经检索公开号为cn21793549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板框架,包括:光伏框架,所述光伏框架包括主框架和支撑框架;光伏电板,所述光伏电板嵌放在主框架内且位于支撑框架的顶端;承托压固组件,两组所述承托压固组件分别滑动设置在光伏框架的两端;所述承托压固组件包括承托板和压固机构,所述压固机构包括收放块、压固块和挤压弹簧。

3、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不足:如上述专利中的框架为一体式框架,一体式框架结构会占用大量空间,运输成本较高,还有一些框架是通过螺丝组装的方式组合,相比较于一体式框架会节省大量空间,运输成本也会降低,但是在现场组装时颇为麻烦,需利用电钻等工具进行组装,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组装的光伏发电板框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组装的光伏发电板框架,包括连接件和边框,所述边框的两端均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滑动连接有插接块,两个所述容纳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抵紧弹簧,所述抵紧弹簧的另一端与插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容纳槽的上侧壁上贯穿设置有通槽,所述插接块的上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上端穿过通槽并延伸至边框的上方,所述连接件上设有限位组件。

3、作为改进:所述限位组件包括l形插接槽、限位杆、提拉板和复位弹簧,所述连接件上贯穿设置有l形插接槽,所述l形插接槽的内部设有两个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的上端滑动穿过连接件并延伸至其上方且固定连接有提拉板,所述限位杆的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提拉板的下侧壁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连接件的上侧壁固定连接。

4、作为改进:所述插接块的上侧壁上开设有与限位杆相配合的限位孔。

5、作为改进: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t形滑槽,所述边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与t形滑槽相适配的t形导轨。

6、作为改进:所述插接块远离容纳槽的一端设有磁铁。

7、作为改进:所述连接件的下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承托板。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1.组装时,拉动拉杆带动插接块缩入容纳槽内并压缩抵紧弹簧,然后将边框上的t形导轨对着固定块上的t形滑槽按下,对边框进行初步限位,然后松开拉杆,插接块会在抵紧弹簧的推动下插入连接件上的l形插接槽内,然后向上拉动提拉板,提拉板向上移动会带动限位杆移动并使复位弹簧拉伸,失去限位杆的阻挡后,插接块继续被抵紧弹簧推动,使其完全进入l形插接槽内,然后松开提拉板,限位杆会在复位弹簧的拉动下向下移动并插入插接块上的限位孔内,将插接块固定在l形插接槽内,按照此方式将其余边框和连接件连接,即可组装完成,组装方式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组装的光伏发电板框架,包括连接件(1)和边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2)的两端均开设有容纳槽(2.1),所述容纳槽(2.1)内滑动连接有插接块(2.2),两个所述容纳槽(2.1)相互靠近的一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抵紧弹簧(2.3),所述抵紧弹簧(2.3)的另一端与插接块(2.2)固定连接,所述容纳槽(2.1)的上侧壁上贯穿设置有通槽(2.4),所述插接块(2.2)的上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拉杆(2.5),所述拉杆(2.5)的上端穿过通槽(2.4)并延伸至边框(2)的上方,所述连接件(1)上设有限位组件(3),所述限位组件(3)包括L形插接槽(3.1)、限位杆(3.2)、提拉板(3.3)和复位弹簧(3.4),所述连接件(1)上贯穿设置有L形插接槽(3.1),所述L形插接槽(3.1)的内部设有两个限位杆(3.2),两个所述限位杆(3.2)的上端滑动穿过连接件(1)并延伸至其上方且固定连接有提拉板(3.3),所述限位杆(3.2)的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3.4),所述复位弹簧(3.4)的一端与提拉板(3.3)的下侧壁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连接件(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组装的光伏发电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块(2.2)的上侧壁上开设有与限位杆(3.2)相配合的限位孔(2.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组装的光伏发电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上开设有T形滑槽(1.2),所述边框(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与T形滑槽(1.2)相适配的T形导轨(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组装的光伏发电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块(2.2)远离容纳槽(2.1)的一端设有磁铁(2.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组装的光伏发电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的下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承托板(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组装的光伏发电板框架,包括连接件(1)和边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2)的两端均开设有容纳槽(2.1),所述容纳槽(2.1)内滑动连接有插接块(2.2),两个所述容纳槽(2.1)相互靠近的一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抵紧弹簧(2.3),所述抵紧弹簧(2.3)的另一端与插接块(2.2)固定连接,所述容纳槽(2.1)的上侧壁上贯穿设置有通槽(2.4),所述插接块(2.2)的上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拉杆(2.5),所述拉杆(2.5)的上端穿过通槽(2.4)并延伸至边框(2)的上方,所述连接件(1)上设有限位组件(3),所述限位组件(3)包括l形插接槽(3.1)、限位杆(3.2)、提拉板(3.3)和复位弹簧(3.4),所述连接件(1)上贯穿设置有l形插接槽(3.1),所述l形插接槽(3.1)的内部设有两个限位杆(3.2),两个所述限位杆(3.2)的上端滑动穿过连接件(1)并延伸至其上方且固定连接有提拉板(3.3),所述限位杆(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慧君卢鹿黄宇峰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凯昌金电铝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