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1006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成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四个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液压推杆,液压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上模具,且活动座的内部设置有冷却组件,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脱模组件。通过在底座的内部设置有脱模组件,可以将下模具放置在限位支撑块的表面,然后将脱模板与下模具的底部处于平齐状态,从而可以在硅橡胶模型成型之后,利用脱模板向上将模型顶出下模具,从而实现对模型的快速出料,利用脱模板与模型底部接触面大的特点,不会对模型产生变形损坏,有利于提高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体成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一体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1、硅橡胶制品是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为基胶,加入各种填料(补强剂、耐热剂、改性剂等)经混炼、簿通、过滤、加硫、模压、挤出、粘接等生产工艺制成。硅橡胶制品在成产的时候需要用到模压成型装置,对硅橡胶进行一体成型加工操作。

2、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2320499974.3的专利文件,一种液体硅橡胶注射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具、驱动组件和脱模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布置于所述下模具上;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空槽、驱动气缸和移动块;所述空槽开设于所述下模具内;本技术通过设置驱动组件和脱模组件,利用驱动组件和脱模组件的作用,使本技术提供的装置能够提高脱模效率。

3、以上硅橡胶注射成型模具,在实际使用时,利用脱模块对成型的硅橡胶模型进行出料,但是由于该脱模块与模型底部的接触面过小,容易导致在脱模顶出过程中,对模型产生变形和损坏的情况,且该模具装置缺乏对成型后模型进行快速冷却降温的结构,未及时冷却的模型更加容易在脱模时出现变形的情况,不利于加工的整体效率。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硅橡胶一体成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成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一体成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四个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液压推杆,液压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上模具,且活动座的内部设置有冷却组件;

4、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脱模组件,所述安装槽的左右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位置相对应的限位支撑块,所述限位支撑块的上表面设置有下模具,所述脱模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底板,所述活动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顶升杆,所述顶升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脱模板。

5、优选地,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隔板,所述活动底板位于限位隔板的上方,所述限位隔板的表面开设有矩形导向孔,所述升降块与矩形导向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6、优选地,所述活动底板的两侧均与安装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脱模板的大小与下模具的模槽内壁相匹配。

7、优选地,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活动座内部的输送泵和冷却液盒,所述冷却液盒的内壁嵌设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活动座的背面安装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的位置与半导体制冷片的散热端相对应。

8、优选地,所述输送泵的输出端延伸至冷却液盒的内部,且输送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流插管,所述冷却液盒的右侧嵌设安装有第二导流插管,第一导流插管和第二导流插管的底端均延伸至活动座的外部。

9、优选地,所述下模具的内部开设有冷却空腔,且下模具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的位置分别与第一导流插管和第二导流插管相对应。

10、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流插管和第二导流插管的表面均固定设置有橡胶密封圈,且第一导流插管和第二导流插管分别与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相匹配。

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2、1、本技术通过在底座的内部设置有脱模组件,可以将下模具放置在限位支撑块的表面,然后将脱模板与下模具的底部处于平齐状态,从而可以在硅橡胶模型成型之后,利用脱模板向上将模型顶出下模具,从而实现对模型的快速出料,利用脱模板与模型底部接触面大的特点,不会对模型产生变形损坏,有利于提高成型质量。

13、2、本技术通过在活动座的内部设置有冷却组件,在活动座带动上模具与下模具闭合时,可以利用活动座底部的第一导流插管和第二导流插管插入到下模具的冷却空腔内部,再利用输送泵将冷却液盒中的冷却液循环输送至下模具的冷却空腔中,从而实现对硅橡胶模型的快速和均匀冷却效果,有助于提高出料的速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成型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四个导向柱(2),所述导向柱(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液压推杆(3),液压推杆(3)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座(4),所述活动座(4)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上模具(5),且活动座(4)的内部设置有冷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隔板(15),所述活动底板(12)位于限位隔板(15)的上方,所述限位隔板(15)的表面开设有矩形导向孔,所述升降块(11)与矩形导向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底板(12)的两侧均与安装槽(6)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脱模板(14)的大小与下模具(8)的模槽内壁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活动座(4)内部的输送泵(16)和冷却液盒(17),所述冷却液盒(17)的内壁嵌设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18),所述活动座(4)的背面安装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的位置与半导体制冷片(18)的散热端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泵(16)的输出端延伸至冷却液盒(17)的内部,且输送泵(16)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流插管(19),所述冷却液盒(17)的右侧嵌设安装有第二导流插管(20),第一导流插管(19)和第二导流插管(20)的底端均延伸至活动座(4)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8)的内部开设有冷却空腔(21),且下模具(8)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插孔(22)和第二插孔(23),所述第一插孔(22)和第二插孔(23)的位置分别与第一导流插管(19)和第二导流插管(20)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插管(19)和第二导流插管(20)的表面均固定设置有橡胶密封圈(24),且第一导流插管(19)和第二导流插管(20)分别与第一插孔(22)和第二插孔(23)相匹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成型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四个导向柱(2),所述导向柱(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液压推杆(3),液压推杆(3)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座(4),所述活动座(4)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上模具(5),且活动座(4)的内部设置有冷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隔板(15),所述活动底板(12)位于限位隔板(15)的上方,所述限位隔板(15)的表面开设有矩形导向孔,所述升降块(11)与矩形导向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底板(12)的两侧均与安装槽(6)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脱模板(14)的大小与下模具(8)的模槽内壁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活动座(4)内部的输送泵(16)和冷却液盒(17),所述冷却液盒(17)的内壁嵌设安装有半导体制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振
申请(专利权)人:邵阳市广振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