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噪音防护,具体涉及一种声障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1、声障板是专门用于噪声源和受声点之间的一种声学障碍板材,通常是针对某一特定声源和特定保护位置设计,通常高速经过的路段会安装声障板,用以屏蔽高速上的噪音对民居的影响。
2、根据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3086603u的“一种声障板的安装结构”,其所描述的主要是通过锁紧组件对渗入容纳腔的声障板本体进行支撑定位后,通过安装组件对伸入容纳腔内的声障板本体进行支撑定位后,通过安装组件对伸入容纳腔内的声障板本体进行进一步的安装固定,然而由于声障板板材通常有固定的高度,其在安装进容纳腔时需要一块块放入,而单块的声障板受外在环境侵蚀后损坏,在拆卸替换时需要将多个声障板统一拆卸,再将坏掉的声障板进行替换,替换比较麻烦。
3、因此提出一种声障安装结构,以便解决然而由于声障板板材通常有固定的高度,其在安装进容纳腔时需要一块块放入,而单块的声障板受外在环境侵蚀后损坏,在拆卸替换时需要将多个声障板统一拆卸,再将坏掉的声障板进行替换,替换比较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单块声障板在破碎后安装比较麻烦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声障安装结构。
2、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声障安装结构,包括基座和声障板,所述基座上端固定连接有约束杆,所述约束杆上端通过铸造一体成型有弧形端,所述弧形端上侧开设有入料口,所述约束杆一侧固定连接有衔接套,所述衔接套内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底侧套接有衔接管,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衔接板一侧螺纹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接触板,所述接触板与声障板接触,通过设置定位杆及接触板,能够方便挤压声障板。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衔接板底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固定连接在衔接套上,所述凸起与衔接板的凹槽卡合,通过在衔接套及基座上安装凸起,能够对衔接板进行限位,从而便于安装和拆卸,并提供对于声障板的限位。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衔接套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与声障板接触,通过弧形块来挤压声障板,便于提供对于声障板的限位。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衔接管上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螺纹连接螺杆。
7、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约束杆上设置衔接套,并通过螺杆与衔接管的配合,进一步使得衔接板与凸起卡合,在单个拆卸声障板时可以松开定位杆,并收缩衔接管,能够方便自底侧拆卸声障板,提升安装和拆卸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声障安装结构,包括基座(1)和声障板(4),所述基座(1)上端固定连接有约束杆(2),所述约束杆(2)上端通过铸造一体成型有弧形端(3),所述弧形端(3)上侧开设有入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杆(2)一侧固定连接有衔接套(5),所述衔接套(5)内螺纹连接有螺杆(6),所述螺杆(6)底侧套接有衔接管(7),所述衔接管(7)底端固定连接有衔接板(8),所述衔接板(8)与衔接套(5)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声障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板(8)一侧螺纹连接有定位杆(9),所述定位杆(9)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接触板(10),所述接触板(10)与声障板(4)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声障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板(8)底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设置有凸起(11),所述凸起(11)固定连接在衔接套(5)上,所述凸起(11)与衔接板(8)的凹槽卡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声障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套(5)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块(13),所述弧形块(13)与声障板(4)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声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声障安装结构,包括基座(1)和声障板(4),所述基座(1)上端固定连接有约束杆(2),所述约束杆(2)上端通过铸造一体成型有弧形端(3),所述弧形端(3)上侧开设有入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杆(2)一侧固定连接有衔接套(5),所述衔接套(5)内螺纹连接有螺杆(6),所述螺杆(6)底侧套接有衔接管(7),所述衔接管(7)底端固定连接有衔接板(8),所述衔接板(8)与衔接套(5)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声障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板(8)一侧螺纹连接有定位杆(9),所述定位杆(9)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接触板(1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