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氮磷共掺杂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和电池技术_技高网

氮磷共掺杂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和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4140799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提供一种氮磷共掺杂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和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S1:对椰子壳进行预处理,得到干燥的椰子壳粉末;S2:在二氧化碳氛围下加热所述椰子壳粉末,使其进行预碳化,得到热解炭;S3:将所述热解炭与树脂、磷源、碳源、氮源在溶剂中混合,并静置,得到复合颗粒;S4:在保护气氛围下焙烧所述复合颗粒,得到所述氮磷共掺杂负极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负极材料呈多孔碳‑磷基‑包覆层的夹心式结构,具备长循环、高比容量、高首次库伦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钠电池,具体涉及一种氮磷共掺杂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和电池


技术介绍

1、椰壳具备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良好的组分平衡,这为高温热解形成良好的孔径结构提供了基础。由于其具备比较好的孔隙结构和较大的表面积,因此一直被认为是最佳的硬碳材料来源。

2、磷基材料也面临着诸多问题:(1)在嵌钠过程中生成na3p金属化合物会严重的膨胀导致颗粒从表面脱落导致容量急剧下降;(2)磷的导电性仅为1×10-14scm-1,这使其倍率性能并不优秀;(3)其会生成并不稳定的sei膜,一方面过度消耗活性钠离子,也大幅降低了首次库仑效率(ice)。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氮磷共掺杂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池负极和电池。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氮磷共掺杂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3、s1:对椰子壳进行预处理,得到干燥的椰子壳粉末;

4、s2:在二氧化碳氛围下加热所述椰子壳粉末,使其进行预碳化,时间为0.5-5h,得到热解炭;

5、s3:将热解碳与磷源放入球磨罐中,按1-10:0.1的质量比球磨,得到碳磷混合物;

6、s4:将所述碳磷混合物与树脂、碳源、氮源在溶剂中混合,并静置,得到复合颗粒;其中,碳磷混合物、树脂、碳源、氮源的质量比为1-2:0.2-0.5:0.01-0.02:0.5-1,更优选为1:0.2:0.01:1;

7、s5:在保护气氛围下焙烧所述复合颗粒,得到所述氮磷共掺杂负极材料。

8、在s4的静置过程中,氮磷化合物与热解碳基体相接触,同时树脂黏附在这些颗粒表面,形成复合颗粒。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地,s2中,所述预碳化的温度为400-700℃,时间为0.5-5h。

1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核壳式结构的碳材料,这种材料最内层是多孔碳,在其中加入红磷作为提高比容量的活性物质,将椰子壳碳和磷源共同研磨使磷源分散分布在硬碳内部的孔隙内,之后加入热塑性树脂作为外壳,通过热解法形成了一种核壳式的负极结构。

11、为了提升材料的倍率性能,本专利技术还在热解时加入尿素等氮源,使氮元素进入碳骨架中,氮的加入一方面可以提供额外的电子,使得费米能级负极的态密度增加,进而增加导电性,同时也可以制造缺陷位点,进一步提升容量。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加入碳纳米管,制备了氮掺杂的碳纤维导电系统,使得核壳式结构材料具备极好的导电能力。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地,预碳化时通入的二氧化碳的流量为0.1-1l/min。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地,s3中,球磨时间为1-10h;更优选的,将预碳化材料与红磷按1-10:0.1放入球磨机中以100-500r/min的转速研磨1-10h。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地,s4中,静置时的温度为50-100℃,静置时间为6-24h。

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地,所述碳源包括椰子壳、秸秆、稻谷、树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地,所述树脂包括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亚酰胺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地,所述氮源包括尿素、三聚氰胺、氨水、硝酸铵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地,所述磷源包括红磷、磷酸、次磷酸、五氧化二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地,所述溶剂为乙醇。

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地,s5中,焙烧温度为1000-1600℃,焙烧时间为1-3h。

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地,s1的预处理包括:对椰子壳依次进行清洗、切割、干燥和研磨;

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地,s1中干燥温度为80-120℃,干燥时间为6-24h。

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地,s5还包括:对焙烧后的样品进行清洗和干燥,清洗过程包括碱洗、酸洗以及溶剂洗。

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地,碱洗使用的试剂包括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锶中的至少一种。

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地,酸洗使用的试剂包括盐酸、氢氟酸、硝酸中的至少一种。

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地,溶剂洗使用的试剂包括乙醇和/或丙酮。

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地,氮磷共掺杂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8、将从外界获得的椰壳用清水洗净,去除表面上残留的污泥和杂质;

29、再将椰壳切碎成为拇指大小水平,加工晾晒的椰壳片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在60℃-200℃之间进行烘干,优选地在120℃的温度下烘干4-6个小时

30、将烘干的椰子壳用研磨机研磨成为粉末,在通入二氧化碳的情况下(二氧化碳的流量为0.1-1l/min),通过加热碳化的方式,在400-800℃、优选地600℃下先进行预碳化,时间为0.5-5h,去除里面的焦油并部分碳化,得到热解碳;

31、将预碳化的热解炭冷却后浸泡在一定浓度的稀硝酸中浸泡,时间约在12-24小时,优选为14小时,使其内部杂质充分反应溶解;

32、将预碳化的热解炭从溶液中过滤出来,并用清水洗涤直至溶液ph为7为止;

33、将清洗后的热解碳与红磷按1-10:0.1的质量比放入球磨机中,以300r/min的转速研磨1-10h,得到碳磷混合物;

34、将碳磷混合物、酚醛树脂、cnt、尿素按质量比1:0.2:0.01:1的比例放入烧杯并加入适量乙醇,搅拌1h之后放入烘箱,60℃过夜,然后干燥;

35、将干燥好的材料放入管式炉中以5°或10℃/min升温到1000-1600℃,优选为1200℃,保温两个小时,在保温全过程通入氩气使材料处在惰性环境;

36、将热解炭取出后碱洗、酸洗以及乙醇洗,去除内部残留的杂质与残留在表面的有机官能团,过滤烘干,所得样品即为氮磷共掺杂负极材料。

3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氮磷共掺杂负极材料,其由上述氮磷共掺杂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得到。

3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地,所述氮磷共掺杂负极材料具有核壳结构。

3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负极,其由上述氮磷共掺杂负极材料制备被而成;

4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地,所述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1、将所述氮磷共掺杂负极材料、导电剂、粘结剂以6-9:0.5-2:0.5-2,更优选为8:1:1的质量比混合,并加入溶剂调成浆液,涂覆于载片表面并烘干,剪裁后得到所述电池负极。

42、上述电池负极中,优选地,所述导电剂选自炭黑superp、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氮磷共掺杂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S2中,所述预碳化的温度为400-700℃,时间为0.5-5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S3中,球磨时间为1-10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碳源包括椰子壳、秸秆、稻谷、树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S5中,焙烧温度为1000-1600℃,焙烧时间为1-3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S1的预处理包括:对椰子壳依次进行清洗、切割、干燥和研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S5还包括:对焙烧后的样品进行清洗和干燥,清洗过程包括碱洗、酸洗以及溶剂洗;

8.一种氮磷共掺杂负极材料,其由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氮磷共掺杂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得到;

9.一种电池负极,其由权利要求8所述的氮磷共掺杂负极材料制备被而成;

10.一种电池,其包括正极、负极和电解液,所述负极为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负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磷共掺杂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s2中,所述预碳化的温度为400-700℃,时间为0.5-5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s3中,球磨时间为1-10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碳源包括椰子壳、秸秆、稻谷、树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s5中,焙烧温度为1000-1600℃,焙烧时间为1-3h。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炯辉张喜王斌成洪宽于嗣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矿集团黑龙江石墨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