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力车的照明灯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0516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助力车的照明灯安装结构,包括固定夹,所述固定夹的顶部栓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栓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内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内侧栓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侧上部的前后两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连接框内腔的上下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部的表面栓接有蜗轮,且蜗轮与蜗杆的表面啮合,本技术通过设置蜗杆带动蜗轮进行水平旋转调节配合转动轴、棘轮和棘齿进行垂直旋转调节,具备快速调节照明角度的功能,通过旋转的方式,能够有效地使照明灯在安装完成后能够多角度快速调节灯体的照明角度和照明范围,大大提高了安装结构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安装结构,具体为一种助力车的照明灯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1、助力车,是一种依靠电动力来方便用户出行的工具,助力车灯光系统,是安装在助力车上,起到辅助照明或提醒周围用户效果的灯具,传统助力车灯光系统主要包括用于前端照明的车前灯、用于提醒刹车的刹车灯、用于提醒转向的转向灯组成。目前的助力车存在需要再车辆其他部分加装照明灯的需求,这就需要使用照明灯安装结构进行辅助操作。

2、现有的助力车照明灯安装结构大多数是使用螺栓直接固定在车体上的,这种方式使得灯体在安装完成后照射角度存在限制,需要再安装前完成对灯体照射角度的确认,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使用不便的情况,另外,在目前技术中,各类灯体半径及整体大小难以确定,大多数照明灯都有一套相对应的固定安装结构,这导致该灯体损坏或需要更换时需要连带安装结构一起拆除,灯体的拆卸和安装步骤较多,操作繁琐,不便于使用。基于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助力车的照明灯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助力车的照明灯安装结构,具备便于对不同半径大小的照明灯进行有效的夹持固定,便于对安装完成后的照明灯进行照明角度的快速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装置在安装完成后存在照明角度不易调节,不便于对不同半径大小的照明灯体进行有效固定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助力车的照明灯安装结构,包括固定夹,所述固定夹的顶部栓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栓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内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内侧栓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侧上部的前后两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连接框内腔的上下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部的表面栓接有蜗轮,且蜗轮与蜗杆的表面啮合,所述转动杆的顶部穿过连接框栓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栓接有夹持框,所述夹持框顶部的两侧栓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与夹持板的两侧滑动连接。

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轴的两侧穿过弧形板栓接有第一调节手柄,所述转动轴两侧的表面均栓接有棘轮,且两侧棘轮的齿牙方向相反,所述弧形板的两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栓接有棘爪。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调节手柄可以带动棘轮转动,但是由于棘爪自然下坠会对反向移动的棘轮及转动轴进行固定和限位,在需要进行调节转动时,仅需拨动棘爪,使两侧棘轮表面的棘爪脱离棘轮,由于棘轮失去棘爪的限位,即可通过第一手柄带动转动轴调节连接框在弧形板内侧的固定角度,调节完成后使棘爪重新与棘轮相接即可使转动轴受到锁定无法转动。

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板和夹持框的内侧均栓接有弧形夹持件,所述弧形夹持件的内侧夹持有灯体。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弧形夹持件便于对其内侧的圆柱型灯体进行有效夹持固定,且适用于不同半径的圆柱型灯体。

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蜗杆的两侧穿过连接框栓接有第二调节手柄。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用者通过第二调节手柄带动蜗杆在连接框中旋转并带动蜗轮的旋转。

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螺杆的顶部栓接有第三调节手柄。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使用者通过第三调节手柄带动调节螺杆旋转。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技术通过设置蜗杆带动蜗轮进行水平旋转调节配合转动轴、棘轮和棘齿进行垂直旋转调节,具备快速调节照明角度的功能,通过旋转的方式,能够有效地使照明灯在安装完成后能够多角度快速调节灯体的照明角度和照明范围,大大提高了安装结构的实用性;

13、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三调节手柄带动调节螺杆旋转使夹持板和夹持框之间的距离降低,具备快速夹持固定的功能,通过旋转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将不同大小半径的灯体快速有效的固定在安装结构上,大大提高了安装结构的适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助力车的照明灯安装结构,包括固定夹(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1)的顶部栓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右侧栓接有弧形板(3),所述弧形板(3)的内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4),所述转动轴(4)的内侧栓接有连接框(5),所述连接框(5)内侧上部的前后两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蜗杆(6),所述连接框(5)内腔的上下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7),所述转动杆(7)上部的表面栓接有蜗轮(8),且蜗轮(8)与蜗杆(6)的表面啮合,所述转动杆(7)的顶部穿过连接框(5)栓接有横板(9),所述横板(9)的顶部栓接有夹持框(10),所述夹持框(10)顶部的两侧栓接有螺纹筒(11),所述螺纹筒(11)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12),所述调节螺杆(12)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夹持板(13),所述夹持板(13)的两侧开设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的内侧与夹持板(13)的两侧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车的照明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4)的两侧穿过弧形板(3)栓接有第一调节手柄(15),所述转动轴(4)两侧的表面均栓接有棘轮(16),且两侧棘轮(16)的齿牙方向相反,所述弧形板(3)的两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杆(17),所述转杆(17)的表面栓接有棘爪(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车的照明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13)和夹持框(10)的内侧均栓接有弧形夹持件(19),所述弧形夹持件(19)的内侧夹持有灯体(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车的照明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6)的两侧穿过连接框(5)栓接有第二调节手柄(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车的照明灯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12)的顶部栓接有第三调节手柄(2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力车的照明灯安装结构,包括固定夹(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1)的顶部栓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右侧栓接有弧形板(3),所述弧形板(3)的内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4),所述转动轴(4)的内侧栓接有连接框(5),所述连接框(5)内侧上部的前后两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蜗杆(6),所述连接框(5)内腔的上下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7),所述转动杆(7)上部的表面栓接有蜗轮(8),且蜗轮(8)与蜗杆(6)的表面啮合,所述转动杆(7)的顶部穿过连接框(5)栓接有横板(9),所述横板(9)的顶部栓接有夹持框(10),所述夹持框(10)顶部的两侧栓接有螺纹筒(11),所述螺纹筒(11)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12),所述调节螺杆(12)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夹持板(13),所述夹持板(13)的两侧开设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的内侧与夹持板(13)的两侧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鸿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豪仕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