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铁路轨道沉降变形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铁路轨道沉降变形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0479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轨道沉降变形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包括定位杆,定位杆下端滑动连接两个滑块,滑块底部均连接滑筒,滑筒内滑动连接上支杆,上支杆与滑筒之间连接弹簧,上支杆底端通过铰轴铰接连接下支杆,铰轴处设限位件,下支杆底部均连接行走座,行走座上设第一行走电机和油桶,行走座内设油道和漏油孔,行走座的左右两侧上部均设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两个行走座相面对的一侧设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定位杆中部底部设第三红外测距传感器;通过上述设置,使测量数据更加全面,有助于多方面对轨道的沉降变形进行分析;此外,定位杆能保证水平,提高参照测量物的准确性,此外,在沉降测量的同时,还能通过漏油孔对轨道进行润滑,功能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沉降变形测量,尤其是涉及一种铁路轨道沉降变形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1、铁路交通是重要的交通方式,铁轨的维护和保养质量,对于铁道交通安全有巨大的重要性。在路政实践当中,长期使用的情况下,轨道会缓慢地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使得两侧铁轨高度不同,或者轨道发生一定倾斜。因此,在保养维护时,要使用铁路轨道沉降变形测量装置对轨道的沉降变形进行检测测量,以获得数据,方便后期的维护,以免影响交通安全。

2、现有技术中铁路轨道沉降变形测量装置,一般测量时只能测量出左右两侧的轨道的沉降高度差,而不能同时测量轨距、轨道自身倾斜度、两个轨道相对倾斜度以及轨道相对地基的相对高度,使得测量数据不够全面和精确,比如,两个轨道只是对称倾斜时,则测量不出两个轨道的高度差以及倾斜度,影响轨道沉降变形的判断维护;此外,上述装置两侧的检测杆的铰接点在靠下侧位置,因此容易因上重下轻原因,导致检测杆无法保持垂直,影响检测数据,另外,上述装置只能进行测量轨道的沉降变形,而不能对轨道进行涂抹润滑油,功能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轨道沉降变形测量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铁路轨道沉降变形测量装置存在的两侧的检测杆的铰接点在靠下侧位置,因此容易因上重下轻原因,导致检测杆无法保持垂直,影响检测数据的问题,以及上述装置只能进行测量轨道的沉降变形,而不能对轨道进行涂抹润滑油,功能较为单一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路轨道沉降变形测量装置,包括一个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上设有持平件,所述持平件用于校正定位杆保持水平,所述定位杆下端两侧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定位杆底部中部设有一个中支杆,中支杆底部设有一个竖直伸缩杆,所述滑块底部均连接有一个滑筒,所述滑筒内滑动连接有一个上支杆,且上支杆与滑筒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上支杆底端通过铰轴铰接连接有一个下支杆,铰轴处设有一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另一端与中支杆连接,限位件用于限制或解除上支杆与下支杆发生相对转动,并且助于定位杆保持水平,每个下支杆底部均连接有一个能包覆轨道上檐的行走座,行走座上设有第一行走电机和油桶,所述行走座内设有与油桶相通的油道,且行走座上设有能将油道内的润滑油导流到轨道上的漏油孔,每个所述行走座的左右两侧上部均设有一个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两个行走座相面对的一侧设有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定位杆中部底部设有一个第三红外测距传感器。

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持平件包括配重块,配重块与定位杆滑动连接,且配重块上设有第二行走电机,所述定位杆两端均设有一个能贴住定位杆端部的找平板,找平板上端与定位杆铰接,找平板上在靠近配重块的一侧设有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与第二行走电机电连接,在左侧或右侧的接近传感器检测到找平板下端离开定位杆时,发送信号给第二行走电机,第二行走电机带动配重块向反方向移动,直至接近传感器的信号消失。

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筒,限位筒可上下滑动的套设在上支杆与下支杆的铰接点处,所述限位筒分别连接有一个水平伸缩杆,所述水平伸缩杆与中支杆上下滑动连接。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筒上设有能带动其滑动的第三行走电机,定位杆上设有速度传感器,第三行走电机与速度传感器电连接,在初始和正常速度情况下,限位筒套在铰轴外侧,当速度传感器检测到定位杆停止时,所述第三行走电机带动限位筒向上滑动,直至限位筒解除对上支杆和下支杆的转动限制。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三行走电机还与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电连接,当左侧的行走座上的两个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测到的数据相同,并且同时右侧的行走座上的两个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测到的数据相同一段时间后,第三行走电机带动限位筒向下滑动到铰轴处,以限制上支杆和下支杆相对转动。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行走座前端设有一个向前凸出的第一尖角,行走座后端设有一个向后凸出的第二尖角。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尖角两侧斜边底部设清扫刷,第二尖角底部设有橡胶条。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平伸缩杆包括圆筒和圆杆,所述圆筒滑动设置在中支杆上,所述圆杆一端伸进圆筒内并与圆筒滑动连接,另一端与限位筒连接。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支杆底部设有第一平豁口,所述下支杆顶部设有与第一平豁口相对的第二平豁口,所述上支杆和下支杆在第一平豁口和第二平豁口处相互嵌设在一起形成圆柱形,并通过铰轴连接。

11、使用一种铁路轨道沉降变形测量装置进行铁路轨道沉降变形测量的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2、(1)将两个行走座卡在轨道上,限位筒卡在铰轴上,打开第一行走电机,第一行走电机带动行走座移动,在行走座移动的过程中,当速度传感器检测到行走座停止时,此时判断为轨道发生了倾斜;

13、之后,第三行走电机带动限位筒向上移动,直至限位筒解除对上支杆和下支杆的转动限制,此后,下支杆带动行走座随着轨道进行倾斜偏转,之后,行走座继续向前行走,在此过程中,接近传感器检测到找平板偏离定位杆时,第二行走电机带动配重块向左或向右移动,直至两个找平板均贴住定位杆,此时定位杆为水平状态;

14、当左侧的行走座上的两个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测到的数据相同,并且同时右侧的行走座上的两个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测到的数据相同一段时间后,第三行走电机带动限位筒向下滑动到铰轴处,以限制上支杆和下支杆相对转动;

15、(2)在行走座行走的过程中,左侧的行走座上的两个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分别测量出行走座端点到定位杆的距离h1和h2,右侧的行走座上的两个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分别测量出行走座端点到定位杆的距离h3和h4;同时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分别测出两个行走座之间的距离a1和a2;同时第三红外测距传感器测出定位杆到地基的距离h5;

16、(3)根据h1、h2以及轨道或行走座本身的宽度,测算出左侧的轨道的倾斜度,

17、根据h3、h4以及轨道或行走座本身的宽度,测算出右侧的轨道的倾斜度,

18、根据h1、h2、h3、h4、h5比对出左右两侧的轨道的高度差,以及左右两侧的轨道各自相对地基的高度差,

19、根据a1和a2,求a1和a2的平均值,以此得出轨道的轨距。

2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创造具有以下优势:

21、1.通过设置定位杆,并在定位杆上设置持平件,从而能够保证定位杆处于水平状态,提高定位杆的水平度,从而提高比照测量结果;

22、通过在定位杆上滑动设有滑块,滑块连接滑筒,滑筒滑动连接上支杆,上支杆通过铰轴转动连接下支杆,下支杆连接行走座,且在铰轴处设限位件,限位件再与中支杆连接,则在检测测量只有竖直沉降的轨道时,或者在测量只有竖直沉降的路段时,限位筒滑动到铰轴处,避免上支杆和下支杆发生转动,此时,上支杆和下支杆形成一个竖直的整体,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轨道沉降变形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上设有持平件,所述持平件用于校正定位杆保持水平,所述定位杆下端两侧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定位杆底部中部设有一个中支杆,中支杆底部设有一个竖直伸缩杆,所述滑块底部均连接有一个滑筒,所述滑筒内滑动连接有一个上支杆,且上支杆与滑筒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上支杆底端通过铰轴铰接连接有一个下支杆,铰轴处设有一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另一端与中支杆连接,限位件用于限制或解除上支杆与下支杆发生相对转动,并且助于定位杆保持水平,每个下支杆底部均连接有一个能包覆轨道上檐的行走座,行走座上设有第一行走电机和油桶,所述行走座内设有与油桶相通的油道,且行走座上设有能将油道内的润滑油导流到轨道上的漏油孔,每个所述行走座的左右两侧上部均设有一个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两个行走座相面对的一侧设有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定位杆中部底部设有一个第三红外测距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轨道沉降变形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持平件包括配重块,配重块与定位杆滑动连接,且配重块上设有第二行走电机,所述定位杆两端均设有一个能贴住定位杆端部的找平板,找平板上端与定位杆铰接,找平板上在靠近配重块的一侧设有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与第二行走电机电连接,在左侧或右侧的接近传感器检测到找平板下端离开定位杆时,发送信号给第二行走电机,第二行走电机带动配重块向反方向移动,直至接近传感器的信号消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轨道沉降变形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筒,限位筒可上下滑动的套设在上支杆与下支杆的铰接点处,所述限位筒分别连接有一个水平伸缩杆,所述水平伸缩杆与中支杆上下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路轨道沉降变形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筒上设有能带动其滑动的第三行走电机,定位杆上设有速度传感器,第三行走电机与速度传感器电连接,在初始和正常速度情况下,限位筒套在铰轴外侧,当速度传感器检测到定位杆停止时,所述第三行走电机带动限位筒向上滑动,直至限位筒解除对上支杆和下支杆的转动限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铁路轨道沉降变形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行走电机还与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电连接,当左侧的行走座上的两个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测到的数据相同,并且同时右侧的行走座上的两个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测到的数据相同一段时间后,第三行走电机带动限位筒向下滑动到铰轴处,以限制上支杆和下支杆相对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轨道沉降变形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座前端设有一个向前凸出的第一尖角,行走座后端设有一个向后凸出的第二尖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铁路轨道沉降变形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尖角两侧斜边底部设清扫刷,第二尖角后端底部设橡胶条。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路轨道沉降变形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伸缩杆包括圆筒和圆杆,所述圆筒滑动设置在中支杆上,所述圆杆一端伸进圆筒内并与圆筒滑动连接,另一端与限位筒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铁路轨道沉降变形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杆底部设有第一平豁口,所述下支杆顶部设有与第一平豁口相对的第二平豁口,所述上支杆和下支杆在第一平豁口和第二平豁口处相互嵌设在一起形成圆柱形,并通过铰轴连接。

10.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轨道沉降变形测量装置进行铁路轨道沉降变形测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轨道沉降变形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上设有持平件,所述持平件用于校正定位杆保持水平,所述定位杆下端两侧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定位杆底部中部设有一个中支杆,中支杆底部设有一个竖直伸缩杆,所述滑块底部均连接有一个滑筒,所述滑筒内滑动连接有一个上支杆,且上支杆与滑筒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上支杆底端通过铰轴铰接连接有一个下支杆,铰轴处设有一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另一端与中支杆连接,限位件用于限制或解除上支杆与下支杆发生相对转动,并且助于定位杆保持水平,每个下支杆底部均连接有一个能包覆轨道上檐的行走座,行走座上设有第一行走电机和油桶,所述行走座内设有与油桶相通的油道,且行走座上设有能将油道内的润滑油导流到轨道上的漏油孔,每个所述行走座的左右两侧上部均设有一个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两个行走座相面对的一侧设有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定位杆中部底部设有一个第三红外测距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轨道沉降变形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持平件包括配重块,配重块与定位杆滑动连接,且配重块上设有第二行走电机,所述定位杆两端均设有一个能贴住定位杆端部的找平板,找平板上端与定位杆铰接,找平板上在靠近配重块的一侧设有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与第二行走电机电连接,在左侧或右侧的接近传感器检测到找平板下端离开定位杆时,发送信号给第二行走电机,第二行走电机带动配重块向反方向移动,直至接近传感器的信号消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轨道沉降变形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筒,限位筒可上下滑动的套设在上支杆与下支杆的铰接点处,所述限位筒分别连接有一个水平伸缩杆,所述水平伸缩杆与中支杆上下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璐张冬魁杨霄王海鹏于焕翔李俊杰张华琦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三新铁路润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