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0243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软管结构,滤网组件包括滤网本体、第一密封圈和单向阀,滤网本体前侧一体成型有滤网筛,该滤网本体后侧设有端部开口的容纳腔,单向阀置于容纳腔内且与容纳腔相紧配合;滤网本体外周设有支撑部,所述第一密封圈套置在滤网本体外周;软管本体之进水端内设有依次布置的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和第三台阶面,该滤网组件置于进水端内,且支撑部靠抵在第一台阶面,第一密封圈夹置在支撑部和第二台阶面之间,单向阀靠抵在第三台阶面。由于滤网本体前侧一体成型有滤网筛,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单向阀置于容纳腔内且与容纳腔相紧配合,与滤网本体、第一密封圈组成滤网组件,再将滤网组件与软管本体之进水端进行装配,安装及拆卸均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软管结构


技术介绍

1、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7777785u、名称为一种流体供应管件的专利,其包括管体、管接头、壳件、止回阀、过滤件,管接头包括相连通的头部和本体,本体容置在管件的管体内并连通所述管体,头部伸出所述管体并在周向上设有凸缘;壳件套设于所述头部并由所述凸缘支撑,壳件包括延伸部和连接部,延伸部在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沿其轴向延伸,连接部位于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末端,延伸部与所述连接部共同形成有腔体;止回阀容置在所述腔体内并与所述头部相抵接,过滤件卡设在所述腔体内并且其正投影覆盖所述止回阀。从其说明书中看出,过滤件包括弹性部和滤网,滤网采用二次注塑的方式与弹性垫片制成。由于弹性垫片与滤网之间采用二次注塑的方式进行固定,不仅成型困难且成本高。由于止回阀与过滤件依次布置在壳体内部,拆卸完过滤件后还要进行止回阀的拆卸,拆卸步骤繁琐,且,止回阀安装完后不易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软管结构,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2、一种软管结构,其包括软管本体,该软管本体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软管结构还包括滤网组件,该滤网组件包括滤网本体、第一密封圈和单向阀,所述滤网本体前侧一体成型有滤网筛,该滤网本体后侧设有端部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单向阀置于容纳腔内且与容纳腔相紧配合;所述滤网本体外周设有支撑部,所述第一密封圈套置在滤网本体外周;

3、所述软管本体之进水端内设有依次布置的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和第三台阶面,该滤网组件置于进水端内,且所述支撑部靠抵在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密封圈夹置在支撑部和第二台阶面之间,所述单向阀靠抵在第三台阶面。

4、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滤网筛包括设有网孔的过滤盘、若干个环形间隔布置且纵向延伸的筋条和若干个前后间隔布置的圆弧条,所述筋条前端固接在过滤盘上,所述筋条后端与容纳腔相连接,所述圆弧条固接在筋条外周。

5、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过滤盘上还设有便于拆卸的凸部。

6、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软管本体之进水端包括进水接头和螺母,所述螺母套置在进水接头外周,所述进水接头固接在软管本体端部,所述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和第三台阶面均设置在进水接头处。

7、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螺母设有内螺纹,该软管结构还包括密封垫,该密封垫外周设有若干个间隔布置的卡台,该密封垫套置在滤网本体外且靠抵在支撑部,所述卡台卡置在内螺纹的底部螺槽内。

8、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进水接头外周设有导向斜面,所述螺母设有与导向斜面相配合的配合斜面。

9、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单向阀与容纳腔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10、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凸部靠近螺母之端部。

11、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2、1.由于滤网本体前侧一体成型有滤网筛,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单向阀置于容纳腔内且与容纳腔相紧配合,与滤网本体、第一密封圈组成滤网组件,再将滤网组件与软管本体之进水端进行装配,安装及拆卸均方便。

13、2.滤网筛采用筋条与圆弧条相交布置形成方型过滤的特征,过滤效果好,且牢固性好。

14、3.过滤盘上还设有便于拆卸的凸部,方便操作者将滤网组件进行拆卸。

15、4.进水接头与螺母之间通过导向斜面与配合斜面的配合,使得螺母锁紧时能够自动定心,防止螺母偏心,避免滤网组件单边受力而使第一密封圈失效漏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管结构,其包括软管本体,该软管本体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结构还包括滤网组件,该滤网组件包括滤网本体、第一密封圈和单向阀,所述滤网本体前侧一体成型有滤网筛,该滤网本体后侧设有端部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单向阀置于容纳腔内且与容纳腔相紧配合;所述滤网本体外周设有支撑部,所述第一密封圈套置在滤网本体外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筛包括设有网孔的过滤盘、若干个环形间隔布置且纵向延伸的筋条和若干个前后间隔布置的圆弧条,所述筋条前端固接在过滤盘上,所述筋条后端与容纳腔相连接,所述圆弧条固接在筋条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盘上还设有便于拆卸的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本体之进水端包括进水接头和螺母,所述螺母套置在进水接头外周,所述进水接头固接在软管本体端部,所述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和第三台阶面均设置在进水接头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设有内螺纹,该软管结构还包括密封垫,该密封垫外周设有若干个间隔布置的卡台,该密封垫套置在滤网本体外且靠抵在支撑部,所述卡台卡置在内螺纹的底部螺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头外周设有导向斜面,所述螺母设有与导向斜面相配合的配合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与容纳腔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靠近螺母之端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管结构,其包括软管本体,该软管本体设有进水端和出水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结构还包括滤网组件,该滤网组件包括滤网本体、第一密封圈和单向阀,所述滤网本体前侧一体成型有滤网筛,该滤网本体后侧设有端部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单向阀置于容纳腔内且与容纳腔相紧配合;所述滤网本体外周设有支撑部,所述第一密封圈套置在滤网本体外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筛包括设有网孔的过滤盘、若干个环形间隔布置且纵向延伸的筋条和若干个前后间隔布置的圆弧条,所述筋条前端固接在过滤盘上,所述筋条后端与容纳腔相连接,所述圆弧条固接在筋条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盘上还设有便于拆卸的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管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枝周建平曾继江祝传宝
申请(专利权)人: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