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荒漠砂砾石地质的光伏支架基础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用于荒漠砂砾石地质的光伏支架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980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荒漠砂砾石地质的光伏支架基础,包括:圆柱形的桩身、至少两个支撑杆;所述桩身的中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杆,所述桩身的外壁对应所述支撑杆的位置设置有出浆孔,所述出浆孔与所述桩身的内部中空结构连通,所述桩身的底部为锥形桩、顶部设置注浆口;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桩身的外壁活动连接、中部与所述桩身的外壁以弹簧固定连接、第二端在所述弹簧的弹力约束下可沿所述第一端为支点进行转动;所述锥形桩与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螺纹结构。本申请能够提高桩身与地层之间的粘聚力和咬合力,支撑光伏支架基础固定在砂砾石地层中,提高了抗拔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使得光伏支架基础更加牢固,从而适用于砂砾石地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电站,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荒漠砂砾石地质的光伏支架基础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光伏产业的不断发展,光伏电站以“水光互补”“牧光互补”“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等多种型式开发建设,光伏支架较传统支架结构型式设计高度增加;同时我国太阳能年辐射总量主要分布在西北荒漠化地区,该地区特点为砂砾石土质松散力学性质差,且西北荒漠地区的风力较大,光伏支架基础长期在风力的作用下摆动,导致上部结构失稳。

2、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更高的结构承载能力与稳定性,能够提高光伏电站基础的稳定性和施工效率的光伏支架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荒漠砂砾石地质的光伏支架基础。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荒漠砂砾石地质的光伏支架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的桩身、至少两个支撑杆;

4、所述桩身的中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杆,所述桩身的外壁对应所述支撑杆的位置设置有出浆孔,所述出浆孔与所述桩身的内部中空结构连通,所述桩身的底部为锥形桩、顶部设置注浆口;

5、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桩身的外壁活动连接、中部与所述桩身的外壁以弹簧固定连接、第二端在所述弹簧的弹力约束下可沿所述第一端为支点进行转动;

6、所述锥形桩与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螺纹结构。

7、进一步地,所述桩身的内部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上端连通所述注浆口,所述输送管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出浆孔;

8、所述输送管与所述桩身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输送管与所述桩身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处设置有环形挡板。

9、进一步地,还包括:桩帽;所述桩帽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桩身的顶部,所述桩帽具有平面结构,所述平面结构为可用于承受夯击。

10、进一步地,所述桩帽与所述桩身的顶部以螺纹形式可拆卸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桩帽的平面结构上设置有与所述注浆口匹配的通孔。

12、进一步地,所述桩身的顶部设置有加强筋,用于支撑所述桩帽的平面结构。

1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桩身的外壁以铰接方式活动连接。

14、进一步地,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2个、3个或4个。

15、进一步地,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杆在所述桩身的周向上均匀分布。

16、进一步地,在未向所述桩身的注浆口注浆时,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杆在所述弹簧的弹力约束下收紧于所述桩身的外壁。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本专利技术在桩身的底部设置锥形桩、在下半段设置有螺纹结构,且在弹簧弹力约束下支撑杆处于收紧状态,使光伏支架基础更易插入地底,相比于螺旋片桩基础减少了占用的空间,简化了施工步骤,提高了施工效率。在桩身顶部往内部中空结构注浆,在重力和压力作用下浆体从出浆孔中溢出,溢浆的压力将支撑杆撑开,所注浆液能够固化桩身周围的地层,有利于提高桩身与地层之间的粘聚力和咬合力,支撑光伏支架基础固定在砂砾石地层中,提高了抗拔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使得光伏支架基础更加牢固,从而适用于砂砾石地质。同时,在外界因素导致光伏板出现晃动时,对产生的晃动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缓冲,对光伏板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延长了光伏板的使用寿命。

19、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荒漠砂砾石地质的光伏支架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的桩身(1)、至少两个支撑杆(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1)的内部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上端连通所述注浆口,所述输送管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出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基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桩帽(4);所述桩帽(4)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桩身(1)的顶部,所述桩帽(4)具有平面结构,所述平面结构为可用于承受夯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支架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帽(4)与所述桩身(1)的顶部以螺纹形式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支架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帽(4)的平面结构上设置有与所述注浆口匹配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支架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1)的顶部设置有加强筋(14),用于支撑所述桩帽(4)的平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的第一端与所述桩身(1)的外壁以铰接方式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基础,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杆(2)的数量为2个、3个或4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支架基础,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杆(2)在所述桩身(1)的周向上均匀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基础,其特征在于,在未向所述桩身(1)的注浆口注浆时,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杆(2)在所述弹簧(3)的弹力约束下收紧于所述桩身(1)的外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荒漠砂砾石地质的光伏支架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的桩身(1)、至少两个支撑杆(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1)的内部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上端连通所述注浆口,所述输送管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出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基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桩帽(4);所述桩帽(4)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桩身(1)的顶部,所述桩帽(4)具有平面结构,所述平面结构为可用于承受夯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支架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帽(4)与所述桩身(1)的顶部以螺纹形式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支架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帽(4)的平面结构上设置有与所述注浆口匹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伦李占海李进孝白文宇任志凤刘建坤孙兆辉毛湘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