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电路、电源管理电路及其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782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1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源电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降压电路、电源管理电路及其电子设备。该降压电路包括:电压输入端被配置为:接收电池包的正极电压;电压输出端被配置为:提供在目标电压范围内的第一电压;具有预设的开启门限电压的电压驱动型器件的输入端与电压输入端连接,输出端连接至电压输出端。第二电压被提供至电压驱动型器件的控制端,通过电压驱动型器件分压后输出至电压输出端;第二电压为:电池包之中,前n节电芯形成的正极电压。其只需要设置一个压控开关即可实现宽输入范围下的直流电压降压功能,有效的减少了所需要的电子元件数量,从而降低了物料成本和PCB板占用面积,有利于产品的小型化和低成本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源电路,特别涉及一种降压电路、电源管理电路及其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dc-dc降压电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中的电源转换器。其能够将输入电源的直流电压降低到所需的较低电压级别,以确保电子设备正常工作和性能稳定。

2、dc-dc降压电路主要是通过电子元件和控制电路,根据输入和输出电压的要求来实现输入电压降低的目标。图1为典型的buck回路的dc-dc降压电路。其主要通过控制电路ic1提供的pwm信号来控制开关管q的动作,从而使其实现宽范围输入电压的降压。

3、但传统的dc-dc降压电路所需要的电子元件较多,设计方案复杂,经常需要设置有电解电容c01和c02,分压反馈电阻r01和r02等多种元件,所需要的pcb板面积较大,物料成本较高,不利于小型化和低成本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降压电路、电源管理电路及其电子设备,旨在解决传统dc-dc降压电路存在的电子元件数量较多,物料成本较高和pcb板占用面积较大的缺陷。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降压电路。该降压电路应用于多节电芯串联组成的电池包。其包括:电压输入端;所述电压输入端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电池包的正极电压;电压输出端;所述电压输出端被配置为:提供第一电压;所述第一电压在预设的目标电压范围内;电压驱动型器件;所述电压驱动型器件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输入端连接;大于所述开启门限电压的第二电压被提供至所述电压驱动型器件的控制端,通过所述电压驱动型器件分压后输出至所述电压输出端;所述第二电压为:所述电池包之中,前n节电芯形成的正极电压。

3、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压输入端和所述电压驱动型器件的输入端之间的保护单元;其中,所述保护单元被配置为:限制电能的异常流动。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单元包括:二极管和第一电阻;其中,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压驱动型器件的输入端连接。

5、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池包之中前n节电芯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压驱动型器件的控制端连接。

6、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压驱动型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电压驱动型器件的输出端之间的共同连接节点形成所述电压输出端。

7、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压驱动型器件为n型mos管;所述n型mos管的栅极为所述控制端;所述n型mos管的漏极为所述输入端;所述n型mos管的源极为所述输出端。

9、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源管理电路。该电源管理电路包括:如上所述的降压电路;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降压电路的电压输出端连接;其中,所述降压电路的目标电压范围由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确定。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11、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电池包;所述电池包由多节电芯串联组成;如上所述的电源管理电路;以及负载;其中,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池包和负载连接,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电池包提供的电能,形成第三电压并提供给所述负载使用。

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降压电路、电源管理电路及其电子设备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电压驱动型器件的控制端连接到电池包之中部分串联电芯的正极的方式,只需要设置一个压控开关即可实现宽输入范围下的直流电压降压功能,有效的减少了所需要的电子元件数量,从而极大的降低了物料成本和pcb板占用面积,有利于产品的小型化和低成本设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压电路,应用于多节电芯串联组成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压输入端和所述电压驱动型器件的输入端之间的保护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单元包括:二极管和第一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池包之中前n节电芯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压驱动型器件的控制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压驱动型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电压驱动型器件的输出端之间的共同连接节点形成所述电压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驱动型器件为MOS管;所述MOS管的栅极为所述控制端;所述MOS管的漏极为所述输入端;所述MOS管的源极为所述输出端。

8.一种电源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压电路,应用于多节电芯串联组成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压输入端和所述电压驱动型器件的输入端之间的保护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单元包括:二极管和第一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池包之中前n节电芯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压驱动型器件的控制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压驱动型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