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边摩擦阻力模式可调节的金属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773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压边摩擦阻力模式可调节的金属模具,属于金属模具的技术领域。它包括支架,模柄,固定装设于支架顶部的下模座,固定装设于下模座上端面的凹模,固定装设于模柄底部的上模座,固定装设在上模座底部的垫板,采用锁紧板装设于垫板底部且位于凹模正上方的凸模,上端固定装设在上模座上且下端滑动穿过下模座的导向柱,用于拉深过程中对薄板施加弹性压力的板料压紧组件,用于改变板料压紧组件与薄板之间相对运动阻力模式的阻力模式切换组件,以及滑动装设于凹模中、用于向上顶出凹模中制件的卸料顶出组件。本技术是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具有切换成型板料运动阻力模式的功能、可用于拉深成型的金属模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金属模具的,特指一种压边摩擦阻力模式可调节的金属模具


技术介绍

1、具有拉深功能的金属模具是现代产品制造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模具,它能够在薄板拉深前预先压紧板。现有技术中的模具其压边装置通常是弹性压边装置和刚性压边装置,其中刚性压边装置压力不可调节,弹性压边装置压力可以通过弹簧的变形量实现调节。无论是弹性压边还是刚性压边,薄板运动阻力模式均为滑动摩擦模式。因此,现有技术虽然实现了薄板拉深过程中的压边功能,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针对一些较软的金属薄板拉深成型,由于滑动摩擦模式的阻力偏大,从而导致制件会存在如拉破或起皱等影响产品质量的缺陷。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兼顾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双重模式的金属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具有切换成型板料运动阻力模式的功能、可用于拉深成型的金属模具。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的解决方案为:一种压边摩擦阻力模式可调节的金属模具,包括支架和模柄,还包括:固定装设于所述支架顶部的下模座,固定装设于所述下模座上端面的凹模,固定装设于所述模柄底部的上模座,固定装设在所述上模座底部的垫板,采用锁紧板装设于所述垫板底部且位于所述凹模正上方的凸模,上端固定装设在所述上模座上且下端滑动穿过所述下模座的导向柱,用于拉深过程中对薄板施加弹性压力的板料压紧组件,用于改变所述板料压紧组件与薄板之间相对运动阻力模式的阻力模式切换组件,以及滑动装设于所述凹模中、用于向上顶出所述凹模中制件的卸料顶出组件;

3、所述板料压紧组件包括:沿铅垂方向弹性滑动装设在所述上模座上的升降板,沿水平方向转动装设在所述升降板下端的转轴a,固定装设在所述转轴a上的下压辊,采用转轴架沿水平方向转动装设在所述下模座上的转轴b,以及固定装设在所述转轴b上的支撑辊;所述下压辊位于所述支撑辊的正上方;

4、所述阻力模式切换组件包括:固定装设在所述转轴a上的齿轮a,固定装设在所述转轴b上的齿轮b,装设在所述下模座上且轴向沿铅垂方向的电动伸缩杆,固定装设于所述电动伸缩杆活动端部的齿条架,固定装设在所述齿条架上且可与齿轮a、齿轮b同时啮合或同时脱离啮合的间断齿条;

5、所述电动伸缩杆处于最长状态时,所述下压辊压紧放置于所述支撑辊上的薄板后,所述间断齿条与所述齿轮a、所述齿轮b同时啮合;所述电动伸缩杆处于最短状态时,所述下压辊压紧放置于所述支撑辊上的薄板后,所述间断齿条与所述齿轮a、所述齿轮b均脱离啮合。

6、进一步地,所述卸料顶出组件包括:沿铅垂方向滑动装设于所述凹模内部的卸料板,上端固定装设于所述卸料板底部、下端滑动穿过所述下模座后并设有弹簧板b的卸料杆,以及套设于所述卸料杆外部且两端分别与所述下模座和所述弹簧板b固定相连的卸料弹簧。

7、进一步地,间断齿条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无齿段a、啮合段a、无齿段b和啮合段b;所述无齿段b的长度小于所述齿轮a半径、所述齿轮b半径与所述薄板厚度的三者之和;所述啮合段a的长度小于所述齿轮a半径、所述齿轮b半径与所述薄板厚度的三者之和。

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辊和下压辊的半径相等,所述齿轮a半径和齿轮b半径相等,所述齿轮a半径小于所述下压辊的半径。

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辊的顶面与所述凹模的顶面平齐。

10、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板的下部固定装设有弹簧板a,压边弹簧套装于所述升降板的外部,且两端分别与所述锁紧板和弹簧板a相连。

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压边摩擦阻力模式可调节的金属模具,设有由下压辊、支撑辊等零部件组成的板料压紧组件,使得薄板的局部被凸模拉入凹模前其周边已经提前被紧紧压住,且压边力可根据压边弹簧的变形量进行调节;此外,本技术还设有用于改变薄板运动阻力模式的阻力模式切换组件,当电动伸缩杆驱动间断齿条运动至最高位置时,齿轮a和齿轮b与间断齿条啮合锁死,下压辊、支撑辊无法自由转动,薄板进入到滑动摩擦阻力模式;当电动伸缩杆驱动间断齿条运动至最低位置时,齿轮a和齿轮b与间断齿条脱离啮合,下压辊、支撑辊能够自由转动,薄板进入滚动摩擦阻力模式。由此可知,本技术是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具有切换成型薄板运动阻力模式的功能、可用于拉深成型的金属模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边摩擦阻力模式可调节的金属模具,包括支架(21)和模柄(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装设于所述支架(21)顶部的下模座(22),固定装设于所述下模座(22)上端面的凹模(23),固定装设于所述模柄(11)底部的上模座(12),固定装设在所述上模座(12)底部的垫板(13),采用锁紧板(15)装设于所述垫板(13)底部且位于所述凹模(23)正上方的凸模(14),上端固定装设在所述上模座(12)上且下端滑动穿过所述下模座(22)的导向柱(31),用于拉深过程中对薄板(7)施加弹性压力的板料压紧组件,用于改变所述板料压紧组件与薄板(7)之间相对运动阻力模式的阻力模式切换组件,以及滑动装设于所述凹模(23)中、用于向上顶出所述凹模(23)中制件的卸料顶出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边摩擦阻力模式可调节的金属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顶出组件包括:沿铅垂方向滑动装设于所述凹模(23)内部的卸料板(61),上端固定装设于所述卸料板(61)底部、下端滑动穿过所述下模座(22)后并设有弹簧板B(64)的卸料杆(62),以及套设于所述卸料杆(62)外部且两端分别与所述下模座(22)和所述弹簧板B(64)固定相连的卸料弹簧(6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边摩擦阻力模式可调节的金属模具,其特征在于,间断齿条(51)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无齿段A(511)、啮合段A(512)、无齿段B(513)和啮合段B(514);所述无齿段B(513)的长度小于所述齿轮A(52)半径、所述齿轮B(53)半径与所述薄板(7)厚度的三者之和;所述啮合段A(512)的长度小于所述齿轮A(52)半径、所述齿轮B(53)半径与所述薄板(7)厚度的三者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边摩擦阻力模式可调节的金属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辊(48)和下压辊(45)的半径相等,所述齿轮A(52)半径和齿轮B(53)半径相等,所述齿轮A(52)半径小于所述下压辊(45)的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边摩擦阻力模式可调节的金属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辊(48)的顶面与所述凹模(23)的顶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边摩擦阻力模式可调节的金属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41)的下部固定装设有弹簧板A(43),压边弹簧(42)套装于所述升降板(41)的外部,且两端分别与所述锁紧板(15)和弹簧板A(43)相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边摩擦阻力模式可调节的金属模具,包括支架(21)和模柄(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装设于所述支架(21)顶部的下模座(22),固定装设于所述下模座(22)上端面的凹模(23),固定装设于所述模柄(11)底部的上模座(12),固定装设在所述上模座(12)底部的垫板(13),采用锁紧板(15)装设于所述垫板(13)底部且位于所述凹模(23)正上方的凸模(14),上端固定装设在所述上模座(12)上且下端滑动穿过所述下模座(22)的导向柱(31),用于拉深过程中对薄板(7)施加弹性压力的板料压紧组件,用于改变所述板料压紧组件与薄板(7)之间相对运动阻力模式的阻力模式切换组件,以及滑动装设于所述凹模(23)中、用于向上顶出所述凹模(23)中制件的卸料顶出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边摩擦阻力模式可调节的金属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顶出组件包括:沿铅垂方向滑动装设于所述凹模(23)内部的卸料板(61),上端固定装设于所述卸料板(61)底部、下端滑动穿过所述下模座(22)后并设有弹簧板b(64)的卸料杆(62),以及套设于所述卸料杆(62)外部且两端分别与所述下模座(22)和所述弹簧板b(64)固定相连的卸料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津静葛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市康宏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