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动力系统及电动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9766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1
本技术属于动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动力系统及电动汽车。本技术中的电力动力系统包括支架组件、动力电池组件、驱动组件、散热组件和功率转换输出组件,支架组件包括底座、架体和保护罩,保护罩罩设于底座上且与底座之间形成容纳腔,架体位于容纳腔并与底座相连,动力电池组件设于架体上,驱动组件位于容纳腔并安装于底座上,散热组件位于容纳腔并安装于设于架体上,用于对驱动组件进行散热,功率转换输出组件位于容纳腔并安装于架体上,驱动组件、散热组件和功率转换输出组件分别与动力电池组件电连接。根据本技术的电力动力系统,使得动力电池组件、散热组件和功率转换输出组件集中在同一架体上,集成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动力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电力动力系统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1、目前,人们大多会采用传统燃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源为其他设备提供驱动力,但是燃油发动机的排放尾气较为严重,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动力系统装置逐渐由传统的燃油动力在向非燃油动力系统(例如新燃料、纯电、混动等动力装置)进行转变。但是现有非燃油动力系统装置通常包括动力电池组件、驱动组件、散热组件以及多种控制器等,构件较多,使得非燃油动力系统的占用的空间较大,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非燃油动力系统集成度较低,导致生产成本提高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2、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力动力系统,包括:

3、支架组件,包括底座、架体和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罩设于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架体位于所述容纳腔并与所述底座相连;

4、动力电池组件,设于所述架体上;

5、驱动组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

6、散热组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并安装于设于所述架体上,用于对所述驱动组件进行散热;

7、功率转换输出组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并安装于所述架体上;

8、其中,所述驱动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和所述功率转换输出组件分别与所述动力电池组件电连接。

9、根据本技术的电力动力系统,较于现有的燃油动力,能够减轻对环境的有害污染。通过将驱动组件设置于底座上,由于驱动组件较为沉重,能够使得整体系统的重心靠下,不易倾倒或侧翻,保证整体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驱动组件、散热组件和功率转换输出组件设置于架体上,使得动力电池组件、散热组件和功率转换输出组件可以集中在同一架体上,集成度较高,配合底座上的驱动组件,进一步地使得整体系统的占用空间减小,同时由于各个组件之间集成在一起,减少了两两组件之间连接管路的使用量,进而减少了成本。

10、另外,根据本技术的电力动力系统,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具有冷却水道,所述散热组件包括:

12、散热水箱,所述散热水箱的出口端和所述冷却水道的入口端相连通,所述散热水箱的入口端和所述冷却水道的出口端相连通;

13、散热水泵,所述散热水泵设于所述散热水箱的出口端并能够驱动所述散热水箱内的冷却水进行流动;

14、膨胀水箱,所述膨胀水箱与所述散热水箱相连通,沿所述支架组件的高度方向,所述膨胀水箱的高度大于所述散热水箱的高度。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16、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具有第一冷却水路;

17、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设于所述驱动电机上且与所述驱动电机控制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具有第二冷却水路,所述第一冷却水路与所述第二冷却水路连通并构成所述冷却水道,所述电机控制器与所述动力电池组件电连接。

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油泵,所述油泵与所述动力电池组件电连接。

1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电池组件包括:

20、高压配电箱,所述高压配电箱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驱动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和所述功率转换输出组件电连接;

21、车载充电机;

22、动力电池组,所述动力电池组的输出端与所述高压配电箱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动力电池组的输入端与所述车载充电机电连接。

2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电池组包括至少两个动力电池,至少两个所述动力电池串联设置。

2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架体包括固定组件和至少三个分隔件,所述固定组件设于所述底座上,沿所述支架组件的高度方向,至少三个分隔件间隔设于所述固定组件的同一侧,且相邻所述分隔件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动力电池设于所述容置腔且与所述容置腔一一对应。

2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力动力系统还包括整机控制器,所述整机控制器位于所述容纳腔并连接于所述架体上,所述整机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动力电池组件和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

2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功率转换输出组件包括dc/dc电源转换模块和dc/ac电源转换模块,所述dc/dc电源转换模块和所述dc/ac电源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动力电池组件电连接。

27、本技术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具有上述的电力动力系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具有冷却水道,所述散热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油泵,所述油泵与所述动力电池组件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组包括至少两个动力电池,至少两个所述动力电池串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固定组件和至少三个分隔件,所述固定组件设于所述底座上,沿所述支架组件的高度方向,至少三个分隔件间隔设于所述固定组件的同一侧,且相邻所述分隔件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动力电池设于所述容置腔且与所述容置腔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动力系统还包括整机控制器,所述整机控制器位于所述容纳腔并连接于所述架体上,所述整机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动力电池组件和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转换输出组件包括DC/DC电源转换模块和DC/AC电源转换模块,所述DC/DC电源转换模块和所述DC/AC电源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动力电池组件电连接。

10.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力动力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具有冷却水道,所述散热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油泵,所述油泵与所述动力电池组件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组包括至少两个动力电池,至少两个所述动力电池串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固定组件和至少三个分隔件,所述固定组件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启于健乔杰言诞钊李鸣高涛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