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型电梯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新型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669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梯,旨在解决当前电梯在井道内部平面净尺寸不统一,特别是下半部分井道下部因人行通道和消防通道,有凸出使对重运行受阻的技术问题,其结构包括电梯井道,所述电梯井道一侧的中下方安装设置有凸出墙,在所述凸出墙上安装有对重缓冲座,在所述对重缓冲座上方的对应位置安装有对重机构,所述对重机构通过滑轮机构连接有牵引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变对重的行程以及传动比例来解决底部层楼凸出无法使对重下到底坑,将对重缓冲座上调至井道的尺寸较大位置,避开凸出的同时,利用凸出位置安装对重缓冲座,在对重机构上配置安全钳,使电梯在井道内部净尺寸不统一的情况下,还能让电梯对重进行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具体为一种新型电梯


技术介绍

1、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旧楼加装电梯和各种风格复杂的新建筑设计电梯,因人行道,消防通道及其他原因,导致一楼或者地下楼层能给电梯的运行井道空间不足且与上部分不一致,无法按照传统的方式来设计电梯,给住户及商家带来极大的遗憾,有的旧楼老年居民,看到邻居加装好的电梯,轻松上下楼,而自己的无法实现感到伤心之极致。

2、在实现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使用过程中,传统的电梯不能通过改变对重的行程以及传动比例来解决底部层楼凸出无法使对重下到底坑,因而传统电梯在井道内部净尺寸不统一的情况下容易使对重运行受阻得现象。为此,需要设计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梯,以解决当前电梯在井道内部平面净尺寸不统一,特别是下半部分井道下部因人行通道和消防通道,有凸出使对重运行受阻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梯,包括电梯井道,所述电梯井道一侧的中下方安装设置有凸出墙,在所述凸出墙上安装有对重缓冲座,在所述对重缓冲座上方的对应位置安装有对重机构,所述对重机构通过滑轮机构连接有牵引索,所述电梯井道内部的上方安装有钢梁,所述钢梁的一侧安装有端接装置,在所述端接装置的一侧安装有导向轮机构,在所述导向轮机构的一侧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牵引索的另一端经过导向轮机构和驱动机构连接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的内部安装有电梯轿厢,所述对重机构的传动比例是所述电梯轿厢的传动比例的两倍,使对重机构的行程比电梯轿厢的行程少一倍。

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曳引机、曳引轮和制动器,所述曳引机固定连接在所述钢梁的上方,所述曳引轮的两端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板之间,所述制动器位于所述曳引轮的另一侧,并且与所述钢梁的表面固定连接。

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曳引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曳引轮的一端,所述曳引轮的另一端穿过一个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并且传动连接在所述制动器的内部。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对重缓冲座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凸出墙的表面,并且位于所述电梯井道的内部,所述对重机构位于所述对重缓冲座的正上方,所述滑轮机构的安装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对重机构顶端的中间处。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牵引索的一端通过端接装置固定连接在钢梁上,所述牵引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龙门架的顶端,所述牵引索的依次穿过滑轮机构的动滑轮底部、导向轮机构的导向轮一侧和驱动机构的曳引轮上方。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端接装置和导向轮机构的安装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钢梁上,所述端接装置、导向轮机构和曳引轮均在井道顶部。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梯井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轿厢缓冲座,所述轿厢缓冲座的位置与所述电梯轿厢的位置相对应。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0、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变对重的行程以及传动比例来解决底部层楼凸出无法使对重下到底坑,将对重缓冲座上调至井道的尺寸较大位置,避开凸出的同时,利用凸出位置安装对重缓冲座,在对重机构上配置滑轮机构,使电梯在井道内部净尺寸不统一的情况下,还能让电梯对重进行正常运行,对重机构不需要运行到下部的楼层,从而解决了一楼或地下楼层的井道平面尺寸凸出问题,下方就可以正常的做过道和消防通道,或者其他用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梯,包括电梯井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道(1)一侧的中下方安装设置有凸出墙(11),在所述凸出墙(11)上安装有对重缓冲座(12),在所述对重缓冲座(12)上方的对应位置安装有对重机构(13),所述对重机构(13)通过滑轮机构(14)连接有牵引索(15),所述电梯井道(1)内部的上方安装有钢梁(16),所述钢梁(16)的一侧安装有端接装置(17),在所述端接装置(17)的一侧安装有导向轮机构(18),在所述导向轮机构(18)的一侧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牵引索(15)的另一端经过导向轮机构(18)和驱动机构连接有龙门架(19),所述龙门架(19)的内部安装有电梯轿厢(20),所述对重机构(13)的传动比例是所述电梯轿厢(20)的传动比例的两倍,使对重机构(13)的行程比电梯轿厢(20)的行程少一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曳引机(21)、曳引轮(22)和制动器(23),所述曳引机(21)固定连接在所述钢梁(16)的上方,所述曳引轮(22)的两端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板(25)之间,所述制动器(23)位于所述曳引轮(22)的另一侧,并且与所述钢梁(16)的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曳引轮(22)的一端,所述曳引轮(22)的另一端穿过一个所述支撑板(25)的内部,并且传动连接在所述制动器(2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缓冲座(12)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凸出墙(11)的表面,并且位于所述电梯井道(1)的内部,所述对重机构(13)位于所述对重缓冲座(12)的正上方,所述滑轮机构(14)的安装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对重机构(13)顶端的中间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索(15)的一端通过端接装置(17)固定连接在钢梁(16)上,所述牵引索(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龙门架(19)的顶端,所述牵引索(15)的依次穿过滑轮机构(14)的动滑轮底部、导向轮机构(18)的导向轮一侧和驱动机构的曳引轮(22)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接装置(17)和导向轮机构(18)的安装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钢梁(16)上,所述端接装置(17)、导向轮机构(18)和曳引轮(22)均在井道(1)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轿厢缓冲座(24),所述轿厢缓冲座(24)的位置与所述电梯轿厢(20)的位置相对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梯,包括电梯井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道(1)一侧的中下方安装设置有凸出墙(11),在所述凸出墙(11)上安装有对重缓冲座(12),在所述对重缓冲座(12)上方的对应位置安装有对重机构(13),所述对重机构(13)通过滑轮机构(14)连接有牵引索(15),所述电梯井道(1)内部的上方安装有钢梁(16),所述钢梁(16)的一侧安装有端接装置(17),在所述端接装置(17)的一侧安装有导向轮机构(18),在所述导向轮机构(18)的一侧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牵引索(15)的另一端经过导向轮机构(18)和驱动机构连接有龙门架(19),所述龙门架(19)的内部安装有电梯轿厢(20),所述对重机构(13)的传动比例是所述电梯轿厢(20)的传动比例的两倍,使对重机构(13)的行程比电梯轿厢(20)的行程少一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曳引机(21)、曳引轮(22)和制动器(23),所述曳引机(21)固定连接在所述钢梁(16)的上方,所述曳引轮(22)的两端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撑板(25)之间,所述制动器(23)位于所述曳引轮(22)的另一侧,并且与所述钢梁(16)的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机(21)的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盛陈锋陈敢张细良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德力通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