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成像镜头、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成像镜头、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9523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8
一种成像镜头、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成像镜头具有光轴,且包含镜筒、多个光学透镜、环形固定元件及纳米微结构。光学透镜的至少一者设置于镜筒内部。环形固定元件与光学透镜的至少一者实体接触,且包含物侧面、像侧面、外径面及通光孔。物侧面与像侧面分别面向成像镜头的物侧与像侧。外径面连接物侧面与像侧面。光轴通过通光孔的中心。纳米微结构呈现多个不规则脊状凸起。沿平行光轴方向观察成像镜头,可以同时观察到镜筒、纳米微结构及光学透镜。于垂直光轴的方向上,纳米微结构介于由镜筒定义的镜筒区域和由光学透镜定义的透镜区域之间。借此,可提升成像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揭示内容是关于一种成像镜头与相机模块,且特别是一种应用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成像镜头与相机模块。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可携式电子装置发展快速,例如智能电子装置、平板电脑等,已充斥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而装载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相机模块与成像镜头也随之蓬勃发展。但随着科技愈来愈进步,使用者对于成像镜头的品质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发展一种可减少反射光产生的成像镜头遂成为产业上重要且急欲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成像镜头、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通过纳米微结构的不规则脊状凸起以破坏反射光,可减少反射光的产生以提升成像品质。

2、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其具有一光轴,且包含一镜筒、多个光学透镜、一环形固定元件、一纳米微结构及一光学辨识结构。光轴通过光学透镜,且光学透镜包含至少一光学透镜,其中光学透镜设置于镜筒内部。环形固定元件与光学透镜实体接触,使光学透镜固定于镜筒内部,且环形固定元件包含一物侧面、一像侧面、一外径面及一通光孔。物侧面面向成像镜头的物侧。像侧面面向成像镜头的像侧,像侧面与物侧面相对设置。外径面连接物侧面与像侧面。通光孔由物侧面和像侧面往靠近光轴方向渐缩交会而成且光轴通过通光孔的中心。纳米微结构设置于物侧面与像侧面中至少一者,纳米微结构呈现多个不规则脊状凸起。光学辨识结构设置于像侧面与外径面中至少一者,纳米微结构较光学辨识结构更靠近光轴,且光学辨识结构包含至少一第一光学辨识面。由成像镜头的像侧往物侧沿平行光轴方向观察成像镜头,可以同时观察到镜筒、纳米微结构、第一光学辨识面及光学透镜。于垂直光轴的方向上,纳米微结构介于由镜筒定义的一镜筒区域和由光学透镜定义的一透镜区域之间。成像镜头的一相对照度为ri,其满足下列条件:2%<ri<35%。

3、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纳米微结构的平均高度可介于90nm至350nm。另外,纳米微结构的平均高度可介于125nm至300nm。另外,纳米微结构的平均高度可介于195nm至255nm。

4、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第一光学辨识面于垂直光轴的一投影面积为a,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001mm2≤a≤0.024mm2。

5、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第一光学辨识面的数量为至少二,第一光学辨识面之间的间隔弧长为d,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05mm≤d≤0.8mm。

6、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各第一光学辨识面于垂直光轴的投影面积为a,第一光学辨识面之间的间隔弧长为d,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1≤(√a)/d≤0.9。

7、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可还包含一胶体材料,其中胶体材料与环形固定元件实体接触,使环形固定元件固定于镜筒内部。由成像镜头的像侧往物侧沿平行光轴方向观察成像镜头,可以同时观察到胶体材料和第一光学辨识面。

8、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环形固定元件可还包含一连接结构层,连接结构层设置于纳米微结构与环形固定元件的一表面之间。

9、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光学辨识结构可还包含至少一第二光学辨识面,第一光学辨识面的数量可为至少二,第二光学辨识面设置于第一光学辨识面之间,各第一光学辨识面与第二光学辨识面于一量测方向上的光泽度差值为δg,量测方向与光学辨识结构的夹角为θ,其可满足下列条件:50度≤θ≤90度;以及15gu≤δg≤50gu。

10、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各第一光学辨识面与第二光学辨识面具有粗糙度(ra)差异值为δr,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01μm≤δr≤3.5μm。

11、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纳米微结构可进一步同时设置于物侧面与像侧面。

12、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光学透镜具有一光学有效部,光学有效部的最大直径为do,其可满足下列条件:7mm<do<15mm。

13、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相机模块,包含如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

14、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如前述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与一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相机模块的一成像面。

15、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其具有一光轴,且包含一镜筒、多个光学透镜、一环形固定元件及一纳米微结构。光轴通过光学透镜,且光学透镜包含至少一光学透镜,其中光学透镜设置于镜筒内部。环形固定元件与光学透镜实体接触,使光学透镜固定于镜筒内部,且包含一物侧面、一像侧面、一外径面及一通光孔。物侧面面向成像镜头的物侧。像侧面面向成像镜头的像侧,像侧面与物侧面相对设置。外径面连接物侧面与像侧面。通光孔由物侧面和像侧面往靠近光轴方向渐缩交会而成且光轴通过通光孔的中心。纳米微结构设置于物侧面与像侧面中一者,纳米微结构呈现多个不规则脊状凸起。沿平行光轴方向观察成像镜头,可以同时观察到镜筒、纳米微结构及光学透镜。于垂直光轴的方向上,纳米微结构介于由镜筒定义的一镜筒区域和由光学透镜定义的一透镜区域之间。

16、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纳米微结构的平均高度可介于90nm至350nm。另外,纳米微结构的平均高度可介于125nm至300nm。另外,纳米微结构的平均高度可介于195nm至255nm。

17、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成像镜头的一相对照度为ri,其可满足下列条件:2%<ri<35%。

18、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环形固定元件可还包含一连接结构层,连接结构层设置于纳米微结构与环形固定元件的一表面之间。

19、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其具有一光轴,且包含至少一镜筒、多个光学透镜及一纳米微结构。光轴通过光学透镜,且包含至少一光学透镜,其中光学透镜设置于镜筒内部。纳米微结构呈现多个不规则脊状凸起。沿平行光轴方向观察成像镜头,可以同时观察到镜筒、纳米微结构及光学透镜。于垂直光轴的方向上,纳米微结构介于由镜筒定义的一镜筒区域和由光学透镜定义的一透镜区域之间。

20、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可还包含至少一环形固定元件、一光学辨识结构及一胶体材料。环形固定元件与光学透镜实体接触,使光学透镜固定于镜筒内部,且可包含一物侧面、一像侧面、一外径面及一通光孔。物侧面面向成像镜头的物侧。像侧面面向成像镜头的像侧,像侧面与物侧面相对设置。外径面连接物侧面与像侧面。通光孔由物侧面和像侧面往靠近光轴方向渐缩交会而成且光轴通过通光孔的中心。光学辨识结构设置于像侧面与外径面中至少一者,纳米微结构较光学辨识结构更靠近光轴。胶体材料与环形固定元件实体接触,使环形固定元件固定于镜筒内部。

21、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纳米微结构可设置于环形固定元件的物侧面与像侧面中至少一者。

22、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纳米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光轴,且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纳米微结构的平均高度介于90nm至350n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纳米微结构的平均高度介于125nm至300n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纳米微结构的平均高度介于195nm至255n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光学辨识面于垂直该光轴的一投影面积为A,其满足下列条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光学辨识面的数量为至少二,该至少二第一光学辨识面之间的间隔弧长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光学辨识面于垂直该光轴的该投影面积为A,该至少二第一光学辨识面之间的间隔弧长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环形固定元件还包含: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辨识结构还包含至少一第二光学辨识面,该至少一第一光学辨识面的数量为至少二,该至少一第二光学辨识面设置于该至少二第一光学辨识面之间,各该第一光学辨识面与该至少一第二光学辨识面于一量测方向上的光泽度差值为ΔG,该量测方向与该光学辨识结构的夹角为θ,其满足下列条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光学辨识面与该至少一第二光学辨识面具有粗糙度(Ra)差异值为ΔR,其满足下列条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纳米微结构进一步同时设置于该物侧面与该像侧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光学透镜具有一光学有效部,该光学有效部的最大直径为Do,其满足下列条件:

14.一种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15.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16.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光轴,且包含: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纳米微结构的平均高度介于90nm至350nm。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纳米微结构的平均高度介于125nm至300nm。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纳米微结构的平均高度介于195nm至255nm。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成像镜头的一相对照度为RI,其满足下列条件: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环形固定元件还包含:

22.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光轴,且包含: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纳米微结构设置于该至少一环形固定元件的该物侧面与该像侧面中至少一者。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纳米微结构进一步同时设置于该至少一环形固定元件的该像侧面与该胶体材料上。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纳米微结构的平均高度介于90nm至350nm。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纳米微结构的平均高度介于125nm至300nm。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纳米微结构的平均高度介于195nm至255nm。

29.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辨识结构包含至少一第一光学辨识面。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光学辨识面于垂直该光轴的一投影面积为A,其满足下列条件: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光学辨识面的数量为至少二,该至少二第一光学辨识面之间的间隔弧长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光学辨识面于垂直该光轴的该投影面积为A,该至少二第一光学辨识面之间的间隔弧长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

33.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辨识结构还包含至少一第二光学辨识面,该至少一第一光学辨识面的数量为至少二,该至少一第二光学辨识面设置于该至少二第一光学辨识面之间,各该第一光学辨识面与该至少一第二光学辨识面于一量测方向上的光泽度差值为ΔG,该量测方向与该光学辨识结构的夹角为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光轴,且包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纳米微结构的平均高度介于90nm至350n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纳米微结构的平均高度介于125nm至300n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纳米微结构的平均高度介于195nm至255n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光学辨识面于垂直该光轴的一投影面积为a,其满足下列条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光学辨识面的数量为至少二,该至少二第一光学辨识面之间的间隔弧长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光学辨识面于垂直该光轴的该投影面积为a,该至少二第一光学辨识面之间的间隔弧长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环形固定元件还包含: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辨识结构还包含至少一第二光学辨识面,该至少一第一光学辨识面的数量为至少二,该至少一第二光学辨识面设置于该至少二第一光学辨识面之间,各该第一光学辨识面与该至少一第二光学辨识面于一量测方向上的光泽度差值为δg,该量测方向与该光学辨识结构的夹角为θ,其满足下列条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光学辨识面与该至少一第二光学辨识面具有粗糙度(ra)差异值为δr,其满足下列条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纳米微结构进一步同时设置于该物侧面与该像侧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光学透镜具有一光学有效部,该光学有效部的最大直径为do,其满足下列条件:

14.一种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15.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16.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光轴,且包含: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纳米微结构的平均高度介于90nm至350nm。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纳米微结构的平均高度介于125nm至300nm。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纳米微结构的平均高度介于195nm至255nm。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成像镜头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思欣苏恒毅翁樑傑蔡温祐周明达
申请(专利权)人: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