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梁吊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484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8
本申请涉及钢梁吊点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梁吊点结构,包括有钢桁架,钢桁架包括有顶板与纵梁,纵梁设置在顶板底面,顶板顶面设置有吊耳,吊耳两端由顶板顶面插入底面,纵梁上设置有支撑板,吊耳两端与支撑板两端相连接,可以提高吊点结构与钢桁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钢梁吊点结构的,尤其是涉及一种钢梁吊点结构。


技术介绍

1、悬索桥的桥面由多个钢桁架组成,悬索桥在施工时,先通过桥面吊机将一个钢桁架吊起,之后桥面吊机移动钢桁架,使得钢桁架位于指定位置,最后将钢桁架进行固定后,桥面吊机便开始将下一个钢桁架移动至指定位置。

2、桥面吊机通过钢桁架顶面的吊点结构将钢桁架吊起,现有技术中,吊点结构包括有垫板与吊耳,垫板固定在钢桁架顶面,吊耳两端焊接在垫板顶面,桥面吊机的吊绳一端勾住吊耳,从而将钢桁架吊起,并进行移动,而一个钢桁架的重量较重,垫板与钢桁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较难支撑钢桁架的重量,使得桥面吊机将钢桁架吊起的过程中,钢桁架有脱离桥面吊机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吊点结构与钢桁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钢梁吊点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钢梁吊点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钢梁吊点结构,包括有钢桁架,所述钢桁架包括有顶板与纵梁,所述纵梁设置在所述顶板底面,所述顶板顶面设置有吊耳,所述吊耳两端由顶板顶面插入底面,所述纵梁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吊耳两端与所述支撑板两端相连接。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桥面吊机与吊耳相连接,之后桥面吊机将钢桁架吊起,现有技术中,吊耳固定在钢桁架顶面的垫板上,而本申请实施例中,吊耳由顶板顶面插入顶板底面,从而增加了吊耳与钢桁架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吊耳与钢桁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并且支撑架位于顶板底面,支撑架受到吊耳的拉力,支撑架分担至纵梁上,纵梁受到支撑架向上的力,进而使得支撑架与纵梁较难分开,从而提高支撑架与钢桁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得桥面吊机将钢桁架吊起的过程中更加稳固。

5、优选的,所述钢桁架还包括有横梁,所述横梁设置在所述顶板底面,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相垂直,所述支撑板中心位于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的相交处。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梁与纵梁交接处的面积较大,结构稳定性较强,支撑板中心位于横梁与纵梁的相交处,从而使得支撑板与横梁与纵梁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进一步提高支撑板与横梁、纵梁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7、优选的,所述横梁有多个,多个所述横梁平行设置,所述纵梁有多个,多个所述纵梁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板延伸方向同时与所述纵梁长边、所述横梁长边相交,所述支撑板两端均与所述横梁或所述纵梁相接触。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延伸方向同时与纵梁长边、横梁长边相交,使得支撑板倾斜放置在横梁与纵梁上,进而增大支撑板与横梁、纵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支撑板与横梁、纵梁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9、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顶面两端分别与其相靠近的所述纵梁与所述横梁交接处相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顶面两端分别与其相靠近的纵梁与横梁交接处相连接,从而提高支撑板两端与横梁与纵梁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11、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底面设置有连接件,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纵梁通过所述连接件进行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件的作用下,可以提高支撑板与纵梁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从而使得桥面吊机将钢桁梁吊起时,可以减少钢桁梁摇晃的情况。

13、优选的,所述顶板顶面贯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孔对准所述支撑板两端,所述安装孔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横梁之间的空隙中,所述吊耳两端插入与其相靠近的所述安装孔内。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孔位于相邻两个横梁之间的空隙中,吊耳两端插入与其相靠近的安装孔内,从而可以减少对横梁与纵梁结构的破坏。

15、优选的,所述吊耳包括有挂接部与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一端与挂接部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部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布在所述挂接部的两端,两个所述连接部均向外倾斜设置,两个所述连接部底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顶端之间的距离。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连接部均向外倾斜设置,使得连接部插入孔内时为倾斜插入,从而可以增加连接部与顶板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进一步提高吊耳与顶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17、优选的,所述支撑板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板分布在所述顶板底面,吊耳的数量与支撑板的数量相一致,多个吊耳分别与其相靠近的支撑板相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有多个,使得钢桁架的重量均分在多个支撑板上,从而减少每个支撑板所承受的荷载。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桥面吊机与吊耳相连接,之后桥面吊机将钢桁架吊起,现有技术中,吊耳固定在钢桁架顶面的垫板上,而本申请实施例中,吊耳由顶板顶面插入顶板底面,从而增加了吊耳与钢桁架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吊耳与钢桁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并且支撑架位于顶板底面,支撑架受到吊耳的拉力,支撑架分担至纵梁上,纵梁受到支撑架向上的力,进而使得支撑架与纵梁较难分开,从而提高支撑架与钢桁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得桥面吊机将钢桁架吊起的过程中更加稳固。

21、2、横梁与纵梁交接处的面积较大,结构稳定性较强,支撑板中心位于横梁与纵梁的相交处,从而使得支撑板与横梁与纵梁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进一步提高支撑板与横梁、纵梁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梁吊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钢桁架(1),所述钢桁架(1)包括有顶板(13)与纵梁(12),所述纵梁(12)设置在所述顶板(13)底面,所述顶板(13)顶面设置有吊耳(3),所述吊耳(3)两端由顶板(13)顶面插入底面,所述纵梁(12)上设置有支撑板(2),所述吊耳(3)两端与所述支撑板(2)两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梁吊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桁架(1)还包括有横梁(11),所述横梁(11)设置在所述顶板(13)底面,所述横梁(11)与所述纵梁(12)相垂直,所述支撑板(2)中心位于所述横梁(11)与所述纵梁(12)的相交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梁吊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1)有多个,多个所述横梁(11)平行设置,所述纵梁(12)有多个,多个所述纵梁(12)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板(2)延伸方向同时与所述纵梁(12)长边、所述横梁(11)长边相交,所述支撑板(2)两端均与所述横梁(11)或所述纵梁(12)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梁吊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顶面两端分别与其相靠近的所述纵梁(12)与所述横梁(11)交接处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梁吊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底面设置有连接件,所述支撑板(2)与所述纵梁(12)通过所述连接件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梁吊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3)顶面贯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孔对准所述支撑板(2)两端,所述安装孔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横梁(11)之间的空隙中,所述吊耳(3)两端插入与其相靠近的所述安装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梁吊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3)包括有挂接部(31)与连接部(32),所述连接部(32)一端与挂接部(31)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部(32)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部(32)分布在所述挂接部(31)的两端,两个所述连接部(32)均向外倾斜设置,两个所述连接部(32)底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顶端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梁吊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板(2)分布在所述顶板(13)底面,吊耳(3)的数量与支撑板(2)的数量相一致,多个吊耳(3)分别与其相靠近的支撑板(2)相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梁吊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钢桁架(1),所述钢桁架(1)包括有顶板(13)与纵梁(12),所述纵梁(12)设置在所述顶板(13)底面,所述顶板(13)顶面设置有吊耳(3),所述吊耳(3)两端由顶板(13)顶面插入底面,所述纵梁(12)上设置有支撑板(2),所述吊耳(3)两端与所述支撑板(2)两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梁吊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桁架(1)还包括有横梁(11),所述横梁(11)设置在所述顶板(13)底面,所述横梁(11)与所述纵梁(12)相垂直,所述支撑板(2)中心位于所述横梁(11)与所述纵梁(12)的相交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梁吊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1)有多个,多个所述横梁(11)平行设置,所述纵梁(12)有多个,多个所述纵梁(12)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板(2)延伸方向同时与所述纵梁(12)长边、所述横梁(11)长边相交,所述支撑板(2)两端均与所述横梁(11)或所述纵梁(12)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梁吊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顶面两端分别与其相靠近的所述纵梁(12)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应红王贵羽孟庆王保刘赐文贺清华周文罗兆勇郑湘芝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