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丝线加热装置以及假捻加工机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丝线加热装置以及假捻加工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9123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丝线加热装置以及假捻加工机,不使装置大型化就削减功耗。具备:加热部,形成有沿着延伸方向延伸的丝线行进槽,对在丝线行进槽中行进的丝线进行加热;箱,收纳加热部;多个板部件;第1密封部件;以及第2密封部件。板部件以及箱的主体部相互对置且分离地排列,在与延伸方向正交且与加热部交叉的假想平面中,在远离加热部的方向上排列。第1密封部件以及第2密封部件密封对置的两个板部件之间以及板部件与主体部之间的板间空间的端部。在与延伸方向正交且与加热部交叉的假想平面中,在远离加热部的方向上排列设置有多个形成于板间空间的空气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热丝线的丝线加热装置以及具备该丝线加热装置的假捻加工机。


技术介绍

1、一直以来,已知有在对由合成纤维构成的丝线实施并丝加工、假捻加工等各种加工的加工机中对行进的丝线进行加热的丝线加热装置。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假捻加工机中设置有一次加热单元(丝线加热装置),该一次加热单元具备箱(保温箱)、收纳于箱的收纳空间的加热装置(加热部)、以及配置成填埋收纳有加热装置的收纳空间的间隙的隔热材。在加热装置形成有丝线行进槽,对在丝线行进槽中行进的丝线进行加热。

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05649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在上述丝线加热装置中,期望降低功耗。此处,作为降低功耗的方法,考虑增加隔热材的厚度,减少热从加热部向外部的放出量。但是,由于增加隔热材的厚度,会产生丝线加热装置大型化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装置大型化就能够削减功耗的丝线加热装置以及具备该丝线加热装置的假捻加工机。

3、第1专利技术的丝线加热装置形成有丝线行进的丝线行进通路,具备:加热部,沿着上述丝线行进通路延伸的方向即规定方向延伸,对在上述丝线行进通路中行进的上述丝线进行加热;多个板部件,相互对置且分离地排列,在与上述规定方向正交且与上述加热部交叉的假想平面中,在远离上述加热部的方向上排列;以及密封部件,密封对置的两个上述板部件之间的板间空间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假想平面中,在远离上述加热部的方向上排列设置有多个形成于上述板间空间的空气层。</p>

4、此处,“对置的两个上述板部件之间的板间空间的端部”是指板间空间的边界部,是在板间空间中未被对置的两个板部件划定的部分。

5、在本专利技术中,利用在假想平面中在远离加热部的方向上排列设置的多个空气层,能够抑制热从加热部向外部放出。此外,由于空气层的热传导率比较小,所以即使厚度较小,也发挥充分的隔热性能。进而,由于板间空间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被密封部件密封,因此能够抑制空气在板间空间的内侧与外侧进出。由此,能够抑制在空气层产生对流。因而,在构成板间空间的两个板部件之间难以引起热的移动,能够进一步提高空气层的隔热性能。因此,能够不使装置大型化就削减功耗。

6、第2专利技术的丝线加热装置在第1专利技术中,上述板间空间被密闭。

7、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板间空间被密闭,所以能够可靠地抑制空气在板间空间的内侧与外侧进出。因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空气层的隔热性能。

8、第3专利技术的丝线加热装置在第1或者第2专利技术中,各上述板部件沿着上述规定方向延伸。上述密封部件由隔热材构成,并包括分别密封上述板间空间的上述规定方向的两端部的第1密封部件。

9、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第1密封部件密封板间空间的规定方向的两端部,由此能够抑制空气从该两端部进出。此外,由于密封板间空间的规定方向的两端部的第1密封部件由隔热材构成,所以能够抑制热经由第1密封部件在相邻的板部件之间传递。由此,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基于空气层的隔热性能。

10、第4专利技术的丝线加热装置在第1专利技术中,上述第1密封部件的密度为80kg/m3以上。

11、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使第1密封部件为高密度,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空气经由第1密封部件在板间空间的内侧与外侧进出。因而,能够更可靠地密闭板间空间。

12、第5专利技术的丝线加热装置在第1~第4的任一专利技术中,上述丝线加热装置还具备垫片部件,该垫片部件配置在各上述板间空间。

13、在板间空间的厚度不均匀的情况下,由于在板间空间产生的温度差而容易在形成于板间空间的空气层产生对流。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板间空间配置垫片部件,能够使板间空间的厚度均匀。因而,能够抑制在空气层产生对流,因此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基于空气层的隔热性能。

14、第6专利技术的丝线加热装置在第5专利技术中,分别配置在相邻的两个上述板间空间的上述垫片部件在上述规定方向上配置在不同的位置。

15、在分别配置在相邻的两个板间空间的垫片部件在规定方向上配置在相同的位置的情况下,热容易经由这两个垫片部件在板部件之间移动。在本专利技术中,热难以经由两个垫片部件在板部件之间移动,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基于空气层的隔热性能。

16、第7专利技术的丝线加热装置在第5或者第6专利技术中,至少一个上述板间空间的与上述规定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的一侧的端部被构成该板间空间的两个上述板部件的上述正交方向的上述一侧的端部折弯而成的折弯部密封,在相邻的两个上述板间空间中,密封一方的上述板间空间的上述折弯部与配置在另一方的上述板间空间的上述垫片部件在上述正交方向上配置在不同的位置。

17、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作为板部件的一部分的折弯部密封板间空间,能够密闭板间空间。此外,热难以经由折弯部以及垫片部件在板部件之间移动,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基于空气层的隔热性能。

18、第8专利技术的丝线加热装置在第7专利技术中,上述折弯部作为确保上述两个板部件的间隔的垫片发挥功能。

19、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折弯部,能够使板间空间的厚度均匀。

20、第9专利技术的丝线加热装置在第7或者第8专利技术中,当将多个上述板部件中的相邻的3个上述板部件设为第1板部件、第2板部件以及第3板部件时,上述第1板部件与上述第2板部件之间的上述板间空间的上述正交方向的上述一侧的端部被上述第1板部件以及上述第2板部件的上述正交方向的上述一侧的端部折弯而成的上述折弯部密封。上述密封部件包括第2密封部件,该第2密封部件由隔热材构成,并密封上述第2板部件与上述第3板部件之间的上述板间空间的上述正交方向的上述一侧的端部。

21、在相邻的多个板间空间(即,第1板部件与第2板部件之间的板间空间以及第2板部件与第3板部件之间的板间空间)均被折弯部密封的情况下,热经由密封各板间空间的折弯部在多个板部件之间依次传递。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由隔热材构成的第2密封部件密封第2板部件与第3板部件之间的板间空间。因此,能够抑制经由板部件的折弯部在第1板部件与第2板部件之间传递的热传递到第3板部件。由此,能够保持各板间空间的气密,并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基于空气层的隔热性能。

22、第10专利技术的丝线加热装置在第9专利技术中,当相邻的3个上述板间空间中的位于最接近上述加热部的上述板间空间与位于最远离上述加热部的上述板间空间这两个上述板间空间被上述折弯部密封时,分别密封上述两个板间空间的上述折弯部在上述正交方向上的位置互不相同。

23、在分别密封两个板间空间的折弯部的正交方向上的位置相同的情况下,热有可能经由这两个折弯部在不同的板部件之间移动。在本专利技术中,热难以经由两个折弯部在不同的板部件之间移动,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基于空气层的隔热性能。

24、第11专利技术的丝线加热装置在第9或者10专利技术中,上述丝线加热装置还具备包覆部件,该包覆部件由隔热材构成,并覆盖密封被上述折弯部密封的上述板间空间中的、至少位于最接近上述加热部的上述板间空间的上述折弯部中的与上述板间空间侧相反侧的表面。...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丝线加热装置,形成有丝线行进的丝线行进通路,其特征在于,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17.根据权利要求9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24.一种假捻加工机,对丝线实施假捻加工,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线加热装置,形成有丝线行进的丝线行进通路,其特征在于,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丝线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丝线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中昭仁北川重树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