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绍光专利>正文

一种隆鼻假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040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2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隆鼻假体。通过在构成假体的鼻小柱段内置入由柱筒和螺杆螺接而成的辅助支撑结构,使得鼻小柱段的长度可调,从而满足不同脸型的整形人员对术后鼻型及假体支撑能力方面的要求,该技术方案可应用于各类隆鼻整形的医美项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公开了一种隆鼻假体


技术介绍

1、目前,在整形外科中隆鼻术广泛使用的材料就是硅胶制成的隆鼻假体(如图6所示),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如果需要把鼻尖和鼻梁垫的很高时,硅胶假体由于材料本身的问题,使得这一要求达不到临床效果,因此而产生了一种新的手术,即:肋软骨支架隆鼻术。

2、肋软骨支架隆鼻术,即是在人体胸壁开一刀,取出一段肋软骨,用肋软骨经过修整后建立一个支架,来构建一个比较高的鼻梁和鼻尖。

3、但是,这一手术有很多缺点:

4、首先,在胸壁上取肋软骨会在胸壁留下一条永远抹不掉的切口疤痕。

5、其次,在取肋软骨的时候,有可能误伤、穿破胸膜,造成气胸,这是一种非常不应该发生的倂发症,一旦发生就要做胸腔闭式引流术,给求美者造成心理和身体的双重损伤,从而给医生带来心理和精神、经济上的压力(赔钱)。

6、其三,该手术费时较长,熟练的医生都要三个小时完成,一般的医生做五个小时的时有发生,手术时间长,感染的机会就多,一旦肋软骨被感染,这一手术即宣告失败,感染后的肋软骨不能再用,只有再一次取肋软骨。

7、不使用人体自身材料,怎样通过工业方式批量制作的隆鼻假体满足假体支撑能力并解决隆鼻高度可调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隆鼻假体,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包括与人体鼻梁及鼻小柱整体构型相一致的鼻梁段和鼻小柱段,所述鼻梁段和鼻小柱段的端部相连且呈l形结构;还包括第一柱筒、第二柱筒和螺杆,所述第一柱筒和第二柱筒分别设有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的螺纹呈方向相反设置,所述螺杆设有螺纹呈方向相反设置的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分别与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内螺纹螺接,所述鼻小柱段包括柱心线重合的第一鼻小柱段和第二鼻小柱段,所述第一鼻小柱段与鼻梁段端部相连,所述第一鼻小柱段和第二鼻小柱段分别设置孔口能对接的盲孔和通孔,所述第一柱筒和第二柱筒分别位于盲孔和通孔内且分别与盲孔和通孔呈过盈配合,所述第一柱筒、第二柱筒、盲孔和通孔的轴心线与第一鼻小柱段和第二鼻小柱段的柱心线重合。

3、这种内螺纹方向相反的设计使得螺丝刀拧动螺杆旋转,但第一柱筒和第二柱筒不发生旋转时,两柱筒会沿轴向发生相对位移,柱筒会带动与之过盈配合的第一、第二鼻小柱段移动,从而改变了鼻小柱段的长度,也就改变了隆鼻时垫高的高度,可以适应不同脸型的整形人员对术后鼻型的要求,同时内置螺杆与柱筒的螺接加强了假体的支撑能力。柱筒外壁的滚花设计使得其外表面附着的硅胶材料能和柱筒随动,相互间不会产生滑移。

4、优选的,第一柱筒远鼻尖端面与第一鼻小柱段的远鼻尖端面位于同一平面;第二柱筒近鼻尖端面与第二鼻小柱段的近鼻尖端面位于同一平面。

5、这样,第一鼻小柱段和第二鼻小柱段在做相向运动时不会出现挤迫变形。

6、优选的,所述第一柱筒和第二柱筒的外表面设有分别用于与盲孔和通孔过盈配合的第一滚花和第二滚花。

7、优选的,鼻梁段与所述第一鼻小柱段为一体成形结构,所述盲孔位于第二鼻小柱段内,开凿方向为鼻尖向远鼻尖端;所述通孔位于第一鼻小柱段内,近鼻尖端设有盖板。

8、这种设计可以将假体归置到位后再进行精细调整,设盖板能防止术后人体组织生长进盲孔。

9、优选的,所述鼻梁段与所述第一鼻小柱段铰接,所述盲孔位于第一鼻小柱段内,开凿方向为远鼻尖端向鼻尖;所述通孔位于第二鼻小柱段内,远鼻尖端设有盖板。

10、这种设计能够改变鼻梁段与鼻小柱段之间的角度,可以更好地形成外观漂亮的鼻梁整形曲线,同时也方便螺丝刀进出盲孔,设盖板能防止术后鼻人体组织生长进盲孔。

11、优选的,鼻梁段和鼻小柱段采用硅胶材料。

12、硅胶较软,与人体皮肤的弹性相似,可以使整形后的鼻梁看上去更自然,同时硅胶比较稳定,不会产生一些变质的化学反应,危害被整形者的健康。

13、优选的,第一柱筒、第二柱筒和螺杆均采用钛合金材料或由塑料制成。

14、螺杆在手术过程中来回拧动会摩擦产生细小的材料碎屑,而且被分开的近鼻梁段腔与远鼻梁段腔之间的一段螺杆会直接与人体组织接触,辅助支撑结构的材料选择广泛用于医疗器械的钛合金,可以确保安全并使假体具备足够的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隆鼻假体,包括与人体鼻梁及鼻小柱整体构型相一致的鼻梁段(1)和鼻小柱段(2),所述鼻梁段(1)和鼻小柱段(2)的端部相连且呈L形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柱筒(3)、第二柱筒(4)和螺杆(5),所述第一柱筒(3)和第二柱筒(4)分别设有第一内螺纹(31)和第二内螺纹(41),所述第一内螺纹(31)和第二内螺纹(41)的螺纹呈方向相反设置,所述螺杆(5)设有螺纹呈方向相反设置的第一外螺纹(51)和第二外螺纹(52),所述第一外螺纹(51)和第二外螺纹(52)分别与第一内螺纹(31)和第二内螺纹(41)螺接,所述鼻小柱段(2)包括柱心线重合的第一鼻小柱段(21)和第二鼻小柱段(22),所述第一鼻小柱段(21)与鼻梁段(1)端部相连,所述第一鼻小柱段(21)和第二鼻小柱段(22)分别设置孔口能对接的盲孔(23a)和通孔(23b),所述第一柱筒(3)和第二柱筒(4)分别位于盲孔(23a)和通孔(23b)内且分别与盲孔(23a)和通孔(23b)呈过盈配合,所述第一柱筒(3)、第二柱筒(4)、盲孔(23a)和通孔(23b)的轴心线与第一鼻小柱段(21)和第二鼻小柱段(22)的柱心线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隆鼻假体,其特征为:所述第一柱筒(3)远鼻尖端面与第一鼻小柱段(21)的远鼻尖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柱筒(4)近鼻尖端面与第二鼻小柱段(22)的近鼻尖端面位于同一平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隆鼻假体,其特征为:所述第一柱筒(3)和第二柱筒(4)的外表面设有分别用于与盲孔(23a)和通孔(23b)过盈配合的第一滚花(32)和第二滚花(42)。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隆鼻假体,其特征为:所述鼻梁段(1)与所述第一鼻小柱段(21)为一体成形结构,所述盲孔(23a)位于第二鼻小柱段(22)内,开凿方向为鼻尖向远鼻尖端;所述通孔(23b)位于第一鼻小柱段(21)内,近鼻尖端设有盖板。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隆鼻假体,其特征为:所述鼻梁段(1)与所述第一鼻小柱段(21)铰接,所述盲孔(23a)位于第一鼻小柱段(21)内,开凿方向为远鼻尖端向鼻尖;所述通孔(23b)位于第二鼻小柱段(22)内,远鼻尖端设有盖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隆鼻假体,其特征为:所述鼻梁段(1)和鼻小柱段(2)采用硅胶材料。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隆鼻假体,其特征为:所述鼻梁段(1)和鼻小柱段(2)采用硅胶材料。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隆鼻假体,其特征为:所述第一柱筒(3)、第二柱筒(4)和螺杆(5)均采用钛合金材料或由塑料制成。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隆鼻假体,其特征为:所述第一柱筒(3)、第二柱筒(4)和螺杆(5)均采用钛合金材料或由塑料制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隆鼻假体,包括与人体鼻梁及鼻小柱整体构型相一致的鼻梁段(1)和鼻小柱段(2),所述鼻梁段(1)和鼻小柱段(2)的端部相连且呈l形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柱筒(3)、第二柱筒(4)和螺杆(5),所述第一柱筒(3)和第二柱筒(4)分别设有第一内螺纹(31)和第二内螺纹(41),所述第一内螺纹(31)和第二内螺纹(41)的螺纹呈方向相反设置,所述螺杆(5)设有螺纹呈方向相反设置的第一外螺纹(51)和第二外螺纹(52),所述第一外螺纹(51)和第二外螺纹(52)分别与第一内螺纹(31)和第二内螺纹(41)螺接,所述鼻小柱段(2)包括柱心线重合的第一鼻小柱段(21)和第二鼻小柱段(22),所述第一鼻小柱段(21)与鼻梁段(1)端部相连,所述第一鼻小柱段(21)和第二鼻小柱段(22)分别设置孔口能对接的盲孔(23a)和通孔(23b),所述第一柱筒(3)和第二柱筒(4)分别位于盲孔(23a)和通孔(23b)内且分别与盲孔(23a)和通孔(23b)呈过盈配合,所述第一柱筒(3)、第二柱筒(4)、盲孔(23a)和通孔(23b)的轴心线与第一鼻小柱段(21)和第二鼻小柱段(22)的柱心线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隆鼻假体,其特征为:所述第一柱筒(3)远鼻尖端面与第一鼻小柱段(21)的远鼻尖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柱筒(4)近鼻尖端面与第二鼻小柱段(22)的近鼻尖端面位于同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绍光
申请(专利权)人:王绍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