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浆料生产车间废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9008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2
本技术提供一种导电浆料生产车间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废气系统以及新风系统,还包括若干设于车间不同区域的可移动的有机废气检测仪以及与有机废气检测仪远程连接的控制终端,废气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若干收集罩、废气管道、与控制终端电连接的变频排废风机以及废气处理装置,新风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若干新风口、新风管道以及与控制终端电连接的新风空调,收集罩及新风口均设于车间内顶部,单个收集罩与废气管道设有与控制终端电连接的风罩控制阀,本技术能够根据需要开启对应的收集罩,避免车间冷气过多散失,充分节约能源;同时通过可移动的有机废气检测仪满足多个局部区域的检测需要,配合控制终端对多个区域单独监测,避免局部浓度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的,特别是一种导电浆料生产车间废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1、导电浆料的生产过程中涉及有机废气(voc)的处理,一般的处理方式为:通过新风空调系统补新风,废气管道通过安装在车间顶部的收集罩收集后,再经过过滤棉、喷淋塔、活性炭吸附等的吸附处理后排出至外部环境中。

2、上述有机废气的处理过程仍存在如下问题:

3、1、风机持续启动,通过各收集罩持续产生负压进行相应区域的有机废气收集,然而不同区域的生产情况不一,持续开启将导致车间内的冷气大量散失,浪费能源,且各收集罩的吸力均分后只能维持较低水平,对有机废气的吸收效果不佳;

4、2、针对有机废气的监测为固定点位,而各生产设备工作时其周边区域有机废气的浓度局部升高,上述固定点位无法满足局部监测的需要。

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专门设计了一种导电浆料生产车间废气处理系统,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导电浆料生产车间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废气系统以及新风系统,还包括若干设于车间不同区域的可移动的有机废气检测仪以及与有机废气检测仪远程连接的控制终端,所述废气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若干收集罩、废气管道、与控制终端电连接的变频排废风机以及废气处理装置,所述新风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若干新风口、新风管道以及与控制终端电连接的新风空调,所述收集罩及新风口均设于车间内顶部,单个所述收集罩与废气管道设有与控制终端电连接的风罩控制阀。

3、优选的,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喷淋塔、活性炭吸附箱以及排废烟囱,所述喷淋塔的进气端连接废气管道的出口端。

4、优选的,所述风罩控制阀为电磁气阀。

5、优选的,所述有机废气监测仪包括底座、可拆卸连接于底座上的主机、用于延长主机进气的中空延长管以及用于固定延长管的固定件。

6、优选的,所述主机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控制芯片、与控制芯片输入端电连接的电池模块和检测模块以及与控制芯片输出端电连接的无线发送模块,所述控制终端包括与无线接收模块无线通讯连接的无线接收模块以及与无线接收模块电连接的处理器。

7、优选的,所述控制芯片及处理器均为stm32电路板,所述无线发送模块及无线接收模块为采用wifi通讯的无线通讯模块。

8、优选的,所述底座设有插槽,所述主机下端设有与插槽嵌合的插接部,所述底座下端面设有第一固定胶层。

9、优选的,所述主机上端形成进气口,所述壳体内部的检测模块为用于监测有机废气的气体传感器,所述壳体上端设有进气管及沿进气管开口外凸的插接管,所述延长管包括插接段、延长段以及接收段,所述插接段形成与插接管插接配合的插口,所述延长段为可拉伸的波纹管段,所述接收段形成进气嘴。

10、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呈弧形且与延长管外壁形状相适应的压紧段以及设于压紧段两端的固定端,所述固定端底部可拆卸固定有第二固定胶层。

11、优选的,所述固定端底面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胶层的一侧与固定槽底面粘接,其另一侧设有离型纸。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3、本技术通过可移动的有机废气检测仪,可根据生产设备的位置将其置于车间内的不同位置,与控制终端无线连接的有机废气检测仪监测到该位置的有机废气(voc)浓度超过限定值,随后通过控制终端控制变频排废风机开启,随后开启对应位置的风罩控制阀,当有多个位置的有机废气检测仪的检测数据均超标时,开启多个对应位置的风罩控制阀以及提高变频排废风机的功率,从而及时应对处理不同局部区域的有机废气排放。

14、从而,能够根据需要开启对应的收集罩,避免车间冷气过多散失,充分节约能源;同时,通过可移动的有机废气检测仪满足车间内多个局部区域的检测需要,配合控制终端对多个区域单独监测,避免局部浓度过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电浆料生产车间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废气系统(10)以及新风系统(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设于车间(50)不同区域的可移动的有机废气检测仪(30)以及与有机废气检测仪(30)远程连接的控制终端(40),所述废气系统(10)包括依次连通的若干收集罩(11)、废气管道(12)、与控制终端(40)电连接的变频排废风机(13)以及废气处理装置(14),所述新风系统(20)包括依次连通的若干新风口(21)、新风管道(22)以及与控制终端(40)电连接的新风空调(23),所述收集罩(11)及新风口(21)均设于车间(50)内顶部,单个所述收集罩(11)与废气管道(12)设有与控制终端(40)电连接的风罩控制阀(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浆料生产车间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装置(14)包括依次连接的喷淋塔(141)、活性炭吸附箱(142)以及排废烟囱(143),所述喷淋塔(141)的进气端连接废气管道(12)的出口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浆料生产车间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罩控制阀(111)为电磁气阀。</p>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浆料生产车间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废气监测仪包括底座(31)、可拆卸连接于底座(31)上的主机(32)、用于延长主机(32)进气的中空延长管(33)以及用于固定延长管(33)的固定件(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导电浆料生产车间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32)包括壳体(321)、设于壳体(321)内的控制芯片(322)、与控制芯片(322)输入端电连接的电池模块(323)和检测模块(324)以及与控制芯片(322)输出端电连接的无线发送模块(325),所述控制终端(40)包括与无线接收模块(41)无线通讯连接的无线接收模块(41)以及与无线接收模块(41)电连接的处理器(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导电浆料生产车间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322)及处理器(42)均为STM32电路板,所述无线发送模块(325)及无线接收模块(41)为采用wifi通讯的无线通讯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导电浆料生产车间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1)设有插槽,所述主机(32)下端设有与插槽嵌合的插接部,所述底座(31)下端面设有第一固定胶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导电浆料生产车间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32)上端形成进气口,所述壳体(321)内部的检测模块(324)为用于监测有机废气的气体传感器,所述壳体(321)上端设有进气管(326)及沿进气管(326)开口外凸的插接管(327),所述延长管(33)包括插接段(331)、延长段(332)以及接收段(333),所述插接段(331)形成与插接管(327)插接配合的插口,所述延长段(332)为可拉伸的波纹管段,所述接收段(333)形成进气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导电浆料生产车间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4)包括呈弧形且与延长管(33)外壁形状相适应的压紧段(341)以及设于压紧段(341)两端的固定端(342),所述固定端(342)底部可拆卸固定有第二固定胶层(34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导电浆料生产车间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342)底面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胶层(343)的一侧与固定槽底面粘接,其另一侧设有离型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浆料生产车间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废气系统(10)以及新风系统(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设于车间(50)不同区域的可移动的有机废气检测仪(30)以及与有机废气检测仪(30)远程连接的控制终端(40),所述废气系统(10)包括依次连通的若干收集罩(11)、废气管道(12)、与控制终端(40)电连接的变频排废风机(13)以及废气处理装置(14),所述新风系统(20)包括依次连通的若干新风口(21)、新风管道(22)以及与控制终端(40)电连接的新风空调(23),所述收集罩(11)及新风口(21)均设于车间(50)内顶部,单个所述收集罩(11)与废气管道(12)设有与控制终端(40)电连接的风罩控制阀(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浆料生产车间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装置(14)包括依次连接的喷淋塔(141)、活性炭吸附箱(142)以及排废烟囱(143),所述喷淋塔(141)的进气端连接废气管道(12)的出口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浆料生产车间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罩控制阀(111)为电磁气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浆料生产车间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废气监测仪包括底座(31)、可拆卸连接于底座(31)上的主机(32)、用于延长主机(32)进气的中空延长管(33)以及用于固定延长管(33)的固定件(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导电浆料生产车间废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32)包括壳体(321)、设于壳体(321)内的控制芯片(322)、与控制芯片(322)输入端电连接的电池模块(323)和检测模块(324)以及与控制芯片(322)输出端电连接的无线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长春王冬林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国邦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