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及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958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1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及固定架,所述发动机组件设置在固定架中,发动机组件与固定架之间的连接部位设置有减震缓冲件,所述减震缓冲件包括缓冲架、减震胶、连接梢,发动机与固定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减震构造,发动机做功时产生的振动会被缓冲减弱之后再传递到车架上,避免了发动机做功时产生的振动直接较强烈地传动到车架上,使用的体验感更好,特别是大排量的摩托车,能够较明显地减缓振动,提高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及固定架


技术介绍

1、现有跨骑摩托车的发动机都是刚性地固定在车架上,通过四个连接点与车架固定钢性连接为一体,在使用摩托车的过程中发动机做功时产生的振动会传递到车架上,而使用者的座位处在发动机的车架上方,就会感觉到发动机的振动,虽然这些振动不会影响摩托车的使用性能,但是在等红灯或停车没熄火时,振动感就较明显,车身和车把都会有一定的振动感,对使用者就会产生一定的不足感,特别是大排量的摩托车发动机,例如400cc以上排量的跨骑摩托车,振动感就特别强烈,就会存在些不足,减少发动机做功时产生的振动才能提高使用的舒适性。因此,如果能够对摩托车发动机与固定架之间的连接做出改进,降低发动机做功时产生的振动传递到车架中,就能够提高使用摩托车的舒适感,也能够得到消费者的喜爱。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描述的现有摩托车的发动机做功时产生的振动会传递到车架上,对使用者就会产生一定的振动感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及固定架,发动机与固定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减震构造,发动机做功时产生的振动会被缓冲减弱之后再传递到车架上,避免了发动机做功时产生的振动直接较强烈地传动到车架上,使用的体验感更好,特别是大排量的摩托车,能够较明显地减缓振动,提高舒适感。

2、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及固定架,包括发动机组件、固定架、减震缓冲件,所述发动机组件设置在固定架中,发动机组件与固定架之间的连接部位设置有减震缓冲件,所述减震缓冲件包括缓冲架、减震胶、连接梢,所述固定架下端设置有第一缓冲架连接所述固定架两边的管架,在第一缓冲架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与发动机组件底部接触的第一缓冲胶,第一缓冲胶对发动机组件底部进行支撑,发动机组件产生的上下振动能够被第一缓冲胶吸收,所述固定架下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发动机组件下端的第一连接螺丝,第一连接螺丝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减震胶对发动机组件底部两边进行夹紧,第一减震胶能够缓冲吸收发动机组件左右振动的振幅,发动机组件产生的振动能够缓冲减小再传递到车架中。

3、所述固定架上端部左右两边设置有第三缓冲架,第三缓冲架通过第三连接螺丝与发动机组件上端连接,第三缓冲架与固定架的螺丝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减震胶,第三减震胶能够减缓发动机组件上端与固定架连接之间的钢性,吸收发动机做功时的振幅。

4、所述固定架与第三缓冲架的连接面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胶,第二缓冲胶能够吸收第三缓冲架与固定架的振幅,进一步对发动机组件与固定架的连接部起到减震的作用。

5、所述固定架前端部设置有第二缓冲架,第二缓冲架通过第二连接螺丝与发动机组件前端连接,第二连接螺丝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减震胶,第二减震胶对发动机组件前端两边夹紧,发动机组件产生的振动能够被第二减震胶和第二缓冲架吸收,能够减缓前端部产生的振幅传到固定架中。

6、所述固定架后端部的连接筋中设置有连接梢与发动机组件后端的通孔连接;所述固定架后端部的连接梢两端设置有第四减震胶对发动机组件后端两边夹紧,发动机组件产生的左右振动能够被第四减震胶吸收,减缓后端部产生的振动传到固定架中。

7、所述固定架后端部的连接梢与连接筋的通孔中设置有减震筒,减震筒设置在连接筋的通孔中,连接梢穿过减震筒的中心孔后与发动机组件连接,把发动机组件后端连接在固定架后端部的连接筋中。

8、所述减震筒可以为中空柱体的减震胶或减震橡胶。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及固定架,所述发动机组件设置在固定架中,发动机组件与固定架之间的连接部位设置有减震缓冲件,所述减震缓冲件包括缓冲架、减震胶、连接梢,发动机与固定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减震构造,发动机做功时产生的振动会被缓冲减弱之后再传递到车架上,避免了发动机做功时产生的振动直接较强烈地传动到车架上,使用的体验感更好,特别是大排量的摩托车,能够较明显地减缓振动,提高舒适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及固定架,包括发动机组件、固定架、减震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组件设置在固定架中,发动机组件与固定架之间的连接部位设置有减震缓冲件,所述减震缓冲件包括缓冲架、减震胶、连接梢,所述固定架下端设置有第一缓冲架连接所述固定架两边的管架,在第一缓冲架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与发动机组件底部接触的第一缓冲胶,第一缓冲胶对发动机组件底部进行支撑,发动机组件产生的上下振动能够被第一缓冲胶吸收,所述固定架下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发动机组件下端的第一连接螺丝,第一连接螺丝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减震胶对发动机组件底部两边进行夹紧,第一减震胶能够缓冲吸收发动机组件左右振动的振幅,发动机组件产生的振动能够缓冲减小再传递到车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及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端部左右两边设置有第三缓冲架,第三缓冲架通过第三连接螺丝与发动机组件上端连接,第三缓冲架与固定架的螺丝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减震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及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与第三缓冲架的连接面之间设置有第二缓冲胶,第二缓冲胶能够吸收第三缓冲架与固定架之间的振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及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前端部设置有第二缓冲架,第二缓冲架通过第二连接螺丝与发动机组件前端连接,第二连接螺丝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减震胶,第二减震胶对发动机组件前端两边夹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及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后端部的连接筋中设置有连接梢与发动机组件后端的通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及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后端部的连接梢两端设置有第四减震胶对发动机组件后端两边夹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及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后端部的连接梢与连接筋的通孔中设置有减震筒,减震筒设置在连接筋的通孔中,连接梢穿过减震筒的中心孔后与发动机组件连接,把发动机组件后端连接在固定架后端部的连接筋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及固定架,包括发动机组件、固定架、减震缓冲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组件设置在固定架中,发动机组件与固定架之间的连接部位设置有减震缓冲件,所述减震缓冲件包括缓冲架、减震胶、连接梢,所述固定架下端设置有第一缓冲架连接所述固定架两边的管架,在第一缓冲架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与发动机组件底部接触的第一缓冲胶,第一缓冲胶对发动机组件底部进行支撑,发动机组件产生的上下振动能够被第一缓冲胶吸收,所述固定架下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发动机组件下端的第一连接螺丝,第一连接螺丝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减震胶对发动机组件底部两边进行夹紧,第一减震胶能够缓冲吸收发动机组件左右振动的振幅,发动机组件产生的振动能够缓冲减小再传递到车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及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端部左右两边设置有第三缓冲架,第三缓冲架通过第三连接螺丝与发动机组件上端连接,第三缓冲架与固定架的螺丝连接处设置有第三减震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摩托车发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健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中港宝田摩托车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