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模具的发泡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919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1
本申请涉及一种便于更换模具的发泡模架,其包括拆装机构,所述拆装机构包括连接单元和连接板,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至少两个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底座、滑移件和第一复位件,所述滑移件滑移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滑移件具有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导向面用于供所述连接板抵接;所述第一复位件用于在所述滑移件相对于所述底座发生滑移后迫使滑移件复位;所述连接板相互背离的侧壁均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用于供所述滑移件插接;所述滑移件具有驱使部,所述驱使部用于供人手捏持。本申请具有使发泡模架上的模具便于更换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发泡模架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更换模具的发泡模架


技术介绍

1、软质发泡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家电、汽车、体育休闲等行业,特别是在汽车内饰中大量使用。

2、汽车内饰发泡模架适用于汽车内部前后地毯、尾箱、打洞机罩盖、车顶骨架、扶手等各种汽车内饰件生产。汽车内饰发泡模架通常包括架体、用于发泡成型的压模机构、用于驱动架体打开或扣合的驱动机构、用于加热压模机构的加热机构和用于锁定架体的锁定机构。

3、其中压模机构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架体包括上模架和下模架,上模具与下模具通常分别可拆卸地安装于上模架和下模架,但现有的可拆卸的方式一般为利用螺栓连接,拆装时需要进行对齐、拧螺栓等多个步骤,导致发泡模架上的模具更换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使发泡模架上的模具便于更换,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更换模具的发泡模架。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于更换模具的发泡模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便于更换模具的发泡模架,包括拆装机构,所述拆装机构包括连接单元和连接板,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至少两个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底座、滑移件和第一复位件,所述滑移件滑移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滑移件具有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导向面用于供所述连接板抵接;所述第一复位件用于在所述滑移件相对于所述底座发生滑移后迫使滑移件复位;所述连接板相互背离的侧壁均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用于供所述滑移件插接;所述滑移件具有驱使部,所述驱使部用于供人手捏持。</p>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模具前,将连接单元安装于架体或模具,对应的,将连接板安装于模具或架体。安装模具时,将连接板的第一抵接部与滑移件的第一导向面抵接,为连接板施加向架体靠近的力,在第一抵接部的作用下,滑移件相对于底座发生滑移,之后第一复位件迫使滑移件复位,从而使滑移件插接于插接槽,完成模具与架体的连接;拆卸模具时,手持驱使部,为滑移件施加使滑移件相对于底座滑移的力,然后将连接板与连接组件分离即可。相较于利用螺栓固定的方法,上述结构使得模具与架体的拆装更为简单快捷,从而使发泡模架上的模具便于更换。

5、可选的,还包括压模机构和架体,所述连接板连接于压模机构,所述连接组件连接于架体。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结构较为复杂的连接组件安装于架体,将结构简单的连接板安装于压模机构的模具,使得模具的拆装更为便捷。

7、可选的,连接板具有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向面用于供所述第一导向面抵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连接板与第一导向面的抵接面积,从而增加安装模具时的稳定性。

9、可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具有滑移腔室,所述底座的表面开设有滑移孔,所述滑移孔与所述滑移腔连通,所述滑移孔的孔径小于所述滑移腔的半径;所述滑移件具有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用于供所述滑移腔的腔壁抵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抵接部抵接于滑移腔的腔壁,降低第一复位件迫使滑移件复位时因其具有惯性导致的复位不稳定的风险。

11、可选的,所述滑移件具有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二抵接部用于供所述滑移孔的孔壁抵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滑移件相对于底座滑移的稳定性。

13、可选的,所述滑移孔的孔壁具有第一平直面,所述第二抵接部具有第二平直面,所述第一平直面设有燕尾凸起,所述平直面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用于供所述燕尾凸起插接,所述燕尾凸起和所述燕尾槽均沿所述滑移件相对于所述底座的滑移方向延伸设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燕尾槽和燕尾凸起的配合,进一步增加滑移件相对于底座滑移的稳定性。

15、可选的,所述连接单元还包括固定板、支撑件和第二复位件,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固定板;所述支撑件滑移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滑移件与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支撑件的表面抵接于所述滑移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用于在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底座发生滑移时迫使所述支撑件复位。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拆卸模具时,利用驱使部使滑移件相对于底座发生滑移,在滑移件与连接板的插接槽分离后,第二复位件迫使支撑件向靠近滑移件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连接板向远离架体的方向运动,从而更方便于模具与架体的分离。

17、可选的,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滑移件抵接的表面设置有缓冲垫。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件复位时由于惯性会与滑移件发生碰撞,缓冲垫对支撑件和滑移件均具有缓冲和保护的作用。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通过设置连接组件和连接板,将连接组件与连接板分别安装于架体和模具,使得模具与架体的拆装更为简单快捷,从而使发泡模架上的模具便于更换;

21、2.通过在滑移件的第二抵接部设置燕尾槽,在滑移孔的孔壁设置燕尾凸起,利用燕尾凸起和燕尾槽的配合,增加滑移件与底座相对滑移的稳定性;

22、3.通过设置支撑件和第二复位件,使得连接板可在第二复位件和支撑件的作用下向远离架体的方向运动,从而使模具与架体的分离更为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更换模具的发泡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拆装机构(3),所述拆装机构(3)包括连接单元(31)和连接板(32),所述连接单元(31)包括至少两个连接组件(311),所述连接组件(311)包括底座(3110)、滑移件(3111)和第一复位件(3112),所述滑移件(3111)滑移连接于所述底座(3110),所述滑移件(3111)具有第一导向面(33),所述第一导向面(33)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导向面(33)用于供所述连接板(32)抵接;所述第一复位件(3112)用于在所述滑移件(3111)相对于所述底座(3110)发生滑移后迫使所述滑移件(3111)复位;所述连接板(32)相互背离的侧壁均开设有插接槽(321),所述插接槽(321)用于供所述滑移件(3111)插接;所述滑移件(3111)具有驱使部(3117),所述驱使部(3117)用于供人手捏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模具的发泡模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模机构和架体(1),所述连接板(32)连接于所述压模机构(2),所述连接组件(311)连接于所述架体(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模具的发泡模架,其特征在于:连接板(32)具有第二导向面(322),所述第二导向面(322)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向面(322)用于供所述第一导向面(33)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模具的发泡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110)的内部具有滑移腔(3113),所述底座(3110)的表面开设有滑移孔(3114),所述滑移孔(3114)与所述滑移腔(3113)连通,所述滑移孔(3114)的孔径小于所述滑移腔(3113)的半径;所述滑移件(3111)具有第一抵接部(3115),所述第一抵接部(3115)用于供所述滑移腔(3113)的腔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模具的发泡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件(3111)具有第二抵接部(3116),所述第二抵接部(3116)用于供所述滑移孔(3114)的孔壁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模具的发泡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孔(3114)的孔壁具有第一平直面(3118),所述第二抵接部(3116)具有第二平直面(3119),所述第一平直面(3118)设有燕尾凸起(35),所述平直面设有燕尾槽(34),所述燕尾槽(34)用于供所述燕尾凸起(35)插接,所述燕尾凸起(35)和所述燕尾槽(34)均沿所述滑移件(3111)相对于所述底座(3110)的滑移方向延伸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模具的发泡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31)还包括固定板(312)、支撑件(313)和第二复位件(314),所述底座(3110)安装于所述固定板(312);所述支撑件(313)滑移连接于所述底座(3110),所述支撑件(313)位于所述滑移件(3111)与所述固定板(312)之间,所述支撑件(313)的表面抵接于所述滑移件(3111);所述支撑件(313)与所述固定板(312)之间设置有第二复位件(314),所述第二复位件(314)用于在所述支撑件(313)相对于所述底座(3110)发生滑移时迫使所述支撑件(313)复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模具的发泡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313)与所述滑移件(3111)抵接的表面设置有缓冲垫。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模具的发泡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拆装机构(3),所述拆装机构(3)包括连接单元(31)和连接板(32),所述连接单元(31)包括至少两个连接组件(311),所述连接组件(311)包括底座(3110)、滑移件(3111)和第一复位件(3112),所述滑移件(3111)滑移连接于所述底座(3110),所述滑移件(3111)具有第一导向面(33),所述第一导向面(33)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导向面(33)用于供所述连接板(32)抵接;所述第一复位件(3112)用于在所述滑移件(3111)相对于所述底座(3110)发生滑移后迫使所述滑移件(3111)复位;所述连接板(32)相互背离的侧壁均开设有插接槽(321),所述插接槽(321)用于供所述滑移件(3111)插接;所述滑移件(3111)具有驱使部(3117),所述驱使部(3117)用于供人手捏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模具的发泡模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模机构和架体(1),所述连接板(32)连接于所述压模机构(2),所述连接组件(311)连接于所述架体(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模具的发泡模架,其特征在于:连接板(32)具有第二导向面(322),所述第二导向面(322)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导向面(322)用于供所述第一导向面(33)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模具的发泡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110)的内部具有滑移腔(3113),所述底座(3110)的表面开设有滑移孔(3114),所述滑移孔(3114)与所述滑移腔(3113)连通,所述滑移孔(3114)的孔径小于所述滑移腔(3113)的半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治庭汪剑峰陈立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凯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