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环结构的可调节通流面积的尾喷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806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09
本技术涉及涡喷发动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浮环结构的可调节通流面积的尾喷管,其包括内壳、外壳、推拉组件、两个摇臂,所述内壳的外表面套接于外壳的内部,两个所述摇臂的一侧均固定连接于内壳的外表面,两个所述摇臂的外表面均贯穿于外壳的外表面,其中一个所述摇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组件的一端传动连接于推拉杆的一端。本技术具有当内壳与外壳的放气孔完全重合时,通流面积最大,为侧方通流面积加上内壳上锥筒的通流面积;当内壳与外壳的放气孔完全错开时,通流面积最小,为内壳上锥筒的通流面积,有利于侧方向调节通流面积无需克服向后的气动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涡喷发动机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浮环结构的可调节通流面积的尾喷管


技术介绍

1、在现有的一部分尾喷管设计中,尾喷管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调节通流面积,调节尾喷口通流面积时需要克服气动力,因此需要较大的作动力才能实现通流面积的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方便于调节通流面积,本技术提供一种浮环结构的可调节通流面积的尾喷管。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浮环结构的可调节通流面积的尾喷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浮环结构的可调节通流面积的尾喷管,包括内壳、外壳、推拉组件、两个摇臂,所述内壳的外表面套接于外壳的内部,两个所述摇臂的一侧均固定连接于内壳的外表面,两个所述摇臂的外表面均贯穿于外壳的外表面,其中一个所述摇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组件的一端传动连接于推拉杆的一端。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拉组件推动推拉杆使得内壳转动于外壳的内部,进而改变尾喷管的通流面积。

5、优选的,所述内壳的外表面、外壳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呈圆周阵列的放气孔,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开设有矩形通孔,两个所述摇臂的外表面均搭接于对应的矩形通孔的内部。

6、优选的,所述内壳包括内壳前法兰和锥筒,所述内壳前法兰的一侧固定连接于锥筒的一侧。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通气孔错开时,通流面积最小,为内壳上锥筒的通流面积,当内壳与外壳两者的通气孔完全重合时,通流面积最大,为侧方通流面积加上内壳上锥筒的通流面积。

8、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壳前法兰,所述外壳前法兰的一侧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内壳前法兰的外表面套接于环形槽的内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壳前法兰在环形槽内可浮动,即在圆周方向及轴向可移动。

10、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径大于内壳的外径。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内壳与外壳出现卡死现象,使得内壳无法发生转动。

12、优选的,所述推拉组件的包括两个铰链、作动杆、作动筒和固定座,所述作动筒的底部通过其中一个铰链固定连接于固定座的顶部。

13、优选的,所述作动筒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作动杆的一端,所述作动杆的一端通过另外一个铰链连接于推拉杆的一端。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动筒带动作动杆使得推拉杆推动摇臂,摇臂围绕外壳发生旋转运动,通过铰链消除直线运动变旋转运动时产生的角向偏移。

15、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

16、1.本装置设置有放气孔、摇臂和推拉杆,当内壳与外壳的放气孔完全重合时,通流面积最大,为侧方通流面积加上内壳上锥筒的通流面积;当内壳与外壳的放气孔完全错开时,通流面积最小,为内壳上锥筒的通流面积,内壳锥形筒受到高温高压气体的冲击,会有很大的沿轴向的向后的力,因此内壳转动时,需要克服前法兰后面较大的摩擦力,通过推拉杆带动摇臂发生转动,再带动内壳转动,有利于侧方向调节通流面积无需克服向后的气动力;

17、2.本装置设置有推拉组件,作动杆通过铰链与摇臂连接,作动杆另一端连接作动筒,作动筒与固定座通过铰链连接,作动筒为往复直线运动,外壳为绕轴线转动,推拉外壳上的推拉杆,改变外壳与内壳圆周方向放气孔的相对位置,即可改变侧方的通流面积,现有的一部分航机上的尾喷管是从后方通过一圈液压作动筒动作的,相较而言,本装置的作动筒的作动力及数量减小,结构简单,调节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同时方便于流水线批量生产制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环结构的可调节通流面积的尾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1)、外壳(2)、推拉组件(3)、两个摇臂(4),所述内壳(1)的外表面套接于外壳(2)的内部,两个所述摇臂(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于内壳(1)的外表面,两个所述摇臂(4)的外表面均贯穿于外壳(2)的外表面,其中一个所述摇臂(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推拉杆(7),所述推拉组件(3)的一端传动连接于推拉杆(7)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环结构的可调节通流面积的尾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1)的外表面、外壳(2)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呈圆周阵列的放气孔(5),所述外壳(2)的外表面开设有矩形通孔(6),两个所述摇臂(4)的外表面均搭接于对应的矩形通孔(6)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环结构的可调节通流面积的尾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1)包括内壳前法兰(11)和锥筒(12),所述内壳前法兰(11)的一侧固定连接于锥筒(12)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浮环结构的可调节通流面积的尾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壳前法兰,所述外壳前法兰的一侧开设有环形槽(21),所述内壳前法兰(11)的外表面套接于环形槽(2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浮环结构的可调节通流面积的尾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的内径大于内壳(1)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浮环结构的可调节通流面积的尾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组件(3)的包括两个铰链、作动杆(31)、作动筒(32)和固定座(33),所述作动筒(32)的底部通过其中一个铰链固定连接于固定座(33)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浮环结构的可调节通流面积的尾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筒(3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作动杆(31)的一端,所述作动杆(31)的一端通过另外一个铰链连接于推拉杆(7)的一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环结构的可调节通流面积的尾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1)、外壳(2)、推拉组件(3)、两个摇臂(4),所述内壳(1)的外表面套接于外壳(2)的内部,两个所述摇臂(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于内壳(1)的外表面,两个所述摇臂(4)的外表面均贯穿于外壳(2)的外表面,其中一个所述摇臂(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推拉杆(7),所述推拉组件(3)的一端传动连接于推拉杆(7)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环结构的可调节通流面积的尾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1)的外表面、外壳(2)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呈圆周阵列的放气孔(5),所述外壳(2)的外表面开设有矩形通孔(6),两个所述摇臂(4)的外表面均搭接于对应的矩形通孔(6)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环结构的可调节通流面积的尾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1)包括内壳前法兰(11)和锥筒(12),所述内壳前法兰(11)的一侧固定连接于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仝晓东王星奚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中科先行燃气轮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