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装置及具有其的电池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8750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09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及具有其的电池组件。其中,连接装置用于连接电池模组和电力设备,连接装置的连接本体具有至少两个通孔;绝缘套套设在至少部分连接本体外,绝缘套包括绝缘层和耐高温层,绝缘层设置在耐高温层远离连接本体的一侧,耐高温层由造岩矿物或者陶瓷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制成;至少两个夹持件与至少两个通孔一一对应地设置,各夹持件具有至少两个夹持部,至少一个夹持部与至少另一个夹持部相对设置,以围绕形成夹持空间;至少两个紧固件与至少两个夹持件一一对应地设置,各夹持空间用于夹持与其相对应的紧固件。本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车动力电池的电连接装置的耐高温能力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及具有其的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1、目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主要依靠电连接装置(铜排或者铝排)与其他电力设备连接,以获取或者输出电能,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动力电池的安全等级要求愈加严格,如动力电池新国家标准gb-38031中规定:在汽车发生燃烧现象时,动力电池的热失控时长需大于5分钟,以给予乘客充分的时间进行逃生,而动力电池的热失控时常主要受限动力电池自身和电连接装置的耐热等级,尤其是裸露在外部的电连接装置,其需要在1000℃以上高温中保持10分钟不损失绝缘能力,才能够满足上述的要求。

2、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电连接装置上通常仅设置有绝缘层,虽然部分绝缘材料具有一定的耐高温能力,但是也远远达不到上述的要求,严重影响动力电池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及具有其的电池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动力电池的电连接装置的耐高温能力较差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用于连接电池模组和电力设备,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本体,具有至少两个通孔;绝缘套,套设在至少部分连接本体外,绝缘套包括绝缘层和耐高温层,绝缘层设置在耐高温层远离连接本体的一侧,耐高温层由造岩矿物或者陶瓷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制成;至少两个夹持件,至少两个夹持件与至少两个通孔一一对应地设置,各夹持件设置在与其相对应的通孔内,各夹持件具有至少两个夹持部,至少一个夹持部与至少另一个夹持部相对设置,以围绕形成夹持空间;至少两个紧固件,至少两个紧固件与至少两个夹持件一一对应地设置,各夹持件的夹持空间用于夹持与其相对应的紧固件,以将该紧固件预装在连接本体上;其中,至少一个紧固件的至少部分穿过与其相对应的夹持件的夹持空间后穿设在电池模组上,以用于连接连接本体和电池模组,至少另一个紧固件的至少部分穿过与其相对应的夹持件的夹持空间后穿设在电力设备上,以用于连接连接本体和电力设备。

3、进一步地,耐高温层的厚度h1满足:0.8mm≤h1≤2mm。

4、进一步地,绝缘层由绝缘材料制成,绝缘层的厚度h2满足:1mm≤h2≤2mm。

5、进一步地,各夹持件包括:环状本体,环状本体的至少部分向环状本体的中心轴线凸出以形成夹持部,至少两个夹持部沿伸入至该夹持件内的紧固件的周向间隔设置;其中,环状本体的外周面与通孔的孔壁之间过盈配合。

6、进一步地,各夹持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段、第二弯折段及第三弯折段,第二弯折段朝向环状本体的中心轴线的表面为夹持面,至少两个夹持部的夹持面围绕形成夹持空间。进一步地,各夹持面与紧固件的螺纹段的外周面之间过盈配合。

7、进一步地,连接装置还包括垫片,垫片套设在紧固件的螺纹段上且位于紧固件的头部和连接本体之间。

8、进一步地,连接本体呈板状且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子板段、弧形板段及第二子板段,至少一个通孔设置在第一子板段上,以使第一子板段与电池模组和电力设备中的一个连接,至少另一个通孔设置在第二子板段上,以使第二子板段与电池模组和电力设备中的另一个连接;其中,第一子板段和第二子板段的延伸方向一致。

9、进一步地,连接本体呈板状且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子板段、第四子板段及第五子板段,至少一个通孔设置在第三子板段上,以使第三子板段与电池模组和电力设备中的一个连接,至少另一个通孔设置在第五子板段上,以使第五子板段与电池模组和电力设备中的另一个连接;其中,第三子板段和第四子板段之间呈第一夹角设置,第四子板段和第五子板段之间呈第二夹角设置。

1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组件,电池组件包括电池模组和连接装置,连接装置为上述的连接装置。

11、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连接装置用于连接电池模组和电力设备,连接装置的连接本体具有至少两个通孔,绝缘套套设在至少部分连接本体外且包括绝缘层和耐高温层,绝缘层设置在耐高温层远离连接本体的一侧且由造岩矿物或者陶瓷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制成,以确保耐高温层的耐高温性能,至少两个夹持件与至少两个通孔一一对应地设置且设置在与其相对应的通孔内,各夹持件具有至少两个夹持部,至少一个夹持部与至少另一个夹持部相对设置,以围绕形成夹持空间,至少两个紧固件与至少两个夹持件一一对应地设置,各夹持件的夹持空间用于夹持与其相对应的紧固件,以将该紧固件预装在连接本体上。其中,至少一个紧固件的至少部分穿过与其相对应的夹持件的夹持空间后穿设在电池模组上,以用于连接连接本体和电池模组,至少另一个紧固件的至少部分穿过与其相对应的夹持件的夹持空间后穿设在电力设备上,以用于连接连接本体和电力设备。这样,由于连接装置的绝缘套上设置有由造岩矿物或者陶瓷材料制成的耐高温层,使得连接本体具有较高的耐高温性能,以确保连接装置能够满足相关的安全等级要求,从而提升了电池模组的使用安全性,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汽车动力电池的电连接装置的耐高温能力较差的问题。同时,由于紧固件能够通过夹持件预装在连接本体的通孔内,使得工作人员在连接装置的装配过程中,无需对紧固件进行对准、穿设,进而较大程度提升工作人员的装配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装置,用于连接电池模组(1)和电力设备(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层(22)的厚度h1满足:0.8mm≤h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21)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绝缘层(21)的厚度h2满足:1mm≤h2≤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夹持件(30)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夹持部(3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段(311)、第二弯折段(312)及第三弯折段(313),所述第二弯折段(312)朝向所述环状本体(32)的中心轴线的表面为夹持面,至少两个所述夹持部(31)的夹持面围绕形成所述夹持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夹持面与所述紧固件(40)的螺纹段(41)的外周面之间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垫片(50),所述垫片(50)套设在所述紧固件(40)的螺纹段(41)上且位于所述紧固件(40)的头部(42)和所述连接本体(1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本体(10)呈板状且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子板段(12)、弧形板段(13)及第二子板段(14),至少一个所述通孔(11)设置在所述第一子板段(12)上,以使所述第一子板段(12)与所述电池模组(1)和所述电力设备(2)中的一个连接,至少另一个所述通孔(11)设置在所述第二子板段(14)上,以使所述第二子板段(14)与所述电池模组(1)和所述电力设备(2)中的另一个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子板段(12)和所述第二子板段(14)的延伸方向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本体(10)呈板状且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子板段(15)、第四子板段(16)及第五子板段(17),至少一个所述通孔(11)设置在所述第三子板段(15)上,以使所述第三子板段(15)与所述电池模组(1)和所述电力设备(2)中的一个连接,至少另一个所述通孔(11)设置在所述第五子板段(17)上,以使所述第五子板段(17)与所述电池模组(1)和所述电力设备(2)中的另一个连接;其中,所述第三子板段(15)和所述第四子板段(16)之间呈第一夹角设置,所述第四子板段(16)和所述第五子板段(17)之间呈第二夹角设置。

10.一种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模组(1)和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装置,用于连接电池模组(1)和电力设备(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层(22)的厚度h1满足:0.8mm≤h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21)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绝缘层(21)的厚度h2满足:1mm≤h2≤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夹持件(30)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夹持部(3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段(311)、第二弯折段(312)及第三弯折段(313),所述第二弯折段(312)朝向所述环状本体(32)的中心轴线的表面为夹持面,至少两个所述夹持部(31)的夹持面围绕形成所述夹持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夹持面与所述紧固件(40)的螺纹段(41)的外周面之间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垫片(50),所述垫片(50)套设在所述紧固件(40)的螺纹段(41)上且位于所述紧固件(40)的头部(42)和所述连接本体(1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宾孙焕丽张占江曹云飞张林阳赵壮赵豪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